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艳,闫林平,闫灵君,左 岩,郭彩利,张 翠,曹卫红,邢国丽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各部位骨折的23.79%[1-2]。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是由于骨质疏松引发骨量变低,骨组织微细结构退变,骨骼脆性增加所致骨折,是预后较差的一种骨折类型,手术是治疗的首选[3-4],但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功能锻炼不到位、自理能力受限、自我管理能力低、服药依从性差等原因导致髋关节功能恢复速度慢或出现二次骨折[5],所以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出院后通过延续护理改善患者预后,帮助患者建立疾病恢复信心尤其重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迅猛发展,智能手机普及,微信以操作简单、传播方式多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直肠癌、冠心病、肾衰竭等各种疾病的延续护理中,并对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均有明显改善作用[6-8]。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微信平台下健康教育对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纳入标准 ①65岁以上老年患者;②影像学支持单侧髋部骨折;③骨密度T≤-2.5SD,诊断为骨质疏松;④低能量脆性骨折;⑤意识清楚,能够进行有效沟通;⑥患者病情稳定,未合并心、脑、肾等器官严重并发症;⑦同意参与本研究的合作患者。
1.2排除标准 ①视力、听力受限患者;②精神异常患者;③病理性骨折患者。
1.3剔除标准 ①由于各种原因中间退出者;②由于并发症导致死亡者。
1.4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三医院2019年6月—2020年9月收治的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2019年6—12月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33例;年龄65~94(77.2±7.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3例,初中13例,高中及中专5例,大专及以上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0例,切开复位26例。将2020年1—9月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15例,女39例;年龄65~93(77.8±8.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8例,初中15例,高中及中专6例,大专及以上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4例,切开复位3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研究经石家庄市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2020)科研伦理审批第025号]
1.5护理方法
1.5.1对照组 采用传统出院后健康教育,具体为在患者出院前1 d对患者进行疾病预后、出院后功能锻炼、自我照护、跌倒/坠床预防、服药、饮食等方面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并发放健康教育三折页宣教单;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询问患者近期恢复情况,解答患者恢复过程中的各种疑问,根据患者的需求给予相应护理指导。
1.5.2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借助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成立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包含老年髋部脆性骨折专家医师1名、心理医师1名、康复师1名、护理人员6名(护士长1名、责任护士4名、心理科护士1名)。汇总分析患者在院期间填写的一般资料及骨质疏松知识调查问卷,结合髋关节脆性骨折特点,组织医疗、护理专家通过小组讨论法制定老年髋部脆性骨折延续护理健康教育方案。所有人员均参加集体培训,包括研究内容、目的、各自职责、沟通技巧、健康宣教内容、资料收集流程等。②构建出院后健康教育方案具体内容,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6个一级指标分别是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髋关节功能康复锻炼、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跌倒预防、用药与复诊。其中骨质疏松知识包括预防、治疗2个二级指标;康复功能锻炼包括直腿抬高运动、踝泵运动、屈膝运动强度与频次,助行器、拐杖使用方法,上下楼梯注意事项5个二级指标;心理指导包括谵妄判断与预防2个二级指标;饮食指导包括1个二级指标;跌倒预防包括1个二级指标;用药与复诊包括用药、复诊2个二级指标。③利用发达信息化,通过微信平台采用多种形式精准宣教与指导。将所有指标利用视频软件制作成3~5 min小视频,与信息科进行沟通,将健康宣教文字内容及疾病相关视频编辑入微信公众号,患者可随时点击相关疾病健康小视频进行观看。患者出院前一天加入医护患健康交流群,关注髋部骨折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微信健康教育小组负责教会患者使用微信公众号查找各项健康资料与小视频。同时加入医护患健康交流群,群内成员主要有患者主治医生、责任护士,患者有问题可在群内提问,医生、护士利用休息时间回答问题,对错误的认识或不规范的功能锻炼进行纠正、指导。患者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增加疾病恢复信心。髋部骨折健康教育微信平台在每周一、三、五根据患者术后时长精准推送健康教育小视频。④建立满意度调查反馈机制,持续更新及改进。
1.6观察指标 分别在2组患者出院当日及出院1个月、3个月时向患者发放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二维码,出院当日及出院3个月时发放跌倒认知、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二维码,借助问卷星在手机端填写,年龄较大患者可由回访人员或家属帮助填写。问卷调查前培训相关人员,内容包含调查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征得患者同意。①Harris评分量表包含4项评分内容,分别是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和畸形,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②Barthel评分量表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等10项内容,每项0~15分,总分0~100分,根据得分不同可将自理能力分为重度依赖(≤40分)、中度依赖(41~60分)、轻度依赖(61~99分)、无需依赖(100分)。③跌倒/坠床认知调查问卷为自行编制,包括日常生活、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其他因素12道题目,每题1分,共12分,得分越高说明对跌倒认知水平越高。④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采用的是Morisky等编制的MMAS-8中文版,共有8个题目,其中1~4、6~8题选“是”不得分,选“否”得1分,第5题“是”得1分,选“否”不得分。总分0~8分, 得分越高其服药依从性越好。⑤患者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表评定,满分为100分。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各时间点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患者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 2组患者在出院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3个月时,2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时,且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2.2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3个月时,2组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出院时,且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分)
2.32组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比较 2组患者出院时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3个月时,2组服药依从性评分虽然随着出院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分)
2.42组患者干预前后跌倒/坠床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评分比较 2组患者出院时跌倒/坠床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3个月时,实验组跌倒/坠床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跌倒/坠床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髋关节骨折患者住院时间越来越短,患者术后康复3~6个月的漫长时间都需要在院外完成,延续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尤为重要。国内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研究中,医护人员仍为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主要提供者,社区护士多无承担延续性护理工作的专业水平,医护人员短缺、延续护理团队水平限制、层次参差不齐等现状严重影响延续护理效果及患者康复水平。随着信息化迅猛发展,智能手机普及,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一种,运用其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提升患者健康教育延续护理干预的效率,利于降低护理人力资源消耗,这对于患者和人力资源紧张的医务工作者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对于宣教方式方法的改革将有铺垫意义。
Harris评分量表是1969年Harris结合Shephed和Larson方案制订的一种评估髋关节功能的评分量表,有专家学者研究其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0.70,重测Pearson相关系数0.91,信效度良好[9],且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髋部骨折保守治疗、髋关节置换、髋部手术术后功能恢复评价中[10]。Barthel评分量表是由Florence Mahoney和Dorothy Barthel共同开发设计的一种用来评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量表,其信效度为0.74[11],敏感性为0.955[12]。跌倒认知调查问卷自行编制,经预调查,其Cranbach′sα系数为0.854,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MMAS-8中文版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Cornbach′sα系数为0.81, 重测系数为0.95,评估者间的一致性系数为0.92[13], 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及内部一致性。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随着出院时间延长评分不断提升,且实验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服药依从性、跌倒认知掌握程度、满意度评分随着出院时间延长评分有所降低,但实验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①借用微信平台创建公众号,建立护患交流微信群,定期定时多次推送多种形式宣教资料,定时解答患者问题,能够满足老年患者多元化需求。宣教内容经过骨科护理、医疗专家调研论证后所制订,涉及骨质疏松预防、髋关节功能锻炼方法(包括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使用不同康复器具下锻炼频次、时间、幅度、注意事项等)、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跌倒预防、用药与复诊。形式上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展现,直观易懂,通过视、听感官调动患者积极主观能动性,弥补了传统宣教单一、不及时、内容参差不齐缺点。结合PDCA循环,可有效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对康复锻炼的认知和康复锻炼的依从率、强化跌倒预防知识,从而有效预防髋关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4-15]。②微信公众号定期、定时、多次精准推送健康宣教内容,结合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减退、容易遗忘、小心谨慎特点,紧抓术后3个月内功能锻炼、自理能力恢复关键期,每周一、三、五根据术后时间精准推送相应健康教育内容,弥补了髋关节术后患者由于出院后无人提醒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呈下降趋势[16]、康复效果降低[17]的不足,满足老年患者对疾病的健康需求,同时提升服药依从性。③健康教育内容推送属于被动接受,而医护患健康交流群弥补了这个缺陷,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及功能锻炼过程中存在疑问询问医护,纠正锻炼过程中存在不足与错误。有研究指出老年术后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焦虑,医护心理指导及病患间互相鼓励能够显著改善抑郁、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患者满意度[18-19]。
本研究中出院3个月时2组患者自理能力差距降低,主要原因与自理能力评分内容相关,出院时、出院1个月影响自理能力主要因素是如厕、床椅转移、上下楼梯、平地行走;而出院1~3个月随着髋关节功能逐步恢复,可以独立完成,自理能力评分差距逐步缩小。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老年髋部脆性骨折延续性护理健康教育以其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操作简便、重复查看等优点高效完成健康宣教任务,可显著促进髋关节功能及自理能力恢复,提高服药依从性、跌倒预防知识掌握度及患者满意度,对提高延续护理团队水平、缓解人力资源紧张局面、后期延续护理宣教方式方法改革等均有积极影响。现阶段微信虽然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但微信群内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患者间隐私意外泄露、微信群内不法言论发表等均需要专门人员管理,还需进一步继续完善。另外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除髋关节方面知识仍需拓展宣教范围,如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知识,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服务内容。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