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关木
近年来,绍兴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保持加强自然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以绿色矿山创建、废弃矿山修复、露天矿山整治、森林质量提升为抓手,全力做好“绿”“彩”“安”“游”四篇文章,统筹推进域内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锚定“三个坚持” 建设绿色矿山
2021年5月20日,浙江省首个安全环保绿色矿山交流研讨会在绍兴嵊州召开。会上,嵊兴矿业就绿色矿山建设发展作了经验成果分享,并被授予“绍兴嵊州安全环保绿色矿山产业服务站”,标志着全市走上了矿地绿色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位于嵊州市下王镇石溪村的武岩矿,矿区面积279亩,储量1360.48万吨,是目前浙江省内储量最大的玄武岩矿山。近年来,由于玄武岩制成的粗集料产品具有耐磨性强、吸水率低、抗压强度高、压碎值低、沥青粘附性好等优点,玄武岩被越来越多地选用为高等级沥青路面、钢桥面铺装、铁路道渣等工程项目的高端石料。2019年1月,浙江交投嵊兴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嵊兴矿业”)通过公开竞拍的方式取得了采矿权,开始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之路。嵊兴矿业通过使用国际先进设备及采取一揽子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实现了无人化、智能化生产,且全程无扬尘。同时,嵊兴矿业积极探索合理使用资源途径,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如根据爆破后石料的尺寸大小分为1号、2号粗集料以及3号、4号细集料4种规格,满足建筑、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等建设项目对砂石料的不同要求。采用专门的收尘系统提高玄武岩粉尘纯度,打开了粉尘销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嵊兴矿业通过污水处理系统汇集到沉淀池,经过二次沉淀后优先作为生产用水或绿化灌溉用水,沉淀池内淤泥经压滤机脱水生成泥饼用于矿山土地复垦,实现了资源的循环使用。
自《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发布以来,绍兴市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积极抓好落实,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已累计完成绿色矿山建设29家。目前在开的23家经营性矿山除2家因开采矿种为地热、矿泉水,不在建设范围内,其余21家在开经营性矿山均按照“应建必建”的要求成功创建绿色矿山。这得益于绍兴绿色矿山建设的三个坚持。
坚持“新建必创”。将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纳入采矿权出让合同和出让公告,要求新建矿山必须在矿山正式投产后的6个月之内,完成绿色矿山建设,鼓励绿色矿山建设与矿山基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坚持“未建必停”。对生产矿山和新设矿山未按时完成建设入库的,一律限期停產整改,通过整改验收方可复产。对停产矿山不按要求及时开工并完成绿色矿山建设的,原则上不得批准采矿权延续、变更或出具同意延续、变更的意见。
坚持“违建必改”。对已建成绿色矿山的矿山企业,将绿色矿山保持效果纳入现场检查的重要内容,在检查中发现建设质量有所下降的,督促企业进行限期整改,整改后第三方评估还不合格的,从名录库中除名,并采取信用惩戒措施。
围绕“三个重心” 修复废弃矿山
近期,柯桥区福全街道中祥、广佳的两处废弃矿山治理工程正式进场施工,该工程拟采用人工干预手段,创造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促使废弃矿山重启生态系统,加快“创伤地”生态修复。
近几年,绍兴市通过实施“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以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等专项整治,对山体裸露点、历史遗留废弃矿点等持续进行整治修复,围绕“三个一”,扎实推进废弃矿山治理。
抓好“一张清单”。对全市废弃矿山和裸露山体开展调查摸底,列出全市102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清单,建立督考通报机制,实施一张清单管理,并严格实行销号制度,做到修复一处、验收一处、销号一处。截至目前,全市102处废弃矿山完成修复101处,转采矿权1处,治理率达100%。
抓好“一矿一策”。针对各矿山特点和现状,坚持“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原则,因矿制宜,分类制订修复方案。如越城区鉴湖街道解南公路1#地块废弃矿山治理工程,通过招揽房产开发商,引入社会资本,实施生态修复2万平方米,获得土地180余亩,打造集生态景观、商业住宅为一体的高端房产项目。
抓好“一套组合”。围绕“谁用地、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打好政策扶持、资金保障组合拳。上虞区累计筹集资金48.78亿元,统筹安排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等7大重点工程,目前已被列入省级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
找准“三个支点” 提升森林质量
去冬今春以来,绍兴市以森林碳汇推动实现生态富民,通过森林城市创建、湿地生态建设与修复,全面增加森林碳汇,通过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全力遏制松材线虫病发生蔓延,有效减少碳汇损失。以现代国有林场创建为契机,启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切实维护森林生态安全。
织密“安全网”。按照每个乡镇1名管理员和每个村1名监测员的要求,完善松材线虫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体系,结合护林防火,全市已组建2400余人的虫情监测队伍,形成以护林员为基础的地面网格化监测平台。同时根据松材线虫病疫情逐渐向深山、远山和高山发展的实际,转变以往靠人工逐一排查模式,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成像等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对松树较为集中且难实地调查的区域开展无人机监测,建立“松材线虫病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病树定位、病情上传、网上复查等除治流程的全过程监管,有效提高防治精准度。坚持“集中清”与“常年清”相结合,推动“重点清”向“全面清”、“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2020年,共完成除治面积21.62万亩,完成率100.42%;清理枯死松树19万株,完成率105.6%;除害处理疫木2648万公斤。
筑牢“防火墙”。主动对接有关职能部门,及时完善市、县两级森林防火体系,确保不因森林公安管理体制调整影响工作开展。加快隐患排查,119个隐患点已全部整改到位。2021年防火期期间,共开展各类培训、演练132次计2224人次,出动护林队员6204人次,设立岗哨654处(次),巡查里程4.4万余公里。大力实施“引水上山”设施建设,新建“引水灭火”蓄水池项目2个;投资近500万元,实现香炉峰景区内森林火灾供水全覆盖。全市各国有林场等森林经营单位配备引水灭火系统5套、高压水泵42台、风力灭火机84台、水带29.8公里、蓄水池211个、阻燃服装1149套。坚持数字赋能,带动森林防火工作由以人为主向智能防控转变。目前全市国有林场51个进出口做到“防火码”全覆盖,在人脸识别、车辆出入监测等功能基础上,实现人员行动轨迹动态分析和车辆滞留预警等功能。全市各国有林场有林火高位视频监控系统5套、视频监控探头280个、无人机5架,市县两级森林防火无人机应用示范创建率全国领先。
质量“再提升”。推进现代国有林场创建,谋划启动“未来国有林场”建设试点。倡导林场“场区”要有“厂区”的理念,“绿化、彩化、净化、洁化、硬化、美化、文化”齐发力。进一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通路通电通水通信,生产、生活、科研用房提高配套档次。公益林、天然林、储备林“一棵树都不能砍”,森林火灾不发生,有害生物未成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通“两山”价值转化通道,实现生态富民。推广种植菌菇、中药、香榧、油茶,努力让资源变资产。有条件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研学休闲。把老一代林场人“忠诚敬业、艰苦创业、改革兴业”的优良作风发扬传承下去。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开展森林美化彩化健康化建设(2021—2025年)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重点实施战略储备林、美丽生态廊道和健康森林三大建设,到2025年全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面力争超过3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