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城青铜器欣赏

2021-12-20 01:40卢思源
理财·收藏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现藏平顶山铭文

卢思源

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南北文化交融的地带。3000多年前的这里,是西周宗室应侯的封地,又有“应城”“鹰城”之称。数千年来,生活于平顶山大地上的先民,以其智慧和双手,创造出灿烂的中原文明成果。1986年至2007年间,平顶山应国墓地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是我国青铜器的重大考古收获。

西周应国卷云纹铜甬钟(图1)

中国上古音乐中,特别是以青铜乐钟为主奏乐器的庙堂雅乐,构成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主体。

西周应国卷云纹铜甬钟,通高41.7厘米,重9.58千克,1980年出土于湛河区北渡乡沙王村,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钟体为扁圆筒形,中空与内腔相通,条形半环旋,舞面饰阳线刻云雷纹,边沿饰凹旋纹一周。36个柱形枚,下粗上细。枚篆交界处和钜边饰小乳钉,每行乳钉以细线框边,篆间、隧部饰卷云纹。器物铸造规范,是典型的西周礼乐器,为研究西周礼乐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钟由商代铜铙演变而来,根据器形及悬挂方式分为甬钟、纽钟、镈钟,编排组合而成,称为编钟。甬钟一般三至九件为一组,最多的也有十余件为一组。

庙堂的阵阵雄浑之声恢宏绵长,绕过云端传至耳边,金声玉振、钟鼓齐鸣的煌煌穆穆是属于中国古代雅乐的独特声响。“八音之中,以钟为首。”乐钟,带我们去探索鹰城古代音乐发展神秘而华丽的面貌。

应事铜觯(图2)

觯(zhì),形似尊而小,或有盖,是流行于晚商至西周早期的一种青铜酒器。

应事觯,西周,1982年出土于平顶山应国墓地,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器物通高15.1厘米,重360克,敞口,尖圆唇,束颈较长,腹部下垂,浅圆底,高圈足,颈部饰两周凸弦纹。底部铸有双行竖款六字铭文,自右至左为“应事乍(作)父乙宝”,“父乙”是应事父亲的庙号,“宝”是金文中常见“宝尊彝”的简称,这里特指觯,铭文大意为:应国外交官应事,为其去世的庙号为乙的父亲制作了这件铜觯。该器对应国历史的研究具有很高价值,反映了西周青铜冶铸的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

“尊者举觯,卑者举角。”静默的酒器,满溢这风起云涌的时代,一杯一盏间,皆是历史的味道。

邓公铜簋(图3)

簋,是古代用来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的器皿,相当于现在的大碗。

邓公簋,西周青铜器,高20.7厘米,重4.78千克,一级文物,1984年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邓公簋为应国贵族所用食器,上部为子母口,口上有盖,盖面隆起,喇叭形握手,圆腹外鼓,两侧铸有兽首衔环状双耳,器盖、器身均饰瓦沟纹和窃曲纹,圈足下置三个小扁足,上端饰兽面纹。器底内部三行十二字铭文:“登(邓)公(乍)作应嫚毗媵簋其永宝用”,意思是说:邓国国君为女儿应嫚毗出嫁至应国而制铜簋,希望她能够永远珍爱地使用——这是一件陪嫁的青铜礼器。邓国是西周王朝分封到鄂西北地区的一个姜姓诸侯国。邓公簋的发现,为应国的真实存在提供了实证。同时它的铭文确切地证明邓国与应国联姻的亲善关系。

3000年前的日落,在应国的土地上映射出耀眼的光,时光消磨了历史的棱角,却无法阻挡后人对祖先的敬仰。

应侯铜盨(图4)

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或食具。西周中晚期出现,由圈足簋发展而来,流行时间短,器形较为少见。

西周应国应侯铜盨,高22.5厘米,重5.4千克,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铜盨为椭方形,分器盖、器身两部分,器盖顶四角设有四只扁纽,将其仰放,则为浅盘,设计巧妙。器身鼓腹,两侧各有立耳,圈足下置四个小扁足,器身通体饰瓦沟纹。器底和器盖内有两行六字同款铭文“应侯乍宝寝簋”,大意为:应侯制作精美的铜簋。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1043年间,西周武王姬发封四子姬达为应侯,是为应国。铜簋铭文清晰,铸工精良,为西周应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价值。

封土掩埋不了它的光华,斑驳的痕跡镌刻出字字铭文,应侯勤勉为政的身影依稀可见,转身,又是一朝。

束腰垂鳞纹升鼎(图5)

“民以食为天”,9000年前,作为炊煮食物的陶鼎出现,使中国人的饮食有了一次大的飞跃。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铜鼎演变为祭祀礼器,被赋予权力色彩。

束腰垂鳞纹升鼎,通高49厘米,重约42.5千克,平顶山市叶县叶邑镇许国国君许公宁墓出土,一级文物,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升鼎敞口、束腰,双耳外撇,鼓腹、平底,三蹄足较为粗壮。折沿表面及耳内外侧饰蟠螭纹,口沿下装饰一周凸起纹带,纹带下箍一周凸起弦纹。口沿部攀附六只形制相同的龙形怪兽,鼎身饰满蟠螭纹与垂鳞纹。整体造型厚重大气,纹饰精美,体现了当时楚文化独具特色的审美观和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情怀。

据考证,此鼎是楚王馈赠给许国国君的礼物。叶邑这座春秋时期楚国北方的古城,往昔的气势并未远去,直到今天,当地的人们还以为其后裔而深感骄傲。那个藏在历史深处的许国,留下的是后人络绎不绝的祭拜身影。

错金鸟虫书铜戈(图6)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时代,战争频繁,当时的贵族毫不吝惜珍贵的青铜原料,将最先进的技术最先用于制作兵器,青铜戈就是其中的一种。

错金鸟虫书铜戈,通长25.6厘米,重257.8克,2003年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铜戈,援长而狭,前锋峻削,中脊呈条状凸起,胡上有三个长条形穿,援脊右上部有一半圆形穿,内(nà)上有长条形和圆形穿。援部和胡部错金鸟虫书铭文六字“应侯闭作甫戈”,大意是应侯“闭”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戈。

鸟虫书属于金文里一种特殊的美术字体,笔画蜿蜒盘曲。最初起源于楚国,春秋战国时期,广泛应用到青铜器的铭文书写中。错金鸟虫书铜戈的发现为楚文化北渐提供了实物证据,同时也证实了在战国时期,平顶山这片土地上也出现过鸟虫书的使用,说明在这一时期应国已经被楚国所控制,对研究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碰撞交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修文偃武君王意,铸甲销戈会有期”,我们透过错金鸟虫书铜戈,仿佛看见沙场上金戈铁马的威武与残酷,警示着我们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五鼎六簋(图7)

列鼎制度是西周时期确立贵族严明等级的体现,各级贵族不同的用鼎数,实际上也是规定了不同等级贵族所能享用的肉食珍馐种类。

五鼎六簋,1986年出土于平顶山应国墓地,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五件铜鼎形制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最大的一件通高34.2厘米,最小的一件也有24.5厘米;六件铜簋形制相同,纹饰相近。据《周礼》记载,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享用九鼎八簋,大国诸侯使用七鼎六簋,小国诸侯或卿大夫使用五鼎四簋,依此类推,不能越级使用。

周朝建立之后,应国是周武王第四子的封国,与周天子有密切的宗亲关系。应国的国君是小国的国君,他所享用的应该是五鼎四簋,但经考古发掘在应国墓地多个应侯墓中都发现了五鼎六簋,这证明应侯的级别高于卿大夫和一般諸侯。五鼎六簋的出土,为应国在周王朝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供了实物依据。

汉四乳铜镜(图8)

铜镜,最早在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春秋战国至秦只能为王公贵族享用,到西汉末期走向民间,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西汉四乳铜镜,直径17.2厘米,厚0.6厘米,重760克,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铜镜为正圆形,正面光亮,背面纹饰繁缛:中心有一带齿轮座圆形纽,横向穿孔可用于系挂,十二连珠纹以

扇形凸出弦纹分为四组,内圈高凸弧圈与镜外沿中间为一周主纹,主纹是以四个带座乳钉为基点的四分法纹饰,四区域内各有“S”形螭纹,分别攀附早期四神形象(画面显示:青龙、白虎、朱雀、虬龙)和鹤、兔、禽、鹿等瑞兽图案,另有射线纹、祥云和禽鸟点缀。铜镜制作精良,图纹华丽,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悠悠铜镜,堂堂中华,这掌寸之间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光。

平顶山博物馆,是目前河南博物院的唯一分院,这里所出土的应国青铜器美不胜收,无一不体现出我国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是见证周代青铜礼制的有力佐证。

猜你喜欢
现藏平顶山铭文
《文心雕龙》与《文选》铭文研究
《玄宗避蜀图》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七月·美梦
一月·如意
将平顶山本土传统文化引入校本教材探究
平顶山暴雨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
平顶山市疾控系统档案管理现状调查
梵天东土 并蒂莲华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