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教育的现代意蕴及其实现

2021-12-22 15:10旸,张
关键词:家国情怀个体

张 旸,张 媛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陕西 西安 710062)

家国情怀是个体基于主体意识对自己所生活的家庭、家族以及邦国共同体的认同和维护,不仅表现为在情感和理智上对这一共同体的热爱,而且还表现为自觉承担共同体所给予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推崇家国情怀,多次强调爱家与爱国的一体性,并明确阐释了新时代弘扬并厚植家国情怀的具体要求和内容。[1]家国情怀作为全体中华儿女特有的价值信仰和人格规定,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延续,并积淀成为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是从儒家文化中内化而成的一种民族精神。

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涵,家国情怀高扬对家庭和国家的认同与关心,千百年来不断地滋养着中国人的爱国爱家情感,激励着无数英雄儿女创造可歌可泣的丰功伟业,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家国情怀需要教育实现传承、创新和培育,然而,目力所及的已有研究并没有对家国情怀教育的现代意蕴进行全面深层的分析和解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层面。在教育实践中,家国情怀教育在内容上对儒家经典挖掘和转换还远远不够,而且家庭和学校等各培育主体的责任还需进一步明确和加强。

要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上的改进和提升,首先需要追本溯源,深入挖掘和反思儒家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思想,进而对家国情怀教育的现代内涵加以阐释,才能进一步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儒家文化家国情怀的内涵反思与分析

“家国”一词由“家”与“国”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家”与“国”都有着丰富、独特的释义和内涵。关于“家”,甲骨文中的“家”字写为“”,上面是“宀”(mián),即与房室有关,最早的房子是家族开会或者祭祀祖先的地方。下面是“豕”,即野猪,野猪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祭品,所以用野猪祭祀是最隆重的祭祀。《说文解字》曰:“家,居也”。关于“国(國)”,《说文解字》曰:“邦也。”[2]“国”即“国家”。国家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立政》中的“其惟吉士,用劢相我国家”。这里的国家指的是西周。《尚书·金縢》载周成王语曰:“惟朕小子其新逆,我国家礼亦宜之。”《论语·季氏》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此处的“国家”是当时的诸侯国。古代的国,在西周是指周天子赐与各诸侯的封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国”是指诸侯争霸的列国,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国”演变为帝王权力为核心的王朝。国家与国,两者没有实质区别,都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关于“家国”,《史记·周本纪》 载武王讨伐殷纣王曰:“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昬弃其家国,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3]这里的“家国”仅仅是对于家族和商王朝的统称。家国情怀以“天下一家”为思想基础,以忠孝一体为核心内容,以经邦济世为社会实践方式。

(一)“天下一家”是家国情怀产生的思想基础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北山》),“以天下为一家“(《礼记·礼运》),古代中国人独特的“天下一家”世界观,即使在大道既隐、礼崩乐坏和天下为家的现实面前,儒家先哲都对其抱有充分的信心。他们认为,不仅要依靠情感感化和仁义教化来维系天下一家,而且需要礼制的约束。从先秦到汉唐,天下一家更多是“从伦理关爱的角度去考量”,宋代理学产生,天下一家的观念“开始具有了形而上的理论支撑”,张载在《西铭》中认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也,物,吾与也”(《正蒙·乾称》)。[4]

在处理个人、家和国的关系上,“家国同构”成为实现“天下一家”的基本政治方式。“家国同构”是指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统领的,家庭、家族以及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通性,是中国社会从古代至近代的伦理标准和政治基础。这种独特的社会结构形式产生于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下。进入商周时代以后,随着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氏族血缘宗法制度成为中国古代稳定的社会政治制度,把血缘纽带与政治利益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支架。“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诗经 ·大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左传·桓公二年》)便是对这种制度生动的写照。

儒家的家国观表现为三个层次,即西周春秋时代的基于“伦理驱动的化家为国”,春秋战国之后的“集权国家超然于去政治私家之上的立国为家”以及一直伴随儒家家国理想的“大共同体主义的化国为家和天下一家”。[5]中华大地疆土辽阔、资源丰富,以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为自然基础,产生了“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以婚姻、血缘关系形成的“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为中国绵延千年的家国情怀提供了重要基础。家国情怀孕育于儒学文化之中,“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这些就是儒学文化对家国情怀的集中表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古代的家国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体的活动空间与自由,可能会导致“界限不清”“权责不清”“公私不分”等非理性认知,[6]但是“天下一家搭建了一个于折冲樽俎中营造和平的文化政治架构,意味着必须以生民福祉为归宿,尊重并维护人人生来渴望自由、而自由即善这一人性根本,意味着以自由立国,才是天下归善的大道”。[7]“家国天下”的旨归就在于,儒士们将这种理念扎根于个体的修身养性中,不仅保障了个体自我主张的权能,并基于这种自我主张追求着自己的幸福。

(二)“忠孝一体”是家国情怀的核心内容

在“家国同构”逻辑的指引下,对君王的“忠”和对父母的“孝”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忠”的基本内涵为尽心竭力,真诚不二,“无私,忠也。”(《左传·成公九年》)“孝”即对父母顺从并尽心侍奉,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已出现“孝”字。虽然“孝”与“忠”的含义与适用范围各不相同,但在儒家思想中,忠的基础在于孝,二者是相通的,孔子所言“孝慈,则忠”(《论语·为政》)就是对“忠孝一体”的深刻阐释。在家国胶结的社会结构中,个体在施行“仁义”的基础上,将“亲亲”与“尊尊”作为宗法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并在之后的社会发展中演化为“忠孝一体”的价值观。

仁义作为个体首要的道德要求,主张用最真挚、最自然的情感去处理个体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即“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篇》),《尚书·洪范》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荀子讲,“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荀子·致士》)。儒家将社会政治收缩为家庭人伦,再由家庭伦理发散到社会政治,[8]即君为国父,父为家君,君父同伦,忠孝合一,孝道转化为治国之道,渗透到国家制度的方方面面,成为“家国同构”“忠孝一体”观念的本质内涵。

“忠孝一体”与“天下一家”在逻辑上也是相通的,《孝经·三才章》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古人将孝和忠的根源都归结为“天”。站在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愚忠、愚孝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束缚着个体的自由,尤其是在阶级社会,个体自由主要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自由,即梁启超所言“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9]但个体的自由要以家、国作为思维和行动的背景,因此忠孝也成为个体施行自由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虽然忠孝观念的渗透,强化了中国古代政治的人治色彩与伦理色彩,使一切政治活动均成为维护王权的专制手段,但是在这一政治背景之下,个体既是家庭的又是国家的,使中国人具有了与生俱来的大局观和舍生取义的自我牺牲精神,将自由精神与家族和王朝的生死存亡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修身济世”是践行家国情怀的主要方式

传统的中国个体在基于自然演化而来的“家国同构”思维模式影响下,将自身的实践与家庭的伦理道德、国家的荣辱兴衰相联系,以修身安人、经邦济世的社会实践展开对家国情怀的探索。“修身安人”的基本含义是指个体通过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从而使人民安乐。《论语·宪问》曰:“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就是这个意思。“经邦济世”的基本含义是指个体自觉地对社会体现出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并努力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改变现实世界的一种精神和行为。处于中国古代传统生活方式下的个体,不仅践行着“天之所覆,地之所盖,人之所覆,莫大乎忠”(《忠经·天地神明章》)的忠诚理念,还践行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的孝道观念。不仅要在修身经邦中以身报国、建功立业,还要使父母双亲获得良好的安养,在此基础上扬名立世,让父母得到更高的荣耀。这样的观念就引导着人们去博取功名,不断修身,实现治国、平天下。

在这种忠孝观念的陶冶下,古代士大夫们的经邦济世精神和行为,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展开:一是为官,治理社会;二是为师,教化天下。[10]董仲舒曰:“天地之数,不能独以寒暑成岁,必有春夏秋冬;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故曰:先之以博爱,教以仁也;难得者,君子不贵,教以义也;虽天子必有尊也,教以孝也;必有先也,教以弟也。此威势之不足独恃,而教化之功不大乎!”(《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不仅明确地指出了道德教化对于维护政治统治的意义,也表明了儒士在为官和为师的双重路径之下对家国情怀的实践。文人志士将自己的家国情怀赋之诗文,有汉朝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有唐朝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的愤激峻切,有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民情怀,也有明朝王夫之“既以身任天下,则死之与败”的报国之志。

每个时代的儒士都用自己的方式承担起家国给予的责任和使命,践行着伟大的家国情怀。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蕴含着家国情感、家国责任与家国行为,是由己及家及国、由内而外的伦理序列,家与国二者相互影响、双向互动,形成了儒家文化家国情怀最深刻的内涵。儒学文化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发生了多重变革,汉朝儒学吸收了法家、阴阳家和黄老之学,宋朝的儒学融合了儒道佛三教的理念,明清的儒学包括了形而上学与经世致用的思想,[11]家国情怀几千年来能得到传承与发展,正是由于儒学文化对它始终如一的推崇。

二、家国情怀教育的现代阐释

在华夏大地上持续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家国同构”秩序,在清末甲午战争爆发之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现代民族国家的观念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于是这种家国观念开始了艰难的转型。1902 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天下”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演变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成为今日之中国。

随着我国社会格局和结构的改变,当今语境下的家国情怀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并逐渐剔除了其中不符合现代价值的一些内容,在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包含着修身自律的主体意识、民主平等的公共空间意识以及天下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家国情怀教育是价值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者唤醒、激发、引导和培育学习者主体性、感恩心、公共性、国家认同、民胞物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情感的实践活动。

(一)家国情怀教育是价值教育的重要内容

价值教育是指以培养人们行为正当性为原则的教育,是培养有良好品格的、正直的、真正的人的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化。价值教育包含人类基本价值教育、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教育和社会主流价值教育,[12]而家国情怀教育正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从未中断的文化孕育了独特的价值体系,家国情怀从传统文化中来,其中“忠孝一体”的观念包含了“爱国”“孝亲”“道义”等现代性的价值文化,“民胞物与”的观念中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价值教育,“天下一家”的观念包含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人类价值教育,我们要在继承、批判和创新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家国情怀教育教育,构建培养真正“中国人”的价值教育。

(二)家国情怀教育是侧重唤醒、激发、引导和培育意识和情感的实践活动

家国情怀教育更侧重情感教育的层面。家国情感是指个体基于对家国的认知而产生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是家国情怀教育的内在动力。情怀是指人对某物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以及基于这种感情的对此物的包容与宽容的胸怀,那么家国情怀就是指人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家庭和国家眷念与爱戴的心境,是以情感为支撑,但是比情感更高层次的心境。作为一种高尚的情趣、心境和胸怀,家国情怀教育以人的情绪、情感为基础,因此它更侧重于通过多种方式唤醒、激发、引导和培育个体的意识和情感。个人的品德是由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种要素构成,家国情怀的培育也是如此,除了家国情感,还需要家国认知、家国意志和家国行为的支撑。

家国认知是指个体对家国文化知识和家国情怀内容的了解,是家国情怀教育的基础;家国意志是指个体在家国情怀培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克服困难、做出抉择的坚持精神,是培养家国情怀的关键;家国行为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对家国情怀的实践,是个体是否形成家国情怀的重要标志和外在表现。知、情、意、行四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共同推动着个体家国情怀的形成。

(三)家国情怀教育的核心内容

从个体生长的逻辑来看,家国情怀教育至少包括对学习者的主体性、感恩心、公共性、国家认同、民胞物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情感的唤醒、激发、引导和培育。

1.主体性培植

家国情怀主体性的培育,主要指引导个体在充分认识自我和外界及其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现实生活,并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主动完善世界与自我的意识和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新的人伦、发展、制度和创新理念不断确立,中国教育也开始不断强调对学习者权利和自由的尊重以及对其主体性的培育,这相对于家国同构中的传统教育,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进步。个体在主动对话、交往和移情理解中使家国情怀进一步深化,完成了从“共体主体性”到“内在的主体间性”的初步转化。家国情怀教育对主体性的培育要反思和超越认识意义上主体性所导致的“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及其危害,传承和活化儒家文化依靠修身自律反省等所确认的价值意义上的主体性,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的家国情怀教育。

2.感恩心培养

个体在修身安人的家国情怀实践中,离不开父母和家庭给予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家国情怀中的 “孝”就体现了个体对家庭的责任和感恩情怀。[13]具体而言就是个体感恩父母的辛劳培育并且孝敬和回馈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对父母生养之恩的感怀是一个人生命中最深刻、最重要的情感。在2015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提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国情怀中的孝文化摒弃了古代“愚孝”的观念,蕴含着丰富的对生命、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和对国家的感恩思想,个体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逐渐养成了对家庭、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

3.公共精神培育

基于个体的主体性,才能超越个人利益,彰显对他者的伦理关怀和责任,实现家国情怀中的公共性。所谓的“公共性”就是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个体在参与社会事务、整合利己性和利他性的过程中,不断为生存创造条件,又不断实现自身价值、提升自我,推动社会发展。在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的中国社会,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不断完善,社会的公共空间意识不断增强。家国情怀正是将我们从“个体式”的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将我们置于开放而又多元的社会公共生活空间之中,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体共享一个公共领域。[14]在这一公共领域之中,家国情怀使个体在服从公共意愿、服务公共利益之中获得公众的认可并接受公共的监督,通过这种伦理规范对公共道德秩序的引导,家国情怀教育为社会公共空间意识的提升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4.国家认同感培育

从人与国家的基本关系来看,国家认同就是人们对其存在其中的国家的认可与服从,是人与国家之间有机互动的结果。[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体与国家相互依存、相互独立,二者休戚相关。一方面,国家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个体在享受国家给予的自由、发展与幸福的同时也不断建设国家。家国情怀教育中体现出强烈的国家认同,这既是建构现代国家的基础与前提,也是维系和繁荣现代国家的保障。因此,家国情怀独具魅力,它包容性更强,侧重于情感的自觉与自省,强调自我的认同和归属,通过家国情怀教育的实现从而上升到对于民族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使中华民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从容地应对每一个挑战,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断努力。

5.民胞物与精神培育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张载以“天道论”和“宇宙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丰富的生态伦理观,如“民胞物与”“天人合一”“太和”之道、“乾父坤母”等,宇宙自然被看作一个庞大的家庭,对各种物类和民众被当作家庭成员来实施仁爱,同时对天、天道、自然怀有敬畏和感激之心,这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传统,是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16]反映到当今社会,“天人合一”命题使家国情怀不仅具有了伦理境界的意义,而且加入了自然生态的意义;“太和”命题使人类与自然相互和谐、相互补充,将自然作为人类的伙伴与朋友;“乾父坤母”命题使中国人不断克服人类中心主义,以科学的态度敬畏自然、善待自然;“民胞物与”命题不仅强调人与人应该和睦,人与自然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准则。也就是要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善待自然的基本信念纳入家国情怀教育之中,构建“美丽”的现代中国。

6.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育

扩大到“天下”这一广阔空间中,家国情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源泉。从中国传统的“大道为公”“天下大同”的家国天下观出发,中国人民以更加宽广的胸襟放眼世界上一切国家和民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彰显出中国越来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面对当今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向更广阔的时空范围扩展,重新建构社会整体文明秩序,超越了狭隘的民族观念,富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共创以世界为公的新型政治关系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即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7]的观念。总之,中国古代的“天下无外”、顾炎武和黄宗羲的家国天下观,发展到现代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人类政治文明持续进步的重要表现,也是家国情怀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现代体现,也是家国情怀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总之,个体通过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基于相对修身自律实现主体意识的相对自由,基于尊亲爱家、爱国守法实现社会民主的逐步扩大,基于和而不同、天下一家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建构。儒家文化家国情怀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与丰富,发挥着巨大的时代教育价值,我们要在继承中国伦理文化传统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尊重个体、保障权利等现代性思想,通过教育对家国情怀进行传承和创新。

三、教育传承: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

教育是一种传承。古往今来,中国的儒士都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负,他们对自己的家庭有着深厚的情感,对社会怀着强烈的责任担当,对国家保持着崇高的使命感,这种家国情怀历久弥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至少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充分挖掘儒家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思想并对其进行现代转换

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论语》《孟子》《朱子家训》等,不仅有儒家特色的修身原则和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养气、集义、持志等,还有“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乌有孝子悌弟,而不为乡党所称、皇天所佑者?其不孝不友者,反是。何不勉之”[18]的家庭理念,更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9]的心系万民精神。

围绕这些文化典籍,相关部门和专家要做好家国情怀思想的挖掘、编排和组织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家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方面,在内容上,将主体性、感恩心、公共性、国家认同、民胞物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家国情怀的现代内涵分成不同的单元和章节,编制成分阶段的绘本、普及读物等。如中国儿童少年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物故事全书:美绘版》让孩子在了解历史故和文化传统的同时感受家国文化,我们要在认可这种方式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和编写更多适合各个阶段儿童的家国情怀教育绘本。

另一方面,在形式上,要将晦涩难懂、“玄而又玄”的文言文以白话文、故事、图片等多种方式呈现,结合现代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将家国情怀以“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加以传承,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组织相关单位制作内容精美、形式灵活、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数字化课件,自觉地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让青少年自觉接受家国情怀教育的熏陶,结合青少年的兴趣点和接受习惯,大力开发并积极推介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有家国情怀气息的网络文学、动漫、有声读物、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短视频等。

(二)结合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实施具有侧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

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是一个过程,需要从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构建起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寻求家国情怀教育的整体目标在个体发展历程中的实现体系。个体的成长具有整体性,也具有阶段性,在每一个阶段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侧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

第一,在个体成长的早期阶段,应该以唤醒家国情感为主。早期的儿童处于情感教育的情动—感受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情感认知图式是在母亲与孩子的基础过程中形成的,如果母亲在这一阶段提供了温暖、关注和及时应答与鼓励的情感氛围,孩子就会形成乐观、自信、满足的感受,将有助于在依恋的情感发展链条上建立对家庭成员和他人的信任感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归属感。所以早期阶段家国情怀教育首先要唤起儿童对人际情感的感受,扩大至对家国文化的美好体验,由此培养儿童对于家庭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引导儿童感受自然、家乡、社会和国家带来的幸福感,掌握相关的基础性知识,还要了解汉字、古诗文、重要传统习俗、节日等,培育对家国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

第二,在个体成长的中期阶段,应以增进家国认同为主。发展中期的个体处于体验—理解阶段,经验是理解的基础,要不断引导个体对于家国文化产生具身体验,从优秀的哲学、艺术和文学等作品中陶冶家国情怀,继续深入学习和自主探究关于祖国和家乡的知识,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现实客观全面地认识当代中国,明确个人价值、家庭前途与国家命运同步前行的统一关系,自觉维护家庭的和睦氛围,维护中国的安全、利益和尊严。

第三,在学生成长的后期阶段,应以强化家国责任为主。发展后期的个体处于价值体系化—人格化阶段,在前两个阶段不断选择和吸纳价值的基础上,个体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化,最终形成了对家国情怀稳定的思维状态。因此在深入学习中国古代家国文化的经典著作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理解家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内涵精髓,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在自我探究中增强使命感,传承和发展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家庭发展、国家命运,形成良好的家国责任感,自觉把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投入到家国实践之中。

(三)充分发挥家庭在家国情怀教育中的情感奠基作用

在家国情怀教育中充分发挥家庭的情感奠基作用。《周易·坤·文言》指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就说明了良好家风对于家庭成员的积极影响。

首先,家庭作为个体生活和成长的直接环境,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儿童情感的培育和丰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母亲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童心母爱源自于一种原始的自然—社会性情感,它是一种最自然淳朴的人的情感。”[20]早期母亲对孩子温暖的爱抚和关怀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获得和谐、协调的发展,为情感的培育奠定基础。

其次,在家国情怀的培育中,父母要给予孩子有效的陪伴,要发自内心地把自己当成孩子的玩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真挚的爱,这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儿童在与父母的交往中感受亲情,学会感恩。最后,父母与孩子共同游戏、阅读绘本,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孩子的兴趣,适时进行互动交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予他表达的空间和自由,并不断引导他遵守人际交往的准则、遵守社会规范,由此培养孩子在拥有自身主体性的基础上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生活之中,在拥有自身主体性的基础上,发展其公共精神,并由此扩大到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

除此之外,家长要引导孩子对家庭具有一定的认知,如姓氏来源、家庭迁徙、家史、家谱、家训等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培养对于家族先民的尊重和敬畏,还要引导孩子立志为家族兴旺、家庭和睦而努力奋斗。

(四)学校要将家国情怀教育全面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学校教育在个体的成长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在学校教育中也应该格外重视家国情怀培育。

首先,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家国情怀的内容。围绕家国情怀教育的要点,在研究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的基础上,逐步启动试点探索和评估推广,增加家国情怀教育内容的比重。在中小学课程建设中,开设家国情怀教育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面向各级各类学校重点建设一批家国情怀精品视频公开课。

第二,将家国情怀教育渗透在各科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在历史课程中,因为很多历史事件脱离生活且年代久远,学生会感到枯燥甚至失去学习兴趣,教师要精心确立教学立意、关注历史细节,通过丰满、具体的讲授,形象深刻的分析,简洁、明了的语言,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传递和激发家国情怀理念,将家国情怀的培养具体到各种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理解和内化。在语文课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类体裁和题材选文中体现家国情怀的教育内容,并通过诵读讲解、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体会其中所彰显的家国情怀。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以家国文化教育为核心,贯穿家国认同意识,将民胞物与的生态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系统地融入课程设计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英语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学科,要在教学中增强家国文化回应,促进语言学习的文化立场转向,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21]在课程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地域的风俗习惯、保家卫国的英雄故事等元素,开展以节日风俗为主题的英文汇报、小组海报制作和展示、英文写作竞赛等活动。

再次,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实践活动丰富家国情怀教育的路径。家国情怀教育除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用阅读、谈论、辩论、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还应走进学生的真实生活,运用多种方式普及家国情怀。学校要将国情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意识、增进爱国爱家情感。高校及中小学的党组织、共青团、学生社团、少先队等应当把家国情怀教育纳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班会和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中去,并且广泛组织和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对基本国情的了解,增强责任意识。

最后,要建立家国情怀教育的质量测评体系。要明确家国情怀教育的评价对象及范围,建立科学具体的评价指标,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测评方法,并对测评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和反馈。

(五)增强家国情怀教育的多元支撑

仅有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政府和其他社会机构、团体的作用,增强家国情怀教育的多元支撑。

其一,各级政府要建好用好家国情怀教育基地。各级各类家国情怀教育基地,是激发家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场所。要强调其家国文化教育功能、文化服务功能,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和改进内容建设,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着力打造主题突出的高品质家国文化教育基地。

其二,发挥社会机构和团体的作用。在游览观光中感受家国情怀的魅力,通过宣传展示、体验感受、情感表达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家国的磅礴气韵。

此外,推动家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教育内容,促使“文化型旅游”内涵式发展,提升旅游的质量水平和文化内涵,完善文化型旅游经典景区体系,凸显其教育功能。个体家国情怀的培育要立足于良好家庭氛围的精心创设与细心呵护,实施于个体对社会活动的主动参与与积极治理,指向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最终致力于民胞物与的美丽自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实现。

俗话说,未有我之先,家国已在焉;没有我之后,家国仍永存,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家国情怀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强大的文明基因,是中华儿女建构自己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不论时代如何进步发展,家国情怀都使中国人本质的价值追求始终如一。在构建新时代家国情怀的起点上,儒家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家庭的温暖、国家的自豪与民族的自强不息。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个体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家国情怀(组诗)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