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文化建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021-12-22 06:28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康燕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思政信息化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康燕

本次研究高职“课程文化”建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阐述高职课程文化建设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其次,阐述高职课程文化建设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方法;最后,结合Android平台设计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慕课(MOOCs)系统。并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文化课程——《大学语文》为课程案例,具体分析课程的实践应用。可见,在实际的“课程文化”建设中,利用信息技术,也需要结合课程的特性。

高校课程思政与课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共通的。一方面,思政教育将内在与主题提供给高职课程文化建设;另一方面,高职课程文化也将不同层次的载体提供给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因此,将高职课程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是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且进行高职课程思政是需要教师坚持文化理念,以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以培养文化素养为路径。因此,高职课程文化建设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应作为高职院校所重点研究的课题,以此来加快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1]。

1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

1.1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能够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帮助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进行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根据对学生大数据挖掘的统计展现出最直观的数据,使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从而展现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2]。

1.2 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获取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拓展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进行思政教育相关案例知识和不同视频课件的推送,从不同维度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渗透,以便于思想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加强教学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在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当中的应用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与空间当中进行课程思政学习资源的获取和学习,最大程度上实现知识与学习资源的共享,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反复的学习和练习。

2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中信息化技术的实践应用

笔者收集相关学者的研究,从而对如何建设高职课程思政有了更深的了解。由此,在具有一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为案例,将信息化技术切实应用该课程的思政建设中[3]。

2.1 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的设计

本次为强化信息化技术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主要结合Android平台设计了慕课(MOOCs)系统。

2.1.1 系统总体结构

本次系统所采用的开发语言是Java,采用C/S架构。图1为系统总体设计结构。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Android平台上的慕课系统进行相关的操作,以便于课程思政教学更加有效、便利。

图1 课程思政教学的系统结构图Fig.1 System structure diagra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2.1.2 系统功能

在课程思政教学系统上,主要有以下功能模块[4]:

(1)登陆注册的功能模块。即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块注册账号,并登陆账号,系统就可以将客户端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进入到系统的功能界面。

(2)查询、修改个人信息的功能模块。学生在登陆后就可以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查询,也可以修改并保存自己的信息。

(3)选课模块。在系统收录老师的课程信息后,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4)查询课程信息的功能模块。该模块是为了学生能够方便查询自己课程的所有信息,以便学生能够掌握所学课程的进度,从而更好的作出学习规划。

(5)布置课程作业的功能模块。数据库中收录任课教师所布置的作业题目后,学生能够通过该模块数据库进行查询,并在完成作业后进行作业的提交。并能够在老师作出批改后,对评分的具体进行查看。

(6)在线留言板功能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留取并修改信息,通过该模块将信息留在留言板上,完成与其他角色的互动。

2.1.3 系统搭建

随着国产手机用户的逐渐增多,Android平台与慕课系统的相联系,更有利于学生不受限制的应用该系统,进而发挥信息技术在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优势。系统搭建也较为简单,在学生容量不大的情况下,单台服务器安装系统平台在校园网内完成服务端部署,学生和老师均安装App客户端后即可使用。

2.2 教学模式的重新架构

根据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是为了能够在考虑到师生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出与就业市场相适应的人才,从而做到与岗位的精准定位。并在构建课程思政的框架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此外,在教学中,还需要应用信息化技术,结合多元化的媒介,切实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中,重新架构教学模式,对此,笔者梳理教学的完整流程。

2.2.1 教学资源

首先,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教学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将课程思政元素能够以多元化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而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有与高校思政课程有关的大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而在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设计时,需要在已有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软硬件设施,收集多元化的素材,例如,在互联网上收集影音、图片等资料、实地录制微视频等[5]。

其次,促使已有的课程资源具备更高的信息化水准。对此,可以通过建设并完善在线SPOC课程平台,并与其他学校进行合作使得SPOC课程能够变成MOOC课程,从而扩大普适度,进而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基础上,使得MOOC课程能够具有校本特色。

此外,由于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硬件设施,能够保障智慧课堂教学的开展,应用本文所构建的慕课(MOOCs)系统,将使得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体呈现形式变得多样化。

2.2.2 教学流程

为了能够切实的保障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实施,可以在课前利用微信订阅号、在线学习平台等网络平台,将信息推送给学生,例如导入课件、视频等,且可以利用移动社交App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种指导有利于学生对碎片化知识的快速掌握,并促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进学习中,使得教学关系能够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与协作性。且由上文所述,高职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可以用的媒介众多,因此可以结合已有的媒介以及设计出的新媒介,进行媒介的融合,以强化信息技术在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对此,具体设计如图2,在专业课程App的基础上,结合课外学习App以及自媒体平台,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思政建设,培养具有高思政、高素养的大学生[6]。

图2 基于媒介融合的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框架Fig.2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frame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s based on media integration

在课堂上,则可以进行仿真教学,设置实践任务,进行情境体验;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准备,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如:视频呈现方式。并在完成任务,通过慕课(MOOCs)系统,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模式对各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

课后,师生可以将通过有声材料或是影像等多媒体素材上传到慕课(MOOCs)教学平台上,以便能够进行课后的解答,从而使得师生、生生以及教学素材与学生之间能够在互联网与新媒体媒介中形成交互。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思政教育侧重点,通过最新案例与新闻,保障思政教学素材的新颖度[7]。

2.3 师资力量的提升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仍然是指导学生、培养学生多元能力的第一责任人,尤其是学生受到语言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将思政教育寓于其中,教师更是能够引导其形成健康价值观。在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中时,教师要秉持着将中国故事说好,发扬中国思政传统,并建立起思政自信;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加强了解新媒体时代各类知识。

3 结语

结合上述文章内容所述,在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要能够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思政的建设当中,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进行课程思政模式的创新。将信息化资源与课程思政建设二者的主目标进行有机结合,使信息技术能够贯穿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过程,以此来提高课程思政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进行思政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在设计新型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的基础上,进行媒介的融合。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思政信息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