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婷玉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常州20世纪80年代成为工业明星城市,也是90年代国务院首次批准成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常州市着力打造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做大做强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两条路径上积极推进。高质量的发展要求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同时城市的发展也将对高层次人才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2006年的“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到2011启动的“龙城英才计划”再到“龙城英才计划”的不断升级[1-2],以及常州市各个区也不断提出本区的人才政策,这些都为科技人才引进提供了政策优势与平台。
总体上看,2020年常州市共引进大专以上学历各类人才65 231人,引进人才数量较2019年减少1万多人,同比下降约13.8%。引才数量的同期降低主要是由于2020年年初突发疫情,为避免疫情传播,人口流动范围收紧,而由于疫情管控等因素,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组织的人才政策宣传、交流等活动均无法正常开展。
2020年常州市人才来源广泛,从生源数据比看,省内人才数量略大于省外人才数量。省内人才中接近一半为本市生源,约17 026人,而引进人才中来自在常高校的人才达6 562人。
与2019年相比,2020年常州市整体引进人才的结构保持相对稳定,但博士引进比例下降了0.02%,而专科学历人才占比提升了1.39%,引进人才中专科人才占一半以上。城市人力资源的构成必须是三维的,不仅需要高端人才,更需要基础产业人才和服务人才,而基础产业人才与服务人才学历要求稍低,是人才引进中专科人才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3]。另外,常州市拥有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培养了大量的专科人才,使得大量专科人才留常成为可能。
2020年,年龄在30岁以下的“90后”青年人才是常州引进人才中的主力军,约占引进总量的75%,其中25岁以下的有33 794人,占引进总量的51.81%,26~30岁的占比23%(如图1)。
图1 2020年常州市引进人才年龄结构统计图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不仅高端人才重要,一般劳动力也受欢迎。未来要保持城市的长期竞争力,不仅要大量引进高端人才,更需要普通青年人才。年轻人纷纷逃离的城市没有未来,年轻人才的引进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创新发展活力。城市发展既要考虑引进人才,又要考虑人口的重要性,人才流动的方向必须与人口流入的方向一致。
加快产业链建设,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因此要进一步集中资源、聚集政策、优化布局,让常州市的产业链经济做大做强。重点行业与企业的人才引进情况也反映着重点行业与企业的聚才效应。
根据2020年“常州人才地图”的数据资源可知,常州市602家“十大产业链”企业的人才引进占全市人才引进总量的11.81%,平均每家企业引进人才12.8人,是全市企业引才平均人数的3.83倍。从学历结构来看,“十大产业链”企业引进人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数量占比达12.70%,高于全市7.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引进人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数量占比达8.15%,高于全市2.66个百分点。
常州市始终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从1989年开始实行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来常就业“落户无门槛”政策,凡是常州市用人单位接收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人社部门均予以办理就业落户手续。近年来,为吸引优秀海内外人才来常州创新创业,本着“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有舞台、有前途、有利益”的原则,从创业扶持、科技支持、税收优惠、生活保障和奖励激励等方面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形成了以“龙城英才计划”为核心的一些人才政策,吸引和集聚了一大批人才,具体见表1。
表1 常州近年来出台的人才政策
2.2.1 人才引进积极性较高,人才培育与服务不够
完整的人才政策结构应该是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服务、人才评价与管理环环紧扣。常州较早意识到了人才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人才引进方面一直有着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制定出台了相关人才引进政策,但是和其他城市一样,早期人才政策主要在人才引进与激励方面,有关培育和服务方面的措施乏善可陈。而这种重引轻育与服务的城市人才政策容易出现“人才焯水”的现象,即只管先将人才吸引进来,后期服务管理跟不上,于是出现人才引进后培养难、留下也难的人才流失现象,进而导致创新平台人才更换频繁,人才凝聚作用不突出,难以形成科学的人才生态环境。
2.2.2 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但实用型技能人才缺乏重视
从第一批“龙城英才计划”至今,根据发展定位与模式,常州市对于人才的界定层次越来越丰富。近年来,常州市持续加大对高学历、高技能、高支撑等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一方面,更加立足长远,面向未来,统筹人才人口,加大青年人才聚集力度,培育城市新生力量,强调打造升级版的“青年人才计划”;另一方面,加强对重点领域人才的关注和培育,如近年来,常州市高度注重振兴乡村的乡村人才,并明确了常州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十四项行动”,显示出对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极大地丰富了人才政策的对象层次。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针对人才的各种福利或发展优惠,大部分集中在高层次人才方面,而适应性强的中级技能人才获得的相关优惠非常少。这使得没有学历、职称、荣誉、证书的实用型技能人才缺乏足够的重视与有效的激励。
2.2.3 政策手段趋向丰富,但人才发展环境需更完善
人才政策制定的本质是通过研究人才的需求,从而满足其需求,激励人才价值的发挥。而人的需求是具有层次性的,不仅有生存需求,还有成长、成就需求。因此,人才政策的手段应匹配所需人才的核心需求,并进行动态调整。人才需求主要可分为福利需求与发展需求。福利需求主要是指人在一个城市安定下来所需的物质生活保障,如住房保障、工资保障、家庭稳定保障等。发展需求主要是指人才在其所处的工作环境与领域中能更好地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需求等。
反观常州市人才政策的政策手段,其经历了一个重福利需求轻发展需求的过程。最初的人才引进政策只是粗放地引进人才,主要用住房补贴、人才补贴等直观的经济形式吸引人才。近年来,人才政策一方面继续扩大福利待遇以加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更加重视人才的发展性需求。目前常州的人才政策福利性政策手段相比之前更为丰富,主要包括安居落户、子女入学、医疗健康、社会保障、行政审批、乐活乐享(旅游景点开通绿色通道等)。且从2017年二三四线城市加入“抢人大战”开始,常州市的人才政策在福利性政策上优惠手段更加丰富,进一步放宽了落户条件,更好地满足了人才来常的落户安居福利需求,同时,落户渠道日益畅通,落户服务也不断优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措施与办法被制定出来。不仅有经济补助,更多的是提供创造事业、发展自我的土壤与环境。如通过活动项目吸引创业人才;支持标杆平台,突出科技项目与人才项目协同发力,依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在技能人才方面以项目建设运营带动人才聚集;对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苏锡常一体化战略布局,建立沪常人才常态化跨区域合作机制,鼓励高端人才跨区合作,探索建立区域间高端人才“双聘制”,推动高层次人才资源共用共享;广泛宣传人才事迹,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才发展环境等。
然而人才发展需求的满足更多依赖的是城市的发展环境。城市内生的良好的融资氛围、税收优惠、容错机会等,都是需要一个城市多方面发力并且长时间坚持积累的,不仅需要显性的文件保障人才的发展需求,更需要一个城市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但一个城市的发展定位,尤其是一个城市的产业定位,直接决定了当地的人才需求。各大城市人才战略与政策的差异实际上就是城市的定位、重点产业定位的差异。制定人才发展政策,要以城市发展所需人才实际为基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紧密结合。
近年来,常州市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的智能智造名城、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致力于推动十大产业链加快发展。新光源产业链、通用航空产业链等十大产业链急需具备高超技能、良好理论和技术知识素养、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应破除在政策资助等方面加码的同质化人才政策手段,而应以产业人才为重点,深入产业与企业调查,取得最新需求数据,建立城市的人才数据库,定期发布引才具体目录,面向全球揽才寻智。加大力度吸引目标产业国际性科技组织、智库和论坛机构落户常州,鼓励相关产业国际会议、学术论坛在常州举办,扩大与国际一流大学、培训机构和人才中介机构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国际化引才渠道。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让人才的引进具有针对性,同时辅以具体的差异化的政策手段,让城市需要的人才进来、留住并且有所发展,让城市与人才互相成就。
一座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不单单依靠政府的政策吸引力,还包括城市的客观吸引力。各大城市也纷纷意识到资助、奖励方面的政策加码难以形成持续性的吸引力,并且如果资源是短期的剧烈的倾斜,反而会影响城市服务、产业其他方面的建设投入,这实际上是一种吸引人才的本末倒置。除了体系丰富的人才政策,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更重要的体现在成就事业的平台上。
常州这样的中小城市要吸引、留住人才,最重要的是夯实本市的产业发展平台。第一,扶持重点产业与企业的发展,在融资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常州市应围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入融合,对产业集群、重点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与政策引导,从而形成成就人才的大舞台。第二,根据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积极推进众创空间的建设,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优化社会资源,引导各类机构与组织参与“双创”平台的建设;引导各类融资机构、高成长企业、社会组织、专家等各方力量设立创新型孵化器,为创新创业提供配套设施与服务。同时,要瞄准常州市重点发展产业,重点建设移动互联网与计算、轨道交通等专业创新型孵化器,并加强孵化器与国内外创新资源的交流。第三,完善专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服务平台要在政策服务、金融服务、商城服务、交易采购四方面精准服务,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用心构筑企业服务生态圈。
此外,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是多维度的。一座城市能否吸引人才,除了其是否能满足人才的职业发展需求这样的生存性因素之外,其是否能满足人才的文化生活、个人家庭生活,是否能让人才有尊严、自由、幸福地生活也至关重要。除了夯实产业发展、提供更多事业平台外,常州可在调控房价、人才公寓的配套建设与服务上加大政策力度与执行力度。目前,常州市教育质量相比周边城市不具备优势,应在促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引进高质量高校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人才政策尤其是政策的手段应该“量体裁衣”。首先,需要细化人才分类,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进行需求细分,如技能型人才与高学历人才的生活、发展需求的区别就应该成为制定针对性人才政策的出发点。其次,在教育、医药等相关领域人才普遍关注的职称与人才评价方面,人才政策应创新地摒弃唯资历、唯论文,坚持“用户思维、客户理念”,开通相关高级职称专项评审“绿色通道”。再次,应将更多人文持久关怀政策纳入人才政策,如个税返补、金融绿色通道、就医绿色通道等政策。另外,可以创新打破都是“一揽子买卖”的人才政策,即同一批引进的人才享受完全一样的人才政策,而探索“套餐式的政策包”,即根据人才的实际需求与意愿,自由搭配政策组合,既体现精准满足需求的人性化关怀,也防止政策资源的浪费。
同时,要重视盘活人才存量。一方面,要提供完备的人才服务、培训与晋升制度,对企业进行精准调研,对常州重点培育的行业急需人才抓紧培养,并督促落实。另一方面,要抓好常州作为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全省唯一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和国家首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人才,打造技能人才高地,并将学生本地就业与学校、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同时,定期开展人才培养项目,政府提供人才培养的项目与基金,对企业的能工巧匠定期组织培训。最后,要实时更新人才库,吸收人才存量中满足条件的人才。同时,政府与企业合作积极搭建智能、高效、共赢的组织平台来承载人才,在实践中迭代组织,提高现有人才的利用率。
随着转型升级、驱动发展的推动,常州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将人才战略放在首要位置。未来的人才政策,将会更加深入地探究人才与城市发展战略及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在政策的制定中,更加注重成效奖补,创新政策手段,突出激励引领,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活力,进一步扎实常州“幸福树”的根系,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