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林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1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随后,各地加紧推进林长制改革,浙江省成为全国出台省级层面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文件的省份之一。
林长制,是以严格保护管理森林等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稳定为目标,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属地管理责任为核心,构建属地负责、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源头治理的保护发展森林等资源的长效机制。作为继河长制、湖长制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林长制是今后一个时期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的重大制度保障和长效工作机制。
全面推行林长制意义重大
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生态文明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将有效解决林草资源保护的内生动力问题、长远发展问题、统筹协调问题,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提出要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绿色是浙江最靓丽的底色。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保护和发展好绿水青山,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对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展现“重要窗口”担当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指出,到2021年底,在浙江范围内基本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林长制管理体系;到2025年底,林长制责任体系不断深化,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强大的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高质量建成森林浙江;到2035年底,浙江林地保有量、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有量等保持稳定,资源总量不断增长,质量稳步提升,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生态功能更加完善,林业碳汇全面增强,绿色观念深入人心,全域青山更加秀美,基本实现林业高水平现代化。可以说,推行林长制,是实现对森林精细化管理的前置式保护,也是实现森林生态保护到村到点。
林长制不是单打独斗
而是多部门联合作战
全面推行林长制,旨在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根据《意见》,到2021年底,浙江全省范围内将基本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林长制管理体系。同时,《意见》提出,在林长制架构中专门设置林区警长,明确林区警长工作职责,加大对各类破坏森林湿地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更好地维护林区森林生态安全。
在林长制没有推行之前,森林湿地资源保护主要作为一项业务工作,由林业部门来管理。而林长制的推行,强化了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将上升为党政领导的重点工作。基于前期探索,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林长制的工作运行机制,浙江专门设立了林区警长。警长体系的补充,主要是为了用好执法力量,加大对各类破坏森林湿地资源行为的查处力度。在林长制的组织框架下,林业部门正在探索与自然资源、公安等部门建立衔接和协同机制,跨部门协作合力,这将成为林长制推行的重要動力。
这是一次重大创新,而创新的背后,浙江早有探索。2017年,安吉县委县政府在全省首推三级“林长制”,实行森林资源保护辖区和权属相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今年,安吉县又创新“林长+检察长+审判长”工作模式,由县林长办牵头,会同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林业局等林长制成员单位联合发布《关于森林资源保护督促令实施办法》,推动形成部门联动、有效追责、层层监管的涉林执法链条。
当一方林长,护一方生态,富一方百姓。林长制,是维护森林河湖健康生命、实现生态功能永续利用的有效制度保障。通过实施林长制改革,各地将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目的,初步实现国家得生态、群众得实惠的双赢目标。我们应不断探索,不断深化,落实林长制的各项工作要求,保护森林资源,守护绿水青山,形成长效机制,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