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尧
如果把民族融合比作和面,大同盆地就是硕大的面盆。这个面盆将北方多个民族糅合一起,有了屹立东方不败的中华民族之林,有了难以消减收缩的中国版图。
我开车到朔州,似乎就行驶在辽阔的平原上,其实行驶在被地质界所称呼的大同盆地。也许只有在朔州,才能感受得到大同盆地真正的广袤地域魅力。
朔州与大同同为一个地质板块与地理单元,亿万年前汪洋一片,称大同湖;地壳运动湖水逝去,露出盆地,称大同盆地,还留下了一条人类与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桑干河河流。大同盆地是以大同市为中心,向东延伸至桑干河上游的盆地,又向南延伸到朔州一带狭长的盆地。这个盆地长约300公里,宽约30公里,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大同盆地泛指大同平原地区,即原雁北地区的平原地带,均属海拔1050米左右的高地,而这个1050米左右的海拔标高,正是出现人类和人类繁衍生息的生命线。在大同盆地范围内,无论它的水源还是土壤和气候,都占据了良好的人类繁育生息的条件。在这条生命线上,200万年前的泥河湾人出现了。
同为一个地理单元的大同盆地,春秋时期划分代地建立代国;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在盆地置武州塞,设雁门郡与代郡。抗战时期,毛泽东视大同盆地为战略要塞,令八路军开赴雁北地区,建立抗战红色根据地,将日本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歼灭在南盆沿的平型关,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即使新中国成立后,山西仍在盆地设雁北地区。
大同盆地的盆沿地质结构更加奇特,连接了吕梁山、恒山、太行山、燕山、阴山,这些名山隔盆地耸峙相望,在航天飞机上可以看到橄榄球状的奇特景观,就凭这个橄榄球地质单元形状,大同盆地藏匿着友谊宿愿;然而,大同盆地的史后文明,却偏偏烽烟连连,战争不断。
战争连着和平。为了和平,在大同盆地构筑了罕见的和平军事工程,那就是长城、城堡与烽燧。城堡与烽燧相依相望,星罗棋布;长城绵延不绝,蜿蜒盘旋,镶嵌大同盆地的盆沿上,成为绝妙的花纹图案。大同盆地粗犷中透露着秀色,这个秀色又与橄榄吻合!因此大同盆地迟早要呈现和平。
大同盆地的北缘是一条隔离带。这个隔离,既是盆地的隔离,也是地处北纬40度线的隔离。隔离了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这种隔离显现了大同盆地的神圣,中原农耕民族不可跨越这道鸿沟这条线,草原游牧民族也不能越雷池一步趟过这条线。
就人类繁衍生息生存条件而言,草原资源远远比不了中原。尤其气候随地壳运动和大气环流运动的变化中,草原游牧民族会时有危机感,比如气候变得寒冷,牧场变得干旱,草原游牧民族就斗胆跨进这个盆地,中原王朝的统治格局受到冲击,于是就出现了两股强势力量在大同盆地的对峙碰撞,上演了一幕幕战争与和平、和平与战争的剧目。
为了夺取战争胜利,中原王朝调动大江南北武艺高强的将领和英雄儿郎来盆地阻挡草原民族的南下,草原民族前赴后继从不退却;中原王朝包括草原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为了和平与统治安全,在盆沿上修筑长城,选配公主出塞和亲,沿长城开通马市贸易为草原民族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物资,还一波一波融合了的草原民族,安置在长城线内安家落户。
中国有一个大同盆地是何等的幸运,具有旷野之力、浩荡之气的草原民族南下的势能消耗在这里,成为强弩之末的缓势。如果把中国版图长城一线以南看作是一座城池,大同盆地何曾不是一座瓮城,闭合的内外长城又何曾不是瓮城上的墙垛。正是因为有这个大同盆地,中原王朝依托盆沿上的内外两道长城一次次阻止草原民族南下,草原民族也一次次在盆地接受着中华文明的熏陶。尤其在盆地开辟的3000年的雁门古道与相继开辟的云中古道,使得中华5000年文明延续传承下来。要知道欧洲以北纬40度线为界,也有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分,可线内文明几经被草原民族的铁蹄踏破毁灭殆尽。
大同盆地因战争刺激了民族长盛不衰的生存能力与战斗精神,也因和平涵养了民族融合理念与大一统信仰,草原游牧板块与中原农耕板块通过大同盆地黏合一起,使得中华民族版图扩大,地缘辽阔,民族多元,文化多元,有了多民族团结一致少有的盛况局面。
大同成名,缘于民族融合的特殊地理环境而产生的特殊历史文化;缘于几千年在盆地内纷争打斗、兄弟阋墙总结出来的智慧经验;缘于长城的修筑;缘于在盆地真实地产生了多民族和合的共同进步愿望,并代表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礼记》载:当人们最高理想实现的时候,天下都是大家的,高尚能干的人被选拔出来,社会讲究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赡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老而无子的人、身有残疾的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人都有职务,女子都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而不是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去私藏;人们憎恨在公务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所以人们可以不用关门,是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理想社会——大同。《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大道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谋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3月版第529页)。《礼记》是中国著名历史典籍,既然说出了大同的概念,就需要选择一块实践人类共同愿望的地方;智慧的先人们,则慧眼识如炬,选择了这个特殊的盆地。
箕子给周武王说,女则有大疑,谋及女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女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史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17页)。意思是:治理国家处理问题,只要顺天意,顺民心,官员们赞同,就是大同。箕子的预言,也找到了地名落脚点,与《礼记》同为这个盆地。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是由地域地理环境气候,民族文化信仰理念,民族精神斗志素养等多种条件促成的。既然大同盆地能将多座名山连接一起,能将多个地理板块黏合一起,能将黄河水系与海河水系的多条河流汇通一起,又能将多个民族融合一起,喻示中华民族的未来必将是大同,全球人类必将是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