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桐 亢丽娟
摘要: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本文从国家师德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社会及学校尊师重教氛围的优化、教师个人师德自律的不断增强三个层面分析了师德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通过从师德政策性、现实性、专业性三个方面发力与调和,继续推动我国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升,引领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 师德建设 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师德建设大力推进,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教育强国和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要号召广大教师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继续改进和落实师德建设工作。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基本遵循,以师德师风为首要标准,以政策服务为基础保障,以营造尊师重教和谐氛围为现实支撑,以激发教师道德自觉为前进动力,统筹教师队伍建设发展。
一、师德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日趋完善
1.权利和义务更加统一
进入新时代,保障教师行使权利,激励教师履行义务,协调两者相适,成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工作。针对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减轻教师的后顾之忧,支持教师做好学生们的大先生。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中提出“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1],其中特别强调教师的收入水平是包含基本工资、津贴、补助、奖励在内,防止教师工资收入反复波动。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明确要减掉中小学教师不应该承担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重视教师道德实践的自主性,给予教师更多的道德自由空间和信任,极大程度地调和了教师社会责任和自我权益之间的现实冲突。
2.日常教学和师生交往规范更具有操作性
为解决新时代复杂多变的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教育部相关部门于2018年修订《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教师行为规范类目,补充了更具操作性的交往规范细则。新规范将第六条加强安全防范从原有的关爱学生内容中提炼,单独列为一条,注明教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面临危险时,不顾学生安危,擅离职守,自行逃离”[2]。第八条秉承公平诚信和第九条坚守廉洁自律都是从原有第五条为人师表内容中提炼,单独列出,详细阐明了教师作风正派体现在学术、考试、招生等工作中,教师廉洁奉公表现在与家长、学生划清金钱利益界限上。第十条规范从教行为,其中明文规定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间接、直接参与有偿补课,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
3.学术科研建设更加完善
近年来,我国加大力度防治学术作假行为,引导教师自觉加强科研诚信度,严肃学术纪律,端正学术态度。2016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从预防入手,要求高校充分做好学术诚信教育工作,对已出现的学术问题制定具体的受理与调查方案,通过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对此类学术问题进行定性。认定其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或其他过失,已认定学术不端行为的教师、学生将依据处理意见和法律法规受到通告批评、降职、开除等相应惩罚。在受理结束后,当事人若不满处罚结果,可在三十天内通过书面形式向高等学校提出异议或复核申请。此外,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科研诚信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实现科研评价、监督功能。
二、师德建设环境不断优化
1.形成了良好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和谐友好的外部环境对人们具有强大的向善感召力,现阶段尊师重教的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社会对师德的重视,促进教育工作者进行师德内化,进而维系师德文化的传承,推进师德精神的创新。
首先,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逐步提高,教师幸福感得以提升。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各地重要节庆日活动,邀请优秀教师代表参加”、“支持鼓励行业企业在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时教师优先”[3]等具体措施,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其次,师德宣传力度显著增强。一大批师德优秀影视作品及书籍书刊呈现在公众视野中,内容涵盖于漪、张桂梅等优秀师德榜样的教育事迹。其中,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她把教育带进大山数十载,用知识改变数千名贫困女孩命运的事迹,影响了更多人关注教育问题。再次,网络成为监管师德的一大阵地。2021年3月,一名幼儿园教师在朋友圈发布侮辱幼童视频,视频被传上网络引发关注。事后,当事人被解聘,永载教师黑名单。今天,社会各成员发挥自身力量,能够及时阻断伸向孩子的黑手,明天,我们的国家才会有希望。
2.学校师德建设路径富有成效
学校是教授知識的地方,也是师德建设的主阵地。学校做好做细正本清源的工作,恪守教育职责立德树人,保持其特有的独立性与纯洁性,促进师生成为良好师风师德的践行者和社会安定的建设者。
高校注重意识形态的引领,重视师德培训相关活动。高校积极开展师德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师德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学校适时组织学生观看师德师风影视作品,阅读经典著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师德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学校鼓励师生创设师德版块活动,为师生创造更多的机会相互了解,巩固情谊,助力师生共同进步成长。
第二,高校推行师德建设法治化,完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一是把师德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准入凭证。学校任用教师看重师德素养,聘用教师以师德为先。二是建立科学的实践的师德评估体系。“师德评价制度的建立,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前提,以教师职业的内在属性为基础,有利于教师职业的健康发展为宗旨。”[4]在评价过程中,学校各部门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育考核的第一标准,以师德规范作为评价教师行为的参照范本。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让家长、学生以及教育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参与师德评价,形成多元化评价主体,给予教师更公正更丰富的评价,进而优化师德培育生态。三是师德档案监督机制。制定教师师德档案作为师德文化载体,通过各阶段师德评价结果确定职务晋升和评优评先人选。同时,实施师德失范整改活动,以师德评价问责失德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牵引师德建设创新发展。
三、教师师德自律不断加强
1.教师持续锤炼品质更为自觉
师德建设的主体是广大教师。只有教师自觉追求高尚师德,才是发展的前提。“一种道德真正发挥教育人、引导人、约束人的作用,要靠个体人的自律。”[5]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领会主人翁精神,做到自我监督,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师德建设才会具有强大的驱动力。进入新时代,教师自觉把握立德树人要义,育人使命意识增强。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职业培训活动,学习教育法律法規,能够自觉站稳政治立场,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和教育观,不断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加强建构新时代师德理论体系。同时,教师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引导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强自信,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
2.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境界
师德精神的传承在于师德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境界提升也终须落实到实践中。第一,教师能够把师德教育融合到学科教学中。“加强师德建设首先要创新教育机制,不仅要优化教育内容,而且要改进教学方法。”[6]教师结合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师德精神。尤其在思政课堂中,教师讲好师德故事,注重焕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树立起师德师风意识。第二,在师德课堂上,教师能够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教材可视化,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如慕课导学、情景体验教学、翻转课堂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从而带动学生进入教育角色,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增进学生对教师行业的认同感。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人格魅力,通过准确的言语表达、端正的仪容仪表、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爱与责任感,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综上,师德建设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国家的正确领导、社会的积极配合、学校的有力执行、个人的自觉努力。在未来的师德建设道路上,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向业内优秀同志看齐,内修德性外修德艺,脚踏实地做一名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教师,继续为我国教育强国和民族复兴而奋斗。而对于每位社会成员来说,在师德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拒绝做旁观者,勇于充当助力者,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良师的辛勤工作、我国的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新时代好家风建设态势及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019年辽宁省科学研究经费项目《辽宁省家庭美德培育态势及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21Ls Lwzzkt-037
(责任编辑:姜秀靓)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EB/OL].(2018-8-27).http:// 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8/27/c_1123336625.htm.
[2]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EB/OL].(2018-11-8).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 content_5366485.htm.
[3]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EB/OL].(2019-11-15).http://www.moe.gov.cn/ srcsite/A10/s7002/201912/t20191213_411946.html.
[4]曲中林,李静主编.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5]张泽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经验[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6]陈大文.论新时代师德建设的着力点[J].伦理学研究,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