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情景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2021-12-21 16:05王元发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中生概念解题

王元发

当数学知识的教学进入到高中阶段时,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困难性,所以教师应在高中数学的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通过强化课堂计算训练,培养高中生数学运算的素养;要通过注重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培养高中生数学抽象的素养;要通过形象化生活现实,实现概念的具体展示。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小论新高考情景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广大读者可以批评指正。

一、强化课堂计算训练,培养高中生数学运算的素养

数学在我们科目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其他学科相比较,数学学科的理论知识比较多,而且学习难度还比较大。很多学生在运算过程中遭遇阻碍,这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高中阶段,目前较为常见的数学运算失误有三点:

(一)审题时不够仔细

我们在对一道数学题展开解析之前,首先会对题干进行阅读理解,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而且还要根据这些条件进行对题目的解答。不可否认,审题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后续解题步骤及最终结果,因此学生在审题时应该认真仔细,做到充分理解题意以下四点:

1.先阅读:这道命题到底想考查什么知识?

2.再理解:这类题到底属于哪一种知识范畴?

3.后思考:这道题需要运用什么数学定理、公式?

4.再检查:这道题的答题步骤是否正确、是否完整?

充分考虑到以上四个问题以后,才能减少运算的错误率,提升学习成绩。

(二)计算出现的错误

在我们平时的模拟考试中,学生出现“马虎大意”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学生并不是不会做一道题,而是由主观因素导致了客观解题失误。如果细述原因,那是因为学生太过于注重解题思路,而忽视了解题的过程。其实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所接触的数学例题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学生在解题时应该思路明确,考虑到每个步骤的运算。如果其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失误,就会导致解题时一错再错,进而影响最终结果。

(三)答题步骤的错误

如前文所言,在高中阶段,我们所接触到的知识还是比较复杂的。因此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加强自身的规范意识(如不跳步骤、解题步骤清晰等良好行为)。当然,也有一些天资聪颖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也要注意字迹的工整,因为,有的时候答题步骤和结果是正确的,但就是因为字迹不工整,导致阅卷老师在判定正确和错误时出现歧义。

二、注重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我们有很多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抱有依赖的心理,在课堂上就喜欢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从来不愿意自己主动思考问题,只是单纯地“你说我听,你讲我记”,而没有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自主学习,这有着一丝丝应试和敷衍的味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始终把握不到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上,这些学生只等上课,不对自己设置任何的学习计划,不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对于一些较难的题和自己答不上来的题,只知道等着老师来答疑解惑,这缺少了主观能动性。而长久以往,学生必然缺乏解题的系统思路,会想到一步做一步,不管答案正确还是错误,都懒得自己动脑子思考,这形成了一定的惰性思维。缺少了求知的主动性,从而被动地学习知识,学生的主观动能性便会不足,长此以往便不能形成良好数学抽象思维,学生遇到问题还是找不到真正的解法,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数学抽象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等就得不到更好的培养。

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过程性策略,组织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主动性。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的核心过程是发散思维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从数学概念的理解上还是从数学法则的推理上,都需要抽象思维活动来激发学生思维。具体的做法是: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在课程教学中提倡思维互动式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始终贯穿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始终。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渗透观察、分析、类比、归纳和总结,以此完成猜测、推算、求证的思维活动过程。在教法上,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要能引领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发散,进而经历思维抽象的整个过程,以此使学生达到可以灵活运用知识的程度。

例如,教师在教授《幂函数》这一节课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如,引导学生画出幂函数图像,为以后的思维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然后组织学生观察这些图像,使其指出幂函数的基本本质,进而引发探讨总结并归纳指数a的范围以及相关幂函数的基本性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从观察到推理、从推理到归纳总结的思维活动,提高了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素养。而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探讨机会,使学生大脑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在新高考这个背景之下,高考数学越发注重考查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积极开展专题教学,帮助高中生对各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系统整理以及扎实掌握,并且有效培養高中生数学抽象思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合作与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重视学生在团队中的重要地位和优势。例如,开展数列专题教学期间,对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求解属于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历年高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对此予以重视,带领高中生对相应题型进行整理,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抽象出相应的解题方法,有效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多方互动和沟通,有效促进“教”与“学”的共同促进和发展。课堂合作的形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学习成果,展示自己的新想法。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促进性的作用。

三、形象化生活现实,实现概念的具体展示

在我们的高中课本中,有很多抽象知识的概念和定义,有时每当教师讲解该部分知识内容时,学生就会很迷茫地看向教师。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学概念是我们数学科目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构建学生认知模型的大厦基石。然而数学概念是对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反映,这是学生们不断感知并形成感悟的一个过程。教师若要实现形象化生活现实,实现概念的具体展示,就需要使学生对概念形成一定的了解,并理解概念进行知识的外延,对概念能够进行深入的表征。

(一)感知活动是数学概念形成的基础

感知活动是数学概念形成的基础,这些基础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之上,也有可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之中。但需要强调的是,学习本身属于一种思维认知的过程,这是符合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规律的。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环节准备大量的学习资料,同时在课堂上注重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通过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链接点,使学生可以充分地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内化,做到知识向外的延伸发散。

(二)理性抽象是数学概念形成的提升

数学概念是以感知经验为基础的,这是经过数学思维活动而产生的。数学概念的形成应依据活动经验但又不能完全依赖于活动经验,这种“理性提升”要求教师在平日里的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感知活动进行一定的理性思考,进而对感知的内容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分析、概括、总结、提炼。

(三)概念定义是数学概念形成的语言

我们所学的数学概念通常以某种定义进行准确的语言表述,通常情况下,我们通过特定的语言描述、符号描述、图形描述,让数学表象“会说话”!数学概念是科学的、严谨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概念知识的内涵和延伸。

(四)构建系统是数学概念形成的标志

数学概念的实现要通过复杂的学习过程。这其中不仅涉及对概念结构的理解,还包括概念关系之间的理解。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通过新学习的知识和其他知识相结合,以此帮助学生把概念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形成相对比较完整、比较稳定的知识模型结构。

情境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好的情境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有效地获得实质性内容,通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探索精神,推断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发展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些与抽象数学知识相关的物理场景,帮助学生探索不同对象之间的潜在关系,总结相关数学知识,尝试通过推理找出数学概念,然后给出详细的概念解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使学生能够用类似的方法解决其他类型的相关问题。

综上可知,在新高考背景之下,数學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对高中生核心素养加以培养,促使高中生实现全面发展,引导高中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实现学以致用这个目的。为此,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强化课堂计算训练,培养高中生数学运算的素养,积极开展专题教学,培养高中生数学抽象思维,同时对建模思想加以渗透,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的素养,进而有效培养高中生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高中生概念解题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古代的时间概念
巧用比妙解题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