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猫鼠游戏》中弗兰克的人物形象和意义

2021-12-21 07:22颜然然
今古文创 2021年46期
关键词:弗兰克人物形象意义

【摘要】 电影《猫鼠游戏》根据弗兰克·阿巴内尔的自传改编。电影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因家庭破碎而绝望却又想挽救的形象,弗兰克成了让多国通缉的罪犯,但又借着自己的经验以及他人的鼓舞,最后在联邦局工作并创办阿巴内尔协会,成了一名成功的顾问,让观众看到一个从绝望孤独中走出来开始幸福生活的人物形象。从弗兰克身上,可以让观众反思家庭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一步步错误中找回自我。

【关键词】 《猫鼠游戏》;弗兰克;人物形象;意义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6-0086-02

一、引言

现如今,许多家庭都缺少陪伴孩子的时间,与孩子沟通的机会较少,有些叛逆期的孩子找不到正确的道路,选择犯罪发泄情绪。他们缺少家庭的关心,缺少能引导走向正确道路的人,缺少找回自我的信心。电影《猫鼠游戏》正是一部通过讲述一位少年因家庭原因选择走上犯罪之路最后又找回自我的故事,改编自主人公真实的经历。本文将通过分析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来展现家庭对他的影響,以此希望引起人们的思考。

二、《猫鼠游戏》概况

(一)剧情概况

电影《猫鼠游戏》通过倒叙、插叙的手法,以《真真假假》节目开始,通过回答镜头转到当下,卡尔去法国监狱探望弗兰克,他看到了惨不忍睹的弗兰克,于是要求当地警察请医生来救治,弗兰克逃跑了,但因身体虚弱还是被抓了起来,在卡尔的陪同下回美国,借用插叙,故事开始。弗兰克第一次骗人是在学校里,他假装自己是老师,第二次是假装飞行员,他买了飞行员制服第一次在银行拿到了钱,也用此身份进行了无数次飞行,第三次是卡尔准备逮捕他时,他假装自己是同事也在抓这位空中大盗,成功在FBI眼下逃跑,正因自己的罪行已经引起了巨大关注,他又变成了007离开,这是第四次变装,之后他在医院遇到了喜欢的女生,于是伪造了一份简历开始成为一名医生,但当他真的遇到病人时没办法正常救治,他恐惧了,最后在女友律师父亲的提携下,成了律师。他以为他可以开始幸福的生活了,与女友订了婚,却没想到女友出卖了自己,他不得不再次变成飞行员,在机场逃脱。可是最后,他却在卡尔的小骗术下成功被捕了。镜头又回到了现在,卡尔和弗兰克坐着回美国的飞机,他得知父亲的死去,难以接受,再次选择逃离,找到了再婚的母亲,见到了自己的妹妹,此时此刻警察赶来,他为了不惊动母亲的生活,投降了。故事结局是,卡尔发现了他能鉴别假支票的能力,他开始在FBI帮忙鉴定,最后结束了这场猫鼠游戏。

(二)人物原型介绍

《猫鼠游戏》通过弗兰克·阿巴内尔的自传改编。弗兰克·阿巴内尔,一位美国的安全顾问,被誉为20世纪最大的诈骗艺术家,成为FBI历史上最年轻的通缉犯,至今是联邦调查局的研究院和外地办事处的顾问与讲师。他是文具店老板的孩子,他在学校第一次假扮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社会学博士,在当地的学校担任了一个假期的教授,之后变成医生后,他花了许多时间研究医学,正因他频频出现在图书馆学习,才赢得了医院里医生对他专业的认可以及尊重。后来他成为律师,也是在与女友聊天时产生的想法,他觉得这一定又是场挑战,于是他开始准备律师考试,整整三个星期,他苦读大量从未接触的书籍,但考试失败了,六个星期后,他再次尝试,还是失败了,七个星期后,他终于考取了律师证,一位高中没毕业的人,居然成了一名真正的律师。他的专注、认真、挑战自我,不如电影里描述的那般容易,他的人生就是为了实现自己刚刚说下的谎言。尽管如此,他还是个罪犯,在数次被捕后又数次越狱,甚至还得到其他狱友的敬佩,但逃逸后的第一时间,他打电话给自己的父母,他越狱的动机是亲情,最后发现母亲还是改嫁了,心如死灰的他毫不反抗地上了警车。他在臭名昭著的监狱服刑六个月,他出狱后有做过低酬劳的工作,他试图隐瞒自己是个有前科的人,但还是会被查出然后被解雇,他过着一段低迷的生活,直到探员给了他机会,开始免费的演讲,这是他为自己犯下罪行做出的代价,之后他找回自我,重新开始生活。

三、弗兰克的形象特征

(一)洞察秋毫

电影《猫鼠游戏》通过诙谐的方式展现犯罪过程,也抛开了“罪犯”这层负面形象。弗兰克总是能观察出每个人行为举止的变化,以及每个物品细小的差距,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在他无法接受家庭破碎后选择了逃避,当他一次次被银行拒绝后走在路边,看到非常受民众欢迎的飞行员后,他意识到飞行员这个身份或许能帮助到他,于是他开始了第一次变装,他了解到工薪支票可以兑换300美元后,开始了制造价值票。他换得许多现金,坐上了免费的飞机,此时他开始小心翼翼,当他再次走进银行时,观察着每个职员,最后选择了一位面带微笑的年轻女职员,他用巧妙的语言使女职员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而不是支票上。当FBI探员准备在他的订婚典礼上逮捕他时,他匆忙逃走并让女友两天后去机场一起离开,到机场后,他看着神色紧张的女友以及与她说话的陌生男人后,他观察着周围每个路人,看着他们的举动眼神,此时他察觉到这个机场已经被警察包围了。他通过女友的不安,敏锐地感受到周围紧张的氛围,使他成功逃脱,警察再次拜倒在他强大的观察力下,这也是这场猫鼠游戏的乐趣。

(二)果断自信

他有着强大的内心,他懂得分散注意力,懂得隐藏自己的情绪,这便是他的另一个形象——果断自信。

影片中有一处弗兰克与FBI探员卡尔的正面交锋,当卡尔找到弗兰克的住所,举枪推开门准备逮捕时,此时听到厕所的冲水声,一个穿着西装,仪表堂堂的男人走出来,他擦着手看着卡尔,毫不犹豫地开始描述犯罪手法,他轻描淡写的语气让卡尔慢慢放松警惕,他告诉卡尔自己是美国联邦情报局的探员,当卡尔要求检查他的证件时,他直接把钱包给了他,此时又告诉他自己的同事已经逮捕了“罪犯”,他成功让卡尔把不相干的人当成了罪犯,甚至反问了卡尔的名字,要求查看他的证件,之后自己自然地拿着打字机离开,几分钟后,卡尔才想起事情的不对,打开了弗兰克满是商标的钱包,弗兰克就这样从容地在探员的眼下逃脱。这是一段非常经典的名场面,弗兰克凭借自己的敏锐观察力洞察到自己的危险,当下他能果断的扮成情报局的探员,并自信地将自己的犯罪过程说出,仿佛这就是在形容其他罪犯的行为一般。他的果断自信使年轻时的他一次次躲开FBI探员,也使出狱后的他依旧相信自己的才华,选择重新开始生活,开始不一样的幸福人生。

四、弗兰克形象的意义

(一)家庭意义

在电影中,弗兰克因假装代课老师被请家长后,他的父母没有任何反应,母亲抽着烟听他在学校做的事,父亲则与他相视一笑。这些细节里可以看出弗兰克的家庭教育是缺少沟通的,弗兰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也没有人指引他,从而使他开始了更大胆的行为。

父母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使关心更亲近。所以说弗兰克是渴望倾诉的,在离开父母后孤独一人,没有人会与他交流,他去见自己父亲时从来不会告诉父亲自己是多么疲惫,可是在与卡尔的几次电话里的交谈中,观众才看到真实的弗兰克。

另外,影片中弗兰克的父亲也是一个活在谎言里的人,父亲的一举一动早已使年少的弗兰克耳濡目染,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孩子,慢慢地孩子也开始模仿。

(二)社会意义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此时的美国青年人开始奉行一套与其父辈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弗兰克能多次逍遥法外也正是由于当时美国的管制原因,而FBI中只有卡尔在尽职尽力的追捕弗兰克,其他探员开会时都不屑关注,会开玩笑,没有人会认真调查这件事。卡尔在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之后空手而归,斯皮尔伯格还是仁慈地赋予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终极关怀的褒扬,但实际上是对美国政府无所不能、权倾天下的暗喻与认同,政府和法律主宰着公民所谓的自由和民主,弗兰克最终的落网是注定的。

斯皮尔伯格以黑色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这部犯罪电影,如果单纯地以为犯罪很容易的话,那就是一种错误地引导了,所以分析弗兰克正面的形象,同时影片中也透射出一种美国精神。弗兰克洞察秋毫,能敏锐的察觉周围的事物,他果断自信,能很灵活的应对突发事情,在卡尔的救赎下,他找回自我,重新开始生活。出狱后的弗兰克能创办自己的协会,他也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文件欺诈研究者并且设计了世界各地企业都采用的安全支票,他成功走出来困境,为整个社会带来了贡献。

五、结论

在导演的镜头语言下,看到的是一个曾经拥有笑容的少年从绝望孤独又重新站起来的正面形象,他心细胆大,果断自信,洞察秋毫,但也内心脆弱,渴望家庭渴望倾诉。弗兰克是一个天才犯罪高手,但他没有足够高的犯罪阈值,他伪装过许多职业,但他会因为这个职业努力,他欺骗过很多人,但从不欺骗个人。在弗兰克的经历中,观众意识到破碎家庭对孩子的重大影响,好好沟通,给予孩子关爱,以积极的方式教育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陈红.浅析《弗兰克》中的孤独与封闭[J].电影文学,2017,(01):135-137.

[2]崔玉婷.一场温情的猫捉老鼠大戏——分析影片《逍遥法外》[J].戏剧之家,2016,(01):109.

[3]董嫣.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设计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5):184-186-220.

[4]高晓雯.从《逍遥法外》中探讨中外人性差异[J].青春岁月,2018,(05):20-22.

[5]黄诗佳.犯罪片中的一抹温情——电影《逍遥法外》主题分析[J].戏剧之家,2019,(24):84-85.

作者简介:

颜然然,女,山东枣庄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英汉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弗兰克人物形象意义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答非所问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弗兰克与滑板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