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精髓活起来

2021-12-20 22:37岸晓风
风流一代·青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四书刘强精髓

岸晓风

《四书通讲》

作者:刘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我们常常自豪,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里文化一直延续至今的,也有人说,“四大文明古国”说法并不规范,另外三个国家是“古国”,我们一直就是“中国”而不是“古中国”。

正如平静的海面下也充满了波涛汹涌一样,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坐标图上,元、明、清三朝基本呈现出由“波峰”到“波谷”的下降趋势,以致于形成了所谓“历史三峡”中最为凶险的“瓶颈”阶段,甚至有学者提出“崖山之后无华夏”的论调。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在蒙、满二族入主中原,中华文明迭遭摧残的情况下,仍最终浴火重生,绵延至今日。这其中,既有无数仁人志士的抛头颅、洒热血,也与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息息相关。

中华文化如此厉害,精髓到底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领悟和运用呢?显然,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也是一个涉及“文化自信”的关键问题,更是一个必须说清楚的问题。对此,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强的新作《四书通讲》进行了这方面的深入探索。

众所周知,“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经典,分别出自先秦儒家的四位代表人物,即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可以说,这四位圣人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中华文明的赓续与民族精神的凝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强教授的《四书通讲》体现了这种“使命”意义,作者从“道统”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四书》中所体现的“日用常行之道”,将《四书》的核心价值清晰地梳理出来,同时旁征博引,以历史与经典著作为“论据”,让读者真正地近距离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

读这本书,我有两点突出感受。一是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贯通理解有一种正本清源的作用。自五四运动一直到改革开放,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以致于一段时间说到国学就与“迂腐”“守旧”等挂钩,有的人甚至称其为西方思想。进入21世纪后人们开始反思,从而兴起了一股国学热,因为大家发现,对于前进中的很多问题,还是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去找源头、找答案。

《四书通讲》就是给读者提供這种答案的。全书共15讲,包括修身、为学、孝悌、仁爱、正直、中庸、治平、齐家、教育、交友等,可谓洋洋大观。比如,对于“中庸之道”,作者花费大量的笔墨进行“拨乱反正”。曾经,“中庸”变成了一个贬义词,被认为是没有原则、一团和气,实际上,在特定的时代,为了追求“振聋发聩”之功效,一些言论和文章的确对“中庸之道”进行了批判,但这只能是特定的时期,为了特定的功用。作者认为,“中庸”其实是“用中”之义,中者,正也,不偏不倚、与时俱进,简单来说,中庸之道是守中,是纯正,也是大气。

另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激情澎湃”。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有生命力,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有活力、有引导人的力量。比如作者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为学”的四种境界,分别是:自信不惑,既“守死善道”,一往无前,又“人不知而不愠”,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乐以忘忧,学到一定程度,就是乐境,无往而不乐;变化气质,正如苏东坡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达到一种自然自得的状态;超凡入圣,对于孔子来说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是要通过读书提升追求、强化信仰。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始终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信心,也许,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吧,永远有朝气,永远充满希望。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

猜你喜欢
四书刘强精髓
江苏省常州市第四中学——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塑造现代学校精神
刘强画廊
当代人如何读“四书”
MIDNIGHT IN TAIPEI
陈澔对《礼记》的诠释特色
刘强作品
南梁精神你我他
刘强作品
先秦儒家经典中关于“诚”的论述
刘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