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与亘古:选文标准的历史演绎

2021-12-21 00:41毕俊华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最后一课

毕俊华

摘 要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凭借,选文标准是决定教材质量的准则。我国语文教材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典范化”“应用化”“个性化”和“科学化”四个阶段性特征。但在变化中有不变的声音——“具体分析”的学情视角贯穿选文标准的始终,总是关照学生学习的感受、经验和能力。

关键词 教材选文标准;历史演绎;《最后一课》;《老山界》

2019年使用的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语文》较之2018年版本,我们发现由原来的都德的《最后一课》更换成了陆定一的《老山界》。是什么原因促使教材编者做出如此动作呢?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教材建设经历了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再到“多纲多本”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也经历了相应的多种变化。诚如于漪所言:“教材选文一定要精,要下大量艰苦的功夫,要有沙里淘金的耐心和毅力。”由此观之,这次选文的更换势必关乎到统编教材的选文标准。下面,笔者将以现行的统编《语文》七年级中的《最后一课》和《老山界》为例,探讨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历史发展和当前方向,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 嬗变:选文标准的历史发展脉络

选文标准是决定教材成败的准则。从古至今,如《昭明文选》等传统教材皆以选文为主体,旨在通过选文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在时代潮流中呈现出“典范化”“应用化”“个性化”和“科学化”的四个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1.典范化:解放初期的选文标准

新中国成立时期的选文以“传统典范”为原则,注重经典选文对学生精神的滋养和灵魂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在“例子”的欣赏和借鉴中习得言语知识和言语技能。遗憾的是,它全然忽视的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毫不关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和实际需求。

2.应用化:改革开放后的选文标准

1978年,中国现代化建设开始起步。此时期的选文以“实际应用”为原则,依据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活需求和生存需要进行严格选择。美中不足的是,这种选文标准在重视实践指导的同时忽视了经典选文潜移默化的教学价值,对学生终生发展起不了恒久的正面意义。

3.个性化:新时期的选文标准

21世纪初,生活水平提高,个性得以张扬。此时期的选文以“个性彰显”为原则,甄选内容和形式上灵活的文章調动、呵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个性活动和个性发展。最有争议的在教学操作层面——用哪种具备个性的文章?如何塑造学生的个性?这些“个性”该发展到何种程度?这些问题亟需解决。

4.科学化:当前时期的选文标准

2017年,全国上下统一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此时期的选文以“文质兼美”为原则:一方面,既传播社会主导文化又重视大众文化;另一方面,既重视传统文化又吸纳外来文化。融时代性和趣味性为一炉的选文不仅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利,更有助于学生实现真实而自由的精神追求。

二、 亘古:选文标准的当前发展方向

选文标准的当前发展方向,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文标准都只是“某个时代”的教育价值的直接反映,但在历史洪波的击打中会留存一种亘古不变的精华——“具体分析”的学情视角和原则,即“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情况”。这在通行的统编教材《最后一课》和《老山界》的更换中有极好的体现,具体从如下几个维度解释说明:

1.经典文本与阅读感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说: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老山界》在思想主题上更符合这一要求,它真实细腻、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歌颂了红军坚强乐观、英勇牺牲的崇高精神,详略得当、情感真挚、堪称典范。不仅如此,从单元选文的整体性上看,将《最后一课》更换成《老山界》更加贴合统编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黄河颂》是诗人光未然对中华母亲河的颂歌;《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对关东原野的呼唤;《木兰诗》是巾帼不让须眉的中华传奇;而《老山界》是共产党人陆定一书写的不朽伟绩。《老山界》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语言知识与规律,适用于精读与涵泳,“夜里行军”部分适合学生边阅读边做批注,记下初读文本时的点滴体会,与本单元所推的学习策略与习惯相符。由此可见,教材选文尤其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在经典文本的学习思考中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适宜文本与阅读经验

作为小说的《最后一课》在纵向上以小弗朗士上学的行踪串起整个故事的始终,在横向上教室是一个绾起故事中各个人物线索的总枢纽,展现了一幅幅精彩画面。教材编者要求七年级学生带着零基础去感知小说文体特色,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诚然,小学教材并没有小说文体,神话、故事、寓言等才是“常客”。将《最后一课》设置在此学段,教师会因大量文体知识的铺垫造成语文课的“少慢差费”而削弱学生对小说学习的兴趣。然而,七年级学生对《老山界》这类的记事类文章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基础,《走一步,再走一步》教会了学生阅读按时间顺序展开叙事的文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会了学生根据地点转移去整体领会文意并提炼主题。教材“思考探究”中的第1项:“以时间和地点为线索,概括内容”,这对学生而言只是“小菜一碟”。初读《老山界》时,学生锁定“天色晚了”等“时间”关键词和“山沟”等“地点”关键词即可梳理行程。再读文本后,互谈阅读体会,教师由“老山界是很难翻阅的山”切入,提问学生: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了什么困难呢?学生阅读思维被激活,阅读兴趣燃起。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读:登山难、生活难、前进难、歇脚难、攀山难、处境难、伤病员行动难……此时教师面对不同解答时,可渗透归纳类比等阅读思维,利用质疑反思等阅读方法,即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可见,教材选文的整体编排应以学生为本,再逐步向外拓展,力求选择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适宜文本,尽量做到选文难易适度。

3.优质文本与阅读能力

受限于生活经历,学生对历史背景悠久的作品可能会无法理解。《老山界》展现的也并非当下生活场景,但教师可从尊重学生“阅读初感”开始实现对初读的超越。课文中有一句:“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此处的描写最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场景进行互谈感受,抵达文本审美内核。作者在陡峭危险的山路上睡觉却能和学生夜晚在山顶野营的感受一致,此时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品味,明确:作者通过美景的描绘,传达出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最后一课》的痛失国土,是作者通过强改语言的艺术方法使得读者收获深切感受,这对语言感知力欠缺的七年级学生而言“难于上青天”。此外,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受限于一定阅读量的积累。《最后一课》的结尾: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韩麦尔此时内心何其不舍,何其悲痛,何其绝望,作者借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将小说的审美意味拔高,点染出一种意尽无穷的无声结局。中国古典诗学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正如白居易在《文苑诗格》中说:“须令语尽而意远”。没有读过《登幽州台歌》就不理解诗人留白艺术中的抑郁不平之气;没有读过《边城》的结尾就不明白人物于无声中的封闭内心世界;没有读过莫泊桑的《项链》就欣赏不了结局营造的“言简而意丰,辞约而旨远”的艺术效果。所以说,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阅读积累和文化修养。由此观之,教材选文还应考虑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面以及知识积累程度等,选择质量上乘的文本切实可行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一言以蔽之,我国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似乎一直在变,但永远不变的是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关照和体现,这是基础和关键。

[作者通联:山东桓台县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最后一课
论《最后一课》的结构法
花样扣毕业证是糟糕的“最后一课”
巧用矛盾现象,优化语文教学
再教《最后一课》
郑振铎的“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