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哲明 张锦辉 魏娜 任碧君
摘要: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近些年出现的新服务模式,要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消防安全。文章指出24小时自助图书馆门禁系统存在消防逃生上的隐患,即紧急情况下逃生通道不能畅通。分析隐患的成因,提出通过增设紧急破玻按钮、电动门自动开启装置来实现逃生通道畅通,通过增设断电远程报警系统实现实时监测,该改造方案投入实际应用,得到了消防部门的认可,以期与同行分享。
关键词:自助图书馆;门禁;消防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公共图书馆也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各地纷纷建起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现了图书馆服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延伸,成为了覆盖城乡、深受读者欢迎的精神地标。如台州市图书馆的“市民书房”(现改名为“和合书吧”),温州市图书馆的“城市书房”等,都是国内起步较早且比较有代表性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模式。
对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这一新型服务模式,目前图书馆界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建设、读者活动、服务效能等,对安全方面的讨论较少,对消防安全的讨论更是寥寥。在知网、万方两大期刊数据库中检索,摘要中出现“自助图书馆”的论文共有577篇;摘要中出现“自助图书馆”“安全”的论文却只有14篇,且话题主要集中在文献安全;摘要中出现“自助图书馆”“消防”的论文为0篇。对于消防安全,很多部门和单位的“很重视”更多是停留在口头上。幸运的是,目前各地自助图书馆尚未出现严重的消防安全事故,但是我们不得不居安思危,特别是对这一新型的服务模式的安全问题更不能懈怠。以滴滴顺风车事件为例,顺风车作为新型的搭车模式,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和实惠,但是2018年出现的一起乐清顺风车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随后相关部门介入,滴滴顺风车业务随即全面叫停。可见,一起严重的突发安全事件,足以给一个新生事物带来毁灭性打击。防范安全事故特别是消防安全事故、保障公共财产以及读者的生命安全,是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现健康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以消防疏散逃生为切入点,就24小时自助图书馆门禁系统在消防逃生上存在的隐患以及应对策略,与广大同行分享探讨。文章所作的粗浅研究,属于探索性的行动,意在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消防安全,也希望与广大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探索。
1 24小时自助图书馆门禁系统的工作原理
自助图书馆的特点是基于RFID技术实现图书管理,通过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等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实现24小时为读者提供自助服務的系统[1]。读者刷卡进入后,图书的借还是通过自助借还机来办理,安全与防盗则是通过一套门禁系统来实现的。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门禁系统主要是基于RFID安全通道+电感应门,电感应门的形式通常是电动移门或磁力锁平推门,再辅以声光报警以及监控设备等。读者通过馆内的RFID自助借还机办理图书外借手续,离开时,走到RFID安全通道一定范围内,安全通道的红外设备感应到后通知门禁系统开始工作,门禁对图书的RFID电子标签做“休眠—唤醒”逐一阅读甄别,并判断RFID电子标签的安全位状态[2]。当侦测到标签安全位为已借状态时,通知自动门开启放行;当侦测到标签安全位为未借状态时,门禁系统激活声光报警等设备,并通知自动门保持关闭状态,读者无法离馆,从而实现文献防盗的功能。
2 门禁系统的消防逃生隐患
现有的门禁系统形式,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实现了馆藏文献的安防,但是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消防问题。《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疏散通道的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标识[3]。
消防部门通过长期、大量的火灾案例研究、分析、论证表明,造成群死群伤火灾的原因,80%以上的直接原因是闭锁、堵塞消防通道,发生火灾时建筑物内被困人员逃生无门所致。门禁管理成为防止公众聚集场所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稳定火灾形势的瓶颈问题[4]。
由此可见,在火灾情况下,逃生通道的畅通是至关重要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由于无人值守,在消防等紧急情况下,逃生门禁如果不能无条件地保持畅通,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笔者经过多年的管理和工作实践发现,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门禁确实容易存在无法开启的各种可能性。
2.1 磁力锁平开门
磁力锁平开门是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当电流通过硅钢片时,电磁锁会产生强大的吸力紧紧地吸附铁板达到锁门的效果。只要小小的电流电磁锁就会产生很大的磁力,控制电磁锁电源的门禁系统经过判断确认后即断电,电磁锁失去吸力即可开门。这种门主要应用在辅助逃生通道,往往通过指纹识别控制,平时只有工作人员有权限打开,也有配合RFID安全通道应用于读者出入的通道。
第一种情况,在没有消防联动系统的场馆。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由于没有消防联动系统,电力供应无法切断,那么磁力锁会保持紧闭,此时如果没有紧急断电装置,被困人员就无法顺利逃生。
第二种情况,在有消防联动的场馆。理想情况是,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联动系统启动后顺利切断市电,磁力锁断电失去吸力,被困人员可正常向外推开逃生。但是考虑现实情况,发生火情时,由于现场温感、烟感等感应设备往往在火势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触发感应。联动触发信号必须是与被动设备相关的火灾触发器件的动作信号,包括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或消火栓钮的报警信号、报警阀压力开关的报警信号等。消防联动控制器在收到预先设定的两个及以上的相关火灾触发信号后,经过“与”逻辑,发出消防联动控制信号,联动启动相应的消防设备[5]。消防联动系统的触发逻辑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人员的疏散逃生,则是需要分秒必争的。再者,考虑到24小时自助图书馆往往是与社会力量共建,其所在建筑的消防设备设施维护,并不是掌握在图书馆,其可靠性和稳定性存在不可控因素,如果因为各种可能的故障而导致消防联动系统失效,那也是非常危险的。
2.2 电动移门
电动移门又称为自动感应移门,材料通常是钢化玻璃,配合RFID安全通道,应用于读者进出通道。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门禁通道基本都采用电动移门形式,而且部分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仅此一扇通道门负责进出。这种门在使用上比较方便,也契合自助型进出场所的设计需求,但是站在消防的角度,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一种情况,在有消防联动系统的场馆,火情发生后,消防联动系统启动后顺利切断市电。当市电被断电后,移门的电动马达失去电力供应,导致自动门无法开启,则逃生通道紧闭,人员无法逃生。
第二种情况,在有消防联动系统的场馆,同样是考虑到消防联动系统出发的逻辑以及场所所在建筑消防联动系统的可靠性因素,火灾发生后,消防联动未启动,则电力系统继续供应,整个门禁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三种情况,在没有消防联动的场馆,发生火情时,电力系统继续供应,整个门禁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分析三种情况之下的电动移门的工作状态,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下,电力保持供应,整个门禁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读者只要不携带未借图书,就可以正常通过门禁逃出,那是否就不存在逃生阻碍了?
门禁系统由于功能组成较复杂,有RFID读写装置、人体红外感应装置、閱读天线、自动门等多个子系统通过应用系统软件实现相互协作。而越复杂的电子设备,往往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越大。在图书馆的实际应用中,误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在无源超高频电子标签技术上还存在着系统集成稳定性差、超高频标签性能本身存在物理缺陷等技术方面的问题。在系统集成方面,现阶段还十分缺乏专业性很强的超高频系统集成公司,整体而言无源超高频电子标签应用解决方案不够成熟。该现状造成应用系统的稳定性不高,常会出现“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的现象。从超高频标签产品本身而言,存在着标签读写性能稳定性不高、在复杂环境下漏读或读取准确率低等问题[6]。RFID防盗系统大部分采用TTF或RTF检测安全位防盗模式,因此对安全位状态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但RFID标签存储内容使用不规范,对EAS安全位内容的定义存在着相似的现象,这就对使用EAS码防盗的图书馆造成了困扰。比如,服装行业对EAS安全位存储内容的定义是“服装销售检查用”,图书馆行业对EAS安全位存储内容的定义是“图书流通检查用”。这就导致了图书馆RFID系统防盗的误报现象[2]。
虽然设备故障属于小概率,但是在安全问题上,是不得不考虑到的。笔者在多年的管理和工作实践中发现,门禁系统确实会出现各种原因的故障,导致人员通过时电动移门不能正常开启。还有一种情况是门禁系统实际上存在一定的感应盲区,即人员在通过门禁感应通道时速度不能过快,并需在通道位置稍做停留,才能确保被感应到。设想在紧急情况下,现场人员大概率会在慌乱中快速往门外跑。不管是以上哪种情况,其后果都不堪设想。
3 门禁系统的消防逃生隐患的应对方案
通过对上述各种可能情况的分析发现,在原有条件下,无论场馆所在建筑有无消防联动系统,不管是磁力门或电动移门,都不能100%地保证火灾情况下逃生通道的畅通。如何解决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安防与消防之间的矛盾,既要确保火灾情况下人员顺利逃生,又能保障图书与设备财产的安全?
笔者经过多种方案的比对参照,实践出一种解决方案,可适用于磁吸平开门和电动移门的改造。解决思路是布置一套装置,能让现场人员在任何情形下都可以轻松打开门,但是同时要考虑到读者误操作甚至恶意操作带来的安防缺失,即该装置的操作能第一时间被追踪到。
磁力平推门:增设急破玻断电按钮+断电远程报警系统。
电动移门:增设紧急破玻按钮+电动门断电自动开启装置+断电远程报警系统。
3.1 紧急破玻按钮
紧急破玻按钮用于紧急情况下切断门禁系统的电力供应,有防误触有机玻璃盖,形似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在靠近门口的显眼处,张贴醒目的使用说明。设备串联门禁的220V市电回路。当发生火灾时,遇门禁未能顺利开门时,逃生者可按下破玻按钮,则门禁系统的电力供应马上切断。如果是磁力平推门,则门即可顺利打开;如果是电动移门,还需加装电动移门断电自动开启装置。
3.2 电动移门断电自动开启装置
未安装此装置时,市电一旦切断,电动移门失去动力不能开启。在电动门上增设此装置可确保移门在失去电力供应后能无条件地开门并保持开启状态。该装置包含一块24V小型UPS锂电池以及一个扩展模块。平时市电正常供电时会对UPS锂电池进行浮充电,在按下紧急破玻按钮切断市电或者消防联动切断市电,UPS锂电池立即接管电力供应,供电给扩展模块及电动门马达,扩展模块发出开门命令给电动玻璃移门。
3.3 断电监测远程报警系统
由于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点位较多,又是无人值守且24小时开放,而上述紧急逃生装置有被误操作甚至恶意操作的可能,即使是有监控接入到总馆的24小时值班室,恐怕值班人员也很难实时留意到,由此带来了安防上的漏洞。有没有一种办法,使这一断电动作能被实时监测到发出警报?经过多方调研和多种尝试,笔者在市场上找到了一款断电远程云报警器,如图1。在发生断电或者来电的情况下,该设备能实时地向预设的多个手机拨打报警电话、发送短信、微信消息推送,功能完备。
该报警器基于物联网+云技术开发,通过移动网络远程传输信号,只要有电信运营商的信号覆盖,都能布置,避免了复杂的布线。设备组成包含内置锂电池、断电感应装置、GSM/GPRS移动网络、云服务器、接收终端。报警器通过GPRS/GSM移动网络与云管理平台建立TCP/IP长链接,连接到云服务器。当设备检测到电力切断,即发送报警信息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通过通讯接口向管理人员手机拨打报警电话,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管理人员推送报警消息。如图2所示。
4 結语
笔者已经陆续对台州市图书馆直接管理的10家和合书吧进行了升级改造,经过反复模拟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在消防检查中也获得了消防主管部门的认可。经过实践,笔者认为该方案具有稳定性强、成本低、实施难度小的优点,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门禁系统存在的消防逃生隐患,保障消防逃生路径的通畅。并且该改造方案还可适用于图书馆大楼,解决图书馆安防与消防之间的矛盾。
消防安全重在落实,贵在预防,关键还在于平时的管理以及防患意识,要始终牢牢绷紧安全这根弦,完善安全制度建设,加强制度执行的检查落实,把防火工作做在平时,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陈小卫.空间型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探讨[J].图书馆杂志,2017,36(06):39-42.
[2]钱海钢.图书防盗技术发展历史及其反思[J].图书馆论坛,2018,
38(07):16-23.
[3]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Z].2014.
[4]安全控制与报警逃生门锁系统——消防/安防门禁管理矛盾解决新技术[J].中国消防,2010(02):38-42.
[5]丁宏军.消防联动设计几个要点[J].建筑电气,2017,36(06):
21-23.
[6]应贤军,周燕.图书馆RFID门禁系统的误报现象对策研究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6):71-73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of 24-hour
self-service library access control system for evacuation
Mou Zheming Zhang Jinhui Wei Na Ren Bijun
Taizhou Municipal Library
Abstract:The 24-hour self-service library emerged in recent years is a kind of new service mode. To achieve well-order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se facilities, we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s fire safet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otential risk of the 24-hour self-service library using electronic access control systems. Specifically speaking, it lies in the escape passage that cannot be unlocked in case of emergency. By analyzing the cause of the risk, new emergency switches and automatic opening device of electric door are added to ensure a smooth evacuation, and realizes real-time monitoring by additional alarm systems. The transformation scheme has been put into practice and recognized by the fire department, and we hope it can be applied with peers and colleagues.
Keywords:24-hour self-service library; access control system; fire saf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