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消防指挥员能力建设研究

2021-12-21 02:32李寿文
中国商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能力建设素养

李寿文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仪式并致训词,为建设“主力军,国家队”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供了遵循。笔者认为,要实现“全灾种、大应急”目标,必须紧紧抓住基层指挥员能力建设这个核心,在指挥体系、队伍建设、人才队伍、素质素养等方面找路径、出真招、下狠劲、求实效,切实加快消防救援队伍现代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转型升级。

关键词:基层消防指挥员 能力建设 素养

据粗略统计,全国消防救援队伍的灭火救援行动,有75%以上是由一个基层消防站独立完成的。在有些地方,这个比例甚至占到了90%以上。也就是说,大部分火灾扑救和救援救助行为都是由基层指挥员独立组织指挥的,可见其重要性。对基层指挥员指挥能力建设进行研究,有助于不断总结经验,拓展基层指挥员视野,提升作战指挥水平。

一、敢于自我革命,提升执勤训练作战指挥能力

执勤训练作战指挥是指基层指挥员在执勤训练作战过程中对参战要素和有关社会资源进行统一指挥和统筹调度的行为。在生死时速的危急情形下,在生死营救的关键时刻,在生死抉择的最后瞬间,基层指挥员作为首批到场力量第一时间组织指挥实施作战行动,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突发性强,执勤备战要求高。对于其他作战部队来说,有句古话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对于消防救援队伍来说,则是“随时、随地、随机”“实兵、实装、实战”。改革转制后,消防救援队伍虽然脱下了军装,但依然是一支纪律部队,坚持“两严两准”标准,实行24小时驻勤备战制度。尤其是作为第一出动力量的基层消防站指战员,必须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当灾害突然发生时,需要第一时间紧急出动,第一时间组织指挥。灾情的突发性对包括指挥员在内的基层消防站的指战员提出了严格的执勤备战要求。

(二)时效性强,现场决策要求高。时效性是基层指挥员完成情报收集、做出决断、下达指令的速度和效率,它是衡量指挥效能的重要指标。基层指挥员的指挥效率越高,克敌制胜的主动性就越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灾情侦察要快。以火灾为例,要充分利用途中观望、外部观察、询问知情人、利用消防控制中心侦察监控、深入内部侦察、仪器探测等火情侦察手段,迅速搜集火场全方位的信息,并及时查证核实,明确火场的主要方面,选择合理的战术方法,为积极创造和把握战机争取主动。灾情侦察是否及时、准确、全面、迅速,直接影响后续作战指挥的成败。二是决策决断要快。春秋战国兵法家吴起说过:“用兵之害,犹豫为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优柔寡断历来是用兵之大忌。火灾现场指挥也一样。灾情侦察清楚后,必须当机立断,明确人员分工,侦察展开同步,战斗展开必须果断,遇险撤离也必须坚决,不能一条路走到黑,要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作战部署,达到“小火灭得快不死人,大火控得好少损失”。

(三)临机性强,战术选择要求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灭火救援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使形势预判出现偏差,迫切需要基层指挥员审时度势、因情施策,根据现场灾情的变化因势利导,灵活主动进行指挥。一是器材装备运用要灵活。基层指挥员要根据灾情发展情况、到场力量情况、作战进展情况以及出现的突发情况等,机动灵活运用现有的装备遂行作战行动。二是战术方法运用要灵活。灾情瞬息万变,如火势的发展往往会受到爆炸、倒塌、泄漏、风向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指挥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灭火战术,及时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控制火势。三是突发情况处置要灵活。第一力量到达现场后,有时会遇到诸如自杀、纵火、爆炸、有毒、核生化、疫情防控、人员被困等紧急情况,基层指挥员必须做到头脑冷静、处置迅速、方法灵活,利用现场一切可以使用的力量和资源,控制灾情发展。

(四)关联性强,资源调度要求高。很多火灾案例,通过综合分析研判,其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而最后以火灾的形式表现出来。火灾扑救行为也一样,从接警出动、到场展开、组织指挥,直至最后火灾扑灭,也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消防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火灾现场总指挥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有权决定下列事项:使用各种水源;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利用临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为了抢救人员和重要物资,防止火势蔓延,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火灾现场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施等;调动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有关单位协助灭火救援。”

这是法律赋予火灾现场总指挥的法定权力,基层指挥员同样可以依法行使。疑难复杂火灾的扑救,往往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在支队全勤指挥部到达之前,基层指挥员根据沿途了解掌握的信息和到达现场开展灾情侦察后得到的信息,认为需要调度其他部门或社会资源时,就要及时提出,迅速组织调度或请求上级协调调度。

二、聚焦打赢制胜,必须具备四个方面基本素养

素养是指通过长期积淀后形成的修养和素质。我们认为,指挥素养是指基层指挥员在作战指挥中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日常养成,至少应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基本常识。常识,即普通知识,是相对于专业知识而言的,即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生存技能、基本劳动技能、基础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对于基层指挥员来说,要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在一个地方工作,要注重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地质、气候、气象、水文等自然环境状态,这些都是作战指挥中能够用得上的基本知识;还要熟悉掌握当地的历史传承、民族结构、风土人情、用火习俗、建筑特点、禁忌忌讳、宗教信仰、生活習惯等人文社科知识,这些知识有时也与灭火救援息息相关,有利于提前预判灾害现场情况,辅助指挥决策。

(二)广博学识。学识,是更高层面的知识和能力,是知识、学问和学养的综合体现。一个称职的基层领导,必须熟练掌握与工作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把术业专攻与博学多才结合起来,把深度和广度结合起来,不断学习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学习新理论、了解新知识、开阔新视野、拓展新领域,为胜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对于一名基层指挥员来说,要具备过硬的综合知识、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扎实的业务技能,这三个方面是实施正确组织指挥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一切指挥行为,都必须建立在基层指挥员具备相应学识的基础上,否则是谈不上正确指挥的。当然,强化学识是终身的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表述的就是这个意思。基层指挥员要坚持向书本学、向身边的同志学、向灭火救援实战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增长本领才干,提升指挥能力。

(三)深刻见识。见识,主要是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基层指挥员来说,就是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微观的具体和局部把握宏观的整体和全局,然后通过客观辩证的分析判断,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一个基层指挥员如果没有见识,学识再多、本事再大,也往往会由于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而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孤芳自赏、怨天尤人而难以自拔,最终难成大器。一个人的见识,虽有源于天资的成分,但更多地来自后天的修养和积累,来自“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有机结合,来自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融会贯通。作为一名基层指挥员,要善于从个人自身的工作阅历中思考感悟,从指战员的实践创造中总结提炼,不断强化自我修养、砥砺意志品质、提升道德情操、积蓄人格力量,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要不断锤炼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缜密的判断推理能力和果断的决策应变能力,才能最大限度提高作战指挥效能。

(四)过人胆识。胆识,主要是指胆略和魄力。对基层指挥员来说,就是要有政治智慧、工作勇气、开拓精神、决断能力,能够深刻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准确判断制约工作、需要突破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及时作出正确决策,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开创新局面。胆识,来自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来自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奉献精神;来自于实践锻炼、工作历练、困难锤炼。心里有底才能敢于决断。对于消防救援队伍的基层指挥员来说,一线指挥岗位是锤炼胆识的最好平台,是成长成才必须经历的考验环节,只有经历一线指挥岗位的磨炼,才能在应对复杂局面、解决棘手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涵养豪迈的血性胆气、博大的为民情怀、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关键时刻敢于指挥、善于指挥、勇于指挥,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大胆开拓创新,培养勇攀高峰过硬业务水平

良好的指挥能力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能力,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基层指挥员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不断的摔打锤炼,在实战中培养,在实战中检验。

(一)强化日常训练养成,做到普通战场娴熟指挥。作战指挥能力,源于平时积累,关键在于强化日常养成。韩非子说过:“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一名优秀的基层指挥员,必须通过强化日常的学习实践,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一要强化理论学习,打牢理论基础。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对各类灾害事故尤其是主要灾害事故的处置要点做到了然于胸,成为行家里手,一旦紧急出动,能够在关键时刻“拿来就用”。二要强化训练演练,夯实专业功底。“六熟悉”、日常训练和实战演练,是提升作战指挥能力的基础工作,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尤其是对高低大化、文物古建、人员密集等重点场所,必须做全做实预案,抓好日常灭火救援演练,在日复一日接近刻板的反复训练中,培养扎实的战术素养、灵活的作战方法和系统的指挥能力,做到能够闻警即动、出动有序、指挥有方,避免临时慌乱、出动无序、指挥混乱。三要强化战评总结,积累实战经验。基层指战员,几乎天天战斗在灭火救援、社会救助一线,随时跟各种灾害事故打交道,这既是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也为基层指挥员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对于典型的灭火救援战例,要坚持做到每战必评,切实做到打一仗、进一步,从实战中学习作战、从实战中学会指挥,这是提升指挥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必须形成传统、长抓不懈。

(二)积累知识学识见识,做到复杂战场科学指挥。消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地理、人文社科、政治法律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指挥能力,是一个不断积累知识、学识、见识的过程。一要做到知己知彼,做好作战指挥准备。作战指挥,对象是各种灾害事故,要素是人员、装备以及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知己,要重点了解和掌握所属消防队站人员素质情况、车辆和器材装备性能、一次性作战能力生成、作战编程和操法。知彼,要重点了解和掌握辖区道路水源、灾害事故特点、重大危险源处置預案、各种类型灾害事故处置程序、建筑消防设施种类和工作原理等。二要锤炼核心能力,提升作战指挥素养。作战指挥,既要积累经验,又要超越经验,做到科学指挥,这就需要不断锤炼核心能力,强化作战指挥素养。要锤炼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着力培养从全面系统的角度研究作战指挥的素质,能够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系统调度指挥每一次作战行动,确保不打乱仗。要锤炼缜密的判断推理能力,根据综合了解的信息和现场侦察了解到的灾情情况,能够准确预判灾情发展趋势,确保作战指挥始终能够聚焦战场的主要方面,确保不出现大的偏差。要锤炼果断的决策应变能力,面对复杂的灾情尤其是瞬息万变的现场局势,基层指挥员要善于捕捉信息、把握战机、果断决策,该进攻时全力进攻,该撤离时迅速撤离,确保不拖泥带水、贻误战机。三要坚持终身学习,确保遂行任务需要。只要有人类的生产生活,就会有发生火灾等灾害事故的风险,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危险、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因此,灭火救援行为将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作战指挥也必须跟进灾害事故的发展变化,确保能够遂行新的作战任务需要。这就要求基层指挥员必须保持好学的优秀品质,养成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形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能与时俱进更新迭代知识结构,及时学习运用 5G、VR等先进技术,真正做到勇立时代潮头,当好指挥先锋。

(三)涵养胆气血性情怀,做到关键时刻敢于指挥。作战指挥是直接与灾害事故面对面作斗争的指挥行为,与纸上谈兵截然不同,不仅对基层指挥员的知识结构、体能技能、战术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胆气血性、心理素质等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做到在危难时刻敢于当先锋、打头阵。一要磨砺血性胆气,锤炼敢打必胜作风。过人的胆识、过硬的作风,是在血与火的考验面前敢于奋勇向前、能够有效遂行指挥作战任务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我们经常说的“有红旗就扛、有排头就站、有第一就争”,就体现了敢打必胜的作风。血性胆气的磨砺,是一个需要内外兼修的过程。从外在来看,需要练就健康强壮的体魄,为遂行指挥作战任务提供足够的基础体能;从内在来看,需要锻造坚韧不拔的毅力,为遂行指挥作战任务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二要厚植为民情怀,践行人民至上要求。新时代的消防救援队伍,就是一支为人民而建、为人民而战的队伍,必须躬身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基层指挥员必须坚决做到人民利益重于一切,把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总要求落实到每一次灭火救援作战指挥行动中,体现到每一件为民服务的具体事情上。三要锻造心理素质,练就坚毅果敢品格。消防队伍长年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无论是火灾扑救,还是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泥、洪涝等自然灾害救援,消防队伍都是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尤其是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必须做到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这就要求基层指挥员必须持续锻造过硬的心理素质,加快队伍转型升级和提质强能,做到在生死一线,能够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果决的措施、坚毅的姿态昂扬向前,敢于指挥、敢于担当、敢于胜利。

猜你喜欢
能力建设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兴趣与爱好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良好的数学素养依赖于学生学习的再创造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组工干部能力的思考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