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明
7月下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着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着眼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意在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靴子虽已落地,但并不意味着“鸡娃时代”成为过去,家长的焦虑依然存在。焦虑的原因无非是应试教育、攀比心理。应试教育的本质是以考试分数、考试排名为参考标准的选拔竞争,有竞争就会有淘汰,有淘汰必然有焦虑。应试教育的机制下,注定了大家都想努力追求排名相对靠前的结果。因此,教育减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没有一针就灵的“法术”,持续发力、务求实效,教育才能最终回归本质。
对于学生来说,我们要明白,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冲刺。考量的维度不是学历,而是一个人活出生命幸福感的能力。你的目标不仅仅是考大学,更要完成你的梦想。实现梦想,需要考大学,那就努力;没考上也没关系,你还有一辈子的时间成为自己理想的样子。
其实,家长的焦虑,有一部分是对于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担忧,更多的是被“剧场效应”裹挟之下的被动接受。对于家长来说,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作为父母,努力的方向不应该仅仅是让孩子考上大学,还应该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成长的路上赋予孩子勇气、行动力和社会责任感。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从长远看,只有进一步均衡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缩小教育差距,同时突出素质教育导向,优化教育评价方式,全面打破学校教育“唯分论人”“以分取人”和“分分計较”的困局,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社会各界的教育焦虑,有效降低广大学生和家长在“补差培优”方面的需求。只有教育均衡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破解课业负担过重的难题。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抑或是教育培训机构,都应该破除功利化、短视化的教育行为,真正把教育的目的落实到立德树人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实施“双减”政策,不仅是对教育格局的一次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一次变革。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