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的“白色守护者”

2021-12-21 02:45徐成丽
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山站极地科考

徐成丽

随着全世界越来越关注极地开发利用,极地的医学保障需求也日益迫切。在中国极地科考的漫漫长路上,极地医学的科研人员又做了哪些研究工作呢?

南极的气候和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存在很多的自然和社会应激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引起考察队员生理和心理的应激,适应不良的人易患应激性疾病。

中国南极中山站的冬季人员稀少(每年约有18名越冬队员)、与外界隔绝、行动受限。这里的冬季极夜缺乏自然光照,即每年 5—7月之间有50余天极夜期,夏季极昼却有持续光照,即11月到次年1月之间有60余天极昼期。

在极夜期,太阳24 小时均处于地平面下,中山站越冬队员仅依靠人工光照生活;相反,在极昼期,24小时均有日光照射。由于足够的光照是维持人类24小时生物钟节律的主要因素,因此光照的极度不平衡会使考察队员体内的褪黑素激素水平失准,出现不同程度的昼夜节律紊乱。

昆仑站(80°25′01″S,77°06′58″E)海拔4087米,位于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年平均气温零下58.4摄氏度,1—4月的气压在558~584hPa(百帕),氧分压比海平面地区减少约40%,相当于中低纬度高原海拔近5000米的水平。这种低氧复合酷寒的环境,易引起科考队员高原反应、心血管功能紊乱、免疫和代谢网络稳态失衡。

在冰穹A地区建站,比长城站、中山站增加了低气压、低氧、严寒、强紫外线、距离遥远和危险性大等更为恶劣的环境条件。因此,内陆队员比中山站队员会面临更大的生理和心理挑战,冰盖高原低氧是对内陆队员生命健康最大的威胁。

除了以上这些因环境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战之外,还有哪些科考队员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呢?

冻伤是由于寒冷、潮湿作用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损伤。轻时可造成皮肤一过性损伤,要及时救治;重时可致永久性功能障碍,需进行专业救治。南极冰盖高原的极端低温一不小心就容易引起冻伤。科考队员的耳、手、足等部位极易因野外工作而发生冻伤。极地医学人员通过分析得出容易冻伤的情况,从服装、装备等各方面进行防护,避免冻伤的发生。一旦发生冻伤,也能提供后续治疗恢复的应对方法。

南极冰盖高原海拔较高,如果去之前没有高原医学体检,筛除对低氧敏感的预选队员,或者急速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區转移,都很容易引发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针对这种情况,极地医学科研人员根据多年积累的内陆考察队员生理心理数据库,从内陆考察队员生理心理的变化,寻找出变化的规律和内在的秘密,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考察队员身心健康和高效工作,顺利完成南极考察任务。

极地医学的终极目标,不仅是在探索人类在极端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更关乎科考队员的身心健康。针对极地科考队员遇到的种种身心问题,寻找科学的解决办法,让他们能够更高效地进行科学考察工作,保障人身安全的同时也保障任务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极地医学研究的成果还能应用于航天、航海、高原等多个领域。

猜你喜欢
中山站极地科考
进军“世界第三极”的科考
“科学”号科考船完成今年首个科考
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极地恐龙生存赛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科考延期为哪般
南极洲——中山站
“雪龙”号搭载南极科考队抵达中山站
极地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