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益宏,田巍巍**,韩晓梅,陈 恳
(1 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消化内科,如皋 226500;2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中医内科)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部位以结肠黏膜、黏膜下层为主,临床表现为腹痛、黏液脓血和腹泻。目前其确切病因与病机尚不明确,多认为是遗传、感染、免疫与环境等因素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引起肠道炎症反应[1-2]。美沙拉嗪的有效成分是5-氨基水杨酸,可以减少相关炎症介质,清除过氧化物及氧自由基,降低肠黏膜损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UC 的治疗中[3],但长期使用疗效欠佳且复发率高。有研究[4-7]报道,在美沙拉嗪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UC,能发挥两者优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UC 的复发率。本研究对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消化内科2018 年1 月—2019 年9 月收治的大肠湿热型的UC 患者采用愈疡合剂直肠滴注配合美沙拉嗪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1.1 一般资料 大肠湿热型UC 患者60例参照炎症性肠病诊治的“共识意见”[8]和“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9]所涉及“大肠湿热型”部分为诊断标准,且经改良的Truelove 和Witts 标准[10]评估疾病病情。排除标准:重度心、肝、肾、血液系统等病变;妊娠期或哺乳期;合并肠道肿瘤、肠结核病;合并精神疾病;曾接受过胃肠道切除手术治疗。本研究方案经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60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0~65 岁,平均(44.5±10.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3~62 岁,平均(45.4±12.7)岁,病程0.6~6.7 年,平均(4.2±1.9)年,轻度9例,中度21例;观察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1~65 岁,平均(43.5±8.9)岁,病程0.7~6.9 年,平均(4.1±2.0)年,轻度11例,中度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国药准字:H19980148,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0.25 g×36 片)口服,1 g/d,分早、中、晚。4 周为1个疗程。
1.2.2 观察组 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愈疡合剂直肠滴注。美沙拉嗪肠溶片用法同对照组。愈疡合剂直肠滴注:组方含蒲公英、黄芪各30 g,白头翁、三七与白术各20 g,黄连、白芨与马齿苋各15 g。加水煎煮2次,浓缩成150 mL。愈疡合剂温度保持约40 ℃。患者屈膝左侧卧位,将一次性导尿管轻轻插入肛门后朝骸尾部方向进入15~20 cm 后予30~60 滴/min,滴注约30 min。滴注完毕后,保持左侧卧位5 min。操作过程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每晚睡前滴注1 次,连续滴注6 d 后休息1 d,4 周为1 个疗程。随访3 个月。
1.3 疗效标准(1)缓解:腹泻、腹痛消失,未见黏液血便,经结肠镜复查无肠黏膜病变;(2)有效:黏液血便、腹泻、腹痛现象明显改善,由结肠镜复查可见肠黏膜病变有一定改善;(3)无效:黏液血便、腹泻腹痛临床症状以及经结肠镜复查都未显示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有效例数+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症状积分 参照改良Mayo 评分法[11]制定:包括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内镜黏膜表现4 个症状和体征,按无、轻、中、重分别记0、1、2、3 分,总分值为0~12 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
1.4.2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采集患者空腹时外周静脉血4 mL,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 8,P=0.033),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IL-6、NTF-α 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3 项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均P<0.05);3 个月后随访时,对照组的3项指标较治疗结束时均显著上升(P<0.05),但观察组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
表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治疗结束时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并没有与UC 对应的确切病名,但据其症候特征可归入“肠癖”、“下痢”“休息痢”、“泄泻”等范畴。历代医家[12-14]认为UC 多在素体脾肾亏虚基础上,因外感湿热、时疫邪毒、饮食不节(洁)、情志失调等损及脾胃及肠而致。UC 病位是大肠,同脾、肾、肝这些脏器存在显著联系,活动期主要为“标实”湿热内蕴型,缓解期主要为“本虚”脾肾亏虚型。本研究针对基本病机,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15]、祛腐生新为治法,自拟愈疡合剂直肠滴注用于活动期UC,方中黄连苦寒,可除脾胃湿热、泻肠道热毒;蒲公英甘平,可泄火解毒,又不损土;白头翁[16]苦寒,尤擅清胃肠湿热,凉血止痢;白芨收敛止血、祛腐生肌;马齿苋性寒味酸,清热除湿、凉血止泻;黄芪[17]健脾补胃、益气除湿、生肌敛疮;白术[18]健脾燥湿;三七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连、马齿苋、白头翁以及蒲公英都具备显著抑菌活性。白术、黄芪可释放调节机体免疫、抑菌、保护胃肠黏膜效能;三七可释放加速溃疡愈合、改善微循环效能;白芨多糖可释放修复与保护肠黏膜、抗机体炎症效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IL-6、TNF-α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在美沙拉嗪口服常规治疗基础上,选用自拟愈疡合剂直肠滴注给药较单一西药更有效地改善UC 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肠道的炎症反应,恢复肠黏膜屏障功能。停药3 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及IL-6、TNF-α水平较治疗结束时显著升高,而观察组上述指标仍能基本维持在治疗结束时水平,说明美沙拉嗪联合愈疡合剂直肠滴注给药方案在疗效的稳定性方面较单一西药更具优势[19]。
综上所述,愈疡合剂直肠滴注可明显提高大肠湿热型UC 的临床疗效,且药效作用较持久,复发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