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苏雪娟,刘金岭,余雯晴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影像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脑胶质瘤是指来源于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细胞的肿瘤,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脑胶质瘤患者术前的疾病分级情况,是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1]。目前,临床常规评估脑胶质瘤分级情况的方法为磁共振,可判断病变部位,但对于肿瘤的强化情况、与周边组织关系等无法准确判断,导致无法精准评估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在弥散加权成像基础上的定量分析检测方法,可检测出脑白质纤维束的相关信息,还可提供肿瘤周围水肿浸润信息[2]。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利用水分子布朗运动,反映病变内部情况的检测方式[3]。本研究旨在探讨DTI定量分析联合DWI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35例;年龄40~65岁,平均(51.08±4.36)岁;肿瘤部位幕上胶质瘤23例,幕下胶质瘤25例,脑干胶质瘤26例。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脑胶质瘤相关诊断标准[4];②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③无扫描禁忌;④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术前有过放化疗治疗史;②合并心、肝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③有精神疾病;④合并全身系统性感染。
1.3 DTI定量分析联合DWI检测方法选择3.0 T磁共振扫描仪(德国西门子,型号MAGNETOM Avanto Ⅰ-CLASS)进行检测,选择标准的正交头线圈。选择单次激发后,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获得相关数据。矢状面T1WI设置参数:重复时间195 ms,回波时间4.76 ms,轴位T2WI参数:重复时间195 ms,回波时间为4.96 ms,轴位FLAIR参数为重复时间9 480 ms,回波时间88 ms,T1=2 250 ms。视野230 mm×230 mm,矩阵256×256,层厚5.0 mm,层间距1.5 mm,b值1 000 s·mm-2,随后再施加25个方向,向上的弥散敏感梯度,并采集相关信息。DWI扫描参数设置:重复时间5 060 ms,回波时间66 ms,视野30 cm×30 cm,矩阵200×192,层间距1 mm,层厚5 mm,b值0~1 000 s·mm-2,激发次数8次,扫描获得相关图像信息。
由2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副主任医师查阅影像学结果,确定出肿瘤实质区,并选取各区域感兴趣区,注意描绘、勾选区域时保持面积相同,选择病灶实质信号摇匀的区域,以避免信号不均部位的干扰,以减少由于容积效应导致的误差情况,各区域感兴趣区测量3次取平均值,将相关数据上传至工作站特定软件进行处理,自主生成表现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将肿瘤最大血流量值除以对侧半球镜像区域的血流量值,计算其比值,得到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flow,rCBF)。
2.1 手术病理结果74例脑胶质瘤患者中,高级别胶质瘤44例(59.46%),低级别胶质瘤30例(40.54%)。
2.2 DTI定量分析联合DWI检测参数高级别组ADC、FA值较低级别组低,rCBF值较低级别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DTI定量分析联合DWI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参数比较
2.3 DTI定量分析联合DWI诊断脑胶质瘤的价值分析将脑胶质瘤患者术前病理分级作为因变量(“1”=高级别脑胶质瘤、“0”=低级别脑胶质瘤),将ADC、FA、rCBF作为自变量,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ADC、FA、rCBF单独及联合评估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AUC均>0.7,当取最佳截断值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见表2。
表2 DTI定量分析联合DWI诊断脑胶质瘤的价值分析
脑胶质瘤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因此术前早期了解患者的肿瘤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情况,对提高手术疗效尤为重要,也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临床常规检测脑胶质瘤的方法为穿刺活检、手术病理等,虽有诊断价值,但上述操作均有一定创伤性,影响患者预后,且由于肿瘤结构较为复杂,具有显著的异型性,在病理取样时,无法准确代表患者的最高癌细胞分化级别,导致诊断价值不高。因此,选择其他高效的检查方法进行分级评估尤为重要。
DTI定量分析是以多种数值反映组织特征,利用组织内水分子运动状态,显示脑白质神经纤维束走形的无创检测方法;DWI可量化分析水分子的弥散受限情况,弥散系数越大,表示分子运动越活跃。DTI定量分析联合DWI检测的参数中,ADC可反映水分子扩散情况,且ADC水平的高低,与细胞完整性、细胞间隙、细胞外的水分子扩散密切相关;FA是DTI检查的参数,其水平高低提示水分子在各方向的运动强度,当肿瘤侵袭白质纤维时,可导致破坏部位缺失各方向异性,导致FA水平降低;rCBF是反映脑部相对血流量的指标[5-6]。本研究结果显示,高级别组ADC、FA低于低级别组,rCBF高于低级别组。分析原因在于,DWI可从分子水平上描述脑胶质瘤患者瘤体内的水分子弥散运动特征,并以ADC值对扩散程度进行量化;脑胶质瘤患者病变组织细胞膜较为完整,细胞密度较大,且肿瘤细胞会取代正常脑组织,细胞成分的增多及间质成分的减少,可促使病灶组织的扩散程度受限,导致ADC数值相对较小;而低级别肿瘤的细胞间隙较大,密度较小,血管内皮增殖不显著,导致水分子弥散受限程度较小,ADC数值相对较高[7]。FA数值在0~1之间,可对大脑白质纤维侵蚀、浸润程度进行量化,可及时评估肿瘤的良恶风险;高级别患者,病情恶性程度越大,患者的细胞增殖处于异常活跃状态,瘤体内存在较多异常血管,易出现坏死病灶,且肿瘤内的细胞排列组合较为密集,且瘤内细胞排列比低级别胶质瘤内的细胞排列密集,但癌细胞的完成性破坏程度较高,可显著显示水分子的各向弥散情况的下降程度,高级别脑胶质瘤FA水平低于低级别组[8]。血管生成能力是肿瘤侵袭性的标志,丰富的血管网,可为癌细胞提供足够的氧气、肿瘤生长因子等;但由于脑胶质瘤不是实性肿瘤,瘤体在脑组织中呈浸润生长,脑中部分血管可满足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生长情况,高级恶化程度的细胞,可快速生长、增殖血管结构,新生的病理血管易发生破裂出血,实质血管较为丰富,增强瘤体实质区域内的血管生成能力,导致血流灌注量较大,图像上显示rCBF水平显著升高[9-10]。为证实上述结论,本研究通过绘制ROC曲线图,证实ADC、FA、rCBF单独及联合评估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AUC均>0.7,可见DTI定量分析联合DWI在脑胶质瘤患者术前病理分级中的评估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DTI定量分析联合DWI评估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分级中的价值较高,可为后期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