在设计研究领域中的同仁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与一些成熟的学科比起来,设计学者往往缺乏其他学科那样的“专业分工”。例如在历史学中,不仅一位中国史学者不可能同时也是西方史学者,就是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内部,一位近代史研究者也不可能同时是古代史研究者,更遑论古代史研究中又分为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等不同的学术段落,可谓名副其实的“专家之学”。史学如此,文学、哲学、美术史等领域亦然。就拿跟设计同属艺术学学科门类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来说吧,一般情况下,一位美术考古、墓葬和青铜器研究的专家,也不太可能同时是一位卷轴画研究的专家。然而设计学却并非如此,至少在国内,一位设计学者,往往既能研究中国设计史也懂西方设计史,同时或许还兼任设计美学、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更遑论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后,很多场合,处理各种理工科或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文章也成了设计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应该说,设计学这种“大综合”的特点,既是学科自身发展不够成熟、完善的阶段性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设计学自身学科特征的一个表现。与上述“专家之学”比起来,设计学所处理的对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等,本身就是不同的领域,就连平面设计内部,也划分为品牌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字体设计甚至电影海报设计等几个“老死不相往来”的圈子。作为设计理论者,必须兼顾各个设计领域,才能建立起通则式的论述。对于不同学术背景出身的研究者,可以在某一个设计领域中有所侧重,但却不能把“这一个”当成“普遍”或“一般”。我曾把设计学研究的这种特点描述为“学科间性”。既然如此,设计学者就不可能只做某一个设计领域或者某一学科背景的“专家”,而必须打通,换言之,“综合”而非“专精”,才是设计学者在学术界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真正做到这一点也是很难的。“设计史论”中的“史”和“论”,常常就是遵循不同的评价标准。就说作者署名。对于作为人文学科的设计史研究而言,研究成果常常是“单打独斗”的,若一位人文学者过多发表与人联合署名的文章,会被认为是缺乏独立研究的能力,甚至还会有将他人、学生成果据为己有的“学术不端”嫌疑。然而对于作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报告而言,研究成果(即所谓“paper”)常常是团队工作的结晶,在自然科学领域,如果一个人的成果全部是独立署名,会被质疑他(她)缺乏作为PI 带领研究团队、与人合作的能力。由此,自然科学领域才会如此看重不同作者对于论文本身的贡献程度,甚至发明了“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等不同的身份标签。
既然如此,作为综合类的设计学术期刊,就必须同时兼顾人文、实证两种设计学研究范式,做到兼容并包。本期为读者奉献的两篇文章就初步体现出这种学术追求。其中,胡艳玮结合大量一手史料对天主教土山湾画馆的设计史研究,既为宗教学研究发掘了一条艺术学的思路,也为设计史研究开辟了一种宗教学的视角,体现了交叉学科的设计史研究创新;而杨琳等的文章则综合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SEM)等高级统计方法,为当下蓬勃发展的各类科学博物馆的用户体验和展示设计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参照。我们期待通过不同研究范式在同一份期刊中的并置、对话,切实做到互通有无,这正是设计学“学科间性”在研究实践中的一种体现。
栏目主持人:
祝帅,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高级研修计划”特邀专家、中国新闻史学会博物馆与史志传播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是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出版社《未名设计论丛》主编。
祝帅
发表A&HCI、CSSCI 期刊论文、评论等60 余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10 篇。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主持人、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已出版个人专著《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设计观点》《中国广告学术史论》《从西学东渐到书学转型》《中国设计研究百年》《作为学科的广告史——发展、个案及趋势》,与人合著《中国平面设计产业研究》《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研究》《书画同源——赵之谦》,编著《民国摄影文论》《美术观察学术文丛——批评卷》《书学源流论.书法源流论》,译(校)著《流派·艺术卷》《智慧文学》《中正之笔——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作品集《博士五体书法——行书》《耕砚问学——祝帅书法作品及文献》等16种。
2012 年以来,先后被原文化部、中国文联授予“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国美术奖”3 个中国造型艺术类最高奖项。2015 年,被中国新闻史学会授予“新闻传播学国家学会奖”优秀学术方汉奇奖。2017 年,被中国广告协会授予“推动中国广告学术发展特别贡献人物”。2021 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