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探讨

2021-12-22 08:56程之强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辽宁大连1166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21期
关键词:肩袖活动度优良率

程之强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辽宁 大连 1166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等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低于对照组;ASES评分和UCL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肩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远期疗效理想。

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病,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肩袖损伤的发病率呈现正相关,在65岁老年人中其发病率大约为25%,当年龄超过80岁时,其发病率可达到50%之高。临床对于肩袖损伤的治疗,通常考虑采取保守疗法,或者是单纯肩峰下减压清创治疗,以上治疗方式能够使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短期缓解,但是其长期疗效不佳[1]。因此,临床一直致力于探寻更加理想的肩袖损伤治疗方式,以期能够在快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有效改善其远期预后效果[2]。肩关节镜手术的引入和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本文以下就主要对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样本共选取肩袖损伤患者90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随机分组,共两组,观察组纳入45例,对照组纳入45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6~71岁,平均(62.53±3.37)岁。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8~73岁,平均(63.63±3.63)岁。两组的组间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获得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肩袖损伤的患者;病程>24周,且经物理治疗无效的患者;患者入组前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同时合并存在骨折、关节炎疾病及其他骨科疾病的患者;病变部位存在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或血管神经损伤的患者;以往行肩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合并肩部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有精神疾病史或由于其他因素存在而导致无法进行正常语言交流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4]。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首先患肢外展制动3周,第4周~12周,给予理疗治疗,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微波、热疗及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主要以拉伸训练、主动活动、被动活动和肌肉强度训练为主。在此基础上给予1%利多卡因3mL+复方倍他米松2mL,局部注射治疗,同时口服非甾体类药物。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肩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行全身麻醉,健侧卧位,患肢外展、前屈,然后使用牵引架进行皮肤牵引,建立后侧入路。借助关节镜对患者的肩关节损伤情况及其周围软组织情况进行观察,明确病变情况后,建立前方入路。然后处理后方盂唇、肩袖病变,建立肩峰外侧入路,将肩峰下的纤维脂肪、滑囊等进行有效地清除。然后对Ⅱ、Ⅲ型肩峰实施肩峰成形术,将肩峰下间隙增大,并对肩袖撕裂的情况进行准确地判断,肩袖进行松解、新鲜化处理,最后肩袖复位,并用骨性刨刀对肱骨大结进行修整,直到其达到均匀渗血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根据撕裂情况进行合理处理,对于小面积撕裂,进行带线锚定单排固定,对于中等面积或大面积撕裂,进行双排缝合桥固定,最后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患者的治疗效果:以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总分100分,评分为90分以上为优;得分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低于70分为差。治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00%。②肩关节活动度: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2周,测量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等活动度,活动度越大则表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能力越高[5]。③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2周,使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该量表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疼痛程度越剧烈[4]。④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2周,应用ASES评分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内容为自我疼痛评估、肩关节稳定性、生活功能和肩关节活动范围、肌力等,该量表总分为100分,分数与肩关节功能呈正比。⑤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2周,应用UCLA评分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内容为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前屈曲活动范围、前屈曲力量、患者满意度等,该量表总分为35分,分数与肩关节功能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量数据,以±s表示,行t检验实施组间比较;计数数据,以%形式录入,行χ2检验实施组间比较,以0.05为检验水平。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3.33%,对照组治疗优良率7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82,P<0.05)。如下:观察组优27例、良15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3.33%(42/45);对照组优18例、良16例、可10例、差1例,优良率75.56%(34/45)。

2.2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的肩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等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n=45,±s,°)

表1.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n=45,±s,°)

组别 前屈 外展 后伸 内旋 外旋术前 术后12周 术前 术后12周 术前 术后12周 术前 术后12周 术前 术后12周观察组 43.7±7.3 121.5±13.7 38.0±6.1 118.2±10.6 11.6±3.1 38.4±5.7 26.2±5.1 68.0±8.3 22.6±5.1 69.3±10.4对照组 45.0±8.1 113.9±12.3 39.3±6.9 109.0±13.1 12.2±3.5 34.1±6.9 28.0±4.8 62.1±9.6 23.4±6.3 62.1±11.7 t 0.7823 2.7385 0.9278 3.5373 0.8289 3.0974 1.6862 3.0785 0.6482 3.049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ASES评分和UCLA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的VAS评分、ASES评分和UCL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SES评分和UCL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VAS评分、ASES评分和UCLA评分比较(n=45,±s,分)

表2.两组患者的VAS评分、ASES评分和UCLA评分比较(n=45,±s,分)

组别 VAS评分 ASES评分 UCLA评分术前 术后12周 术前 术后12周 术前 术后12周观察组 5.72±0.86 1.19±0.53 55.2±8.0 80.1±10.9 21.7±3.9 32.0±1.9对照组 5.86±0.89 1.55±0.61 57.0±9.3 73.3±10.5 22.4±4.7 29.4±3.0 t 0.7483 2.9287 0.9683 2.9783 0.7493 4.719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肩袖损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研究表明,引起肩袖损伤的原因较为多样化,主要包括关节退行性病变、慢性劳损、急性外伤等因素。肩袖损伤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且老年患者常常会同时伴随有肩峰撞击、肩袖肌腱炎、肩袖撕裂等病理变化,患者发病后,往往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肌肉萎缩现象。随着肩袖损伤病情的不断进展,会导致患者出现较为强烈的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肩袖损伤是引起肩关节功能障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对于肩袖损伤患者,会长期遭受到肩部疼痛、功能障碍的折磨,因此,及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对患者实施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对于肩袖损伤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常规的保守治疗,虽然治疗安全性较高,但单纯保守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因此,临床往往选择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传统的切开肩袖修补术治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但该手术方式的使用,更加适合巨大肩袖损伤患者,尤其是同时伴随存在肌肉挛缩或粘连,剩余组织质量较差的患者,在这类巨大肩袖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可发挥显著作用。但该手术方式存在自身的不足,即手术创伤较大,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创伤,尤其是对三角肌有较大损伤。而三角肌的损伤是引起患者术后强烈疼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术后强烈的疼痛感,导致患者对康复锻炼产生畏惧和抵触,从而导致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较差,无法顺利开展功能锻炼,从而严重影响康复训练效果,易出现瘢痕粘连。因此,该手术方式并不是一种理想的肩袖损伤治疗手术,临床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探索一种更加有效且创伤更小的手术治疗方式。

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关节镜手术逐渐被应用到肩袖损伤的治疗中,且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关节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在肩袖损伤的治疗过程中,不仅创伤较小,且疗效显著。关节镜手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治疗过程中,对患者产生的创伤,由于关节镜手术治疗过程中,手术切口较小,因此,手术对患者三角肌产生的创伤较小,术后早期疼痛程度较轻,更加有利于其术后早期开展康复训练,从而促使患者术后获得更加良好的康复效果和肩关节功能。不仅如此,借助关节镜开展手术治疗,可在关节镜辅助下对肩关节内的损伤情况进行有效地观察,利于术中更加合理的处理损伤,同时能够避免手术操作对周围组织产生损伤,进一步控制手术风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从本次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到,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等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肩关节活动能力。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到,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肩关节镜手术对肩袖损伤有显著的疗效。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ASES评分和UCLA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改善,P<0.05,这一结果表明,肩关节镜手术治疗流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利于提升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肩关节镜手术在实施过程中借助肩关节镜,不仅大大地降低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且能够对肩袖损伤部位、大小及其周围软组织情况进行明确的探查,手术视野更好,从而避免了传统肩袖修补术的不足,可有效规避对肱三头肌的损伤,同时降低了并发症风险,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且临床实践表明,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不仅创口小,疤痕少,且术后粘连发生率较低,可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利于术后早期开展功能锻炼,这对于促进患者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6]。

综上所述,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肩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远期疗效理想。

猜你喜欢
肩袖活动度优良率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WONCA 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2 型糖尿病肥胖成人生活方式改变及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