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茜
(青海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青海 西宁 810008)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提出,我国要“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这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促进期刊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期刊评价,期刊评价是文献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的重要分支,对期刊的刊载论文数量、被引次数、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不仅可得到期刊中不同学科领域论文的分布规律,还可得到对期刊科学的评价,从而为办刊者提高期刊质量和学者投稿提供借鉴.
目前国内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研究主要聚焦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模型两个方面.评价指标有年度总文献量、基金论文比、学科分布、核心作者、栏目设置、影响力指数、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下载率、总下载量、他引率[2]、h指数、H5指数、RCR[3]等.对期刊评价指标的研究,国内学者基本分纵向和横向两个路径.纵向即对一个期刊若干年内的评价指标做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得到本期刊在指定时间段内的各评价指标的变化趋势,由此提出改进的措施.如孙晓红[4]对《地球学报》期刊被引用计量指标(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期刊来源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学科分类内期刊计量指标(综合评价总分、学科扩散指数、学科影响指标)进行了变化趋势分析.刘浏[5]通过量化《皖南医学院学报》2013—2017年载文量、载文内容及栏目设置、作者群等指标,分析了该刊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的关注点变革,并利用Endnote、SATI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该刊5年来论文的发表趋势.横向即是在固定时间段内对多个期刊的若干评价指标做比较.陈磊[6]将37所985高校学报的2018年的综合影响因子与高校排名做了对比研究;吴锦雅[7]对22种医学类高校学报2011—2015年度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载文量和h指数进行分析比较,引入综合评价总分比较,较客观地评价了医学高校学报影响力.
对期刊评价方法及模型的研究主要有:郭强华[8]等提出了以采用因子分析降维后的公共因子进行评价为原理的直线距离因子多准则妥协解评价法,同时评价群体效用S时采用直线距离,在此基础上,基于JCR2015数学期刊进行了对比分析.俞立平[9]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属性评价方法的选取方法,即将因子分析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将技术方法与专家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方法;并以JCR2017经济学类期刊为例,采用专家会议赋权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TOPSIS同时进行评价,并进行评价方法的筛选.王伟明[2]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激励模型的学术期刊动态综合评价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利用Heronian幂平均算子对学术期刊进行静态综合评价,并计算各年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结果;其次,引入双激励模型,并计算激励后的各年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结果;最后,利用具有时效性特征的最大熵模型计算时间权重,在此基础上基于改进的TOP-SIS法计算学术期刊动态综合评价结果.陈卫静[10]等通过引入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修正不同学科的引用差异将Z指数改进为ZCNCI指数,并且分析了ZCNCI指数与Z指数、P指数、SNIP、标准化特征因子、影响因子百分位等指标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ZCNCI指数保持了Z指数综合反映期刊数量、质量和被引分布特征的优势,与Z指数、P指数、标准化特征因子的相关性较高,且克服了SNIP、影响因子百分位的评价缺陷,在跨学科期刊评价中的综合表现较好,可用于跨学科期刊评价.
本文利用易平涛[11]提出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中改进的无量纲化方法——全序列法对青海省的5种科技期刊做动态的综合评价.
本研究选取了青海省的5种科技期刊,分别是《青海草业》《青海大学学报》《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兽类学报》《青海科技》,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这5种科技期刊的主要发文领域均为高原生态学.《青海草业》由青海省草原学会主办,《青海大学学报》和《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由青海大学主办,《兽类学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主办,《青海科技》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主办.
本文研究期刊的评价指标数据均来自中国知网(CNKI),有:
(1)年度载文量
年度载文量为年度期刊载文总量,统计数据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载文量可反映学术期刊吸收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本文研究的青海省5种科技期刊的载文量是2017年、2018年、2019年的期刊年度载文量.
(2)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它可反映期刊在其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某期刊影响因子(IF)的定义为:
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期刊影响因子分为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是以期刊综合统计文献、博硕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为复合统计源文献计算的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是以基础研究、技术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期刊及引证科技期刊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作研究期刊为综合统计源文献计算的影响因子.本文所用影响因子为复合影响因子.
(3)年度基金资助文献占比
基金资助文献占比指来源期刊中国家、省部级以上及其他重要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年度基金资助文献占比公式如下:
(4)总被引频次
总被引频次是指某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本文使用的年度总被引频次是指:期刊在指定年度内所刊载的全部论文于2021年前被引用的总次数.
(5)总下载量
总下载量是指某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下载的总次数,本文使用的年度总下载量是指:期刊在指定年度内所刊载的全部论文于2021年前被下载的总次数.
(6)h指数
基于美国物理学家Hirsch 2005年提出的用于测评科学家学术产出水平和影响力的h指数,Braunetal 2006年提出了期刊h指数,期刊h指数是指当期刊发表的论文中有h篇论文被引次数≥h,且其余论文的被引次数都≤h时,此h值即为该期刊的h指数.h指数是兼顾论文的“质”和“量”两方面的指标,h指数高不仅表明评价对象发表的论文质量高,而且表明高质量论文的数量多[12].本研究的青海省5种科技期刊的h指数是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年度总被引频次按h指数的定义计算出的2017年、2018年、2019年的h指数.
对n个被评价对象(或系统)s1,s2,…,sn,取定m个评价指标x1,x2,…,xm,且按时间顺序t1,t2…,tN获得原始数据{xij(tk)},这样构成了一个时序数据表[11],见表1.
表1 时序数据表
由于不同指标在单位、量级上存在差异,所以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但是对于时序数据表中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期的数据仍然采用一致的无量纲方法,势必会消除同一指标在不同时刻的变动信息,易平涛[11]为克服这一弊端,对数据处理的“功效系数法”提出了“标准序列法”“全序列法”“增量权法”三种改进方法,并用一个算例做了三种改进方法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全序列法是一种简便直观且易于理解的改进思路,能够很好地拓展至各种静态无量纲化方法中,并能充分保留方法原有的数值特点,建议优先选用.
以下介绍全序列法,全序列法的思路是将同一指标在各个时点的数据集中到一块,统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不失一般性,全序列功效系数法的形式为
首先对所选取的青海省5种科技期刊2017年、2018年、2019年的年度载文量、影响因子、年度基金资助文献占比、总被引频次、总下载量、h指数6个指标从中国知网获取原始数据,得到原始时序数据表,如表2所示.
表2 原始时序数据表
表中s1、s2、s3、s4、s5表示所选取的5种青海省科技期刊,分别为《青海草业》《青海大学学报》《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兽类学报》和《青海科技》;x1、x2、x3、x4、x5、x6分别表示指标年度载文量、影响因子、年度基金资助文献占比、总被引频次、总下载量、h指数.
表3 全序法无量纲处理结果
表2中的6个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由于量纲不同,所以通过表2只能对不同评价对象做同一评价指标的纵向比较,或一个评价对象在不同时刻的同一评价指标做横向比较,但无法对一个评价对象的不同指标做横向比较,也无法准确地做期刊综合影响力的评价,而通过全序法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的表3可以完成以上两种比较.
首先通过全序法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的表3可以完成一个评价对象的不同指标的横向比较.具体作法如下:算出评价对象的三个年度的每个评价指标的算术平均值,见表4.
由此可看出6个评价指标对该评价对象影响力的贡献程度.比如对于评价对象s1,即《青海草业》,通过表4数据可得6个评价指标对该期刊影响力的贡献程度为:h指数贡献力>总下载量贡献力>总被引频次贡献力>影响因子贡献力>年度载文量贡献力>年度基金资助文献占比贡献力;对于评价对象s2,即《青海大学学报》可得:年度基金资助文献占比贡献力>年度载文量贡献力>总下载量贡献力>h指数贡献力>总被引频次贡献力>影响因子贡献力;对于评价对象s3,即《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可得:年度基金资助文献占比贡献力>h指数贡献力>总被引频次贡献力>总下载量贡献力>影响因子贡献力>年度载文量贡献力;对于评价对象s4,即《兽类学报》可得:年度基金资助文献占比贡献力>影响因子贡献力>h指数贡献力>总下载量贡献力>总被引频次贡献力>年度载文量贡献力;对于评价对象s5,即《青海科技》可得:年度载文量贡献力>总下载量贡献力>h指数贡献力>年度基金资助文献占比贡献力≥总被引频次贡献力>影响因子贡献力.
由此可见,《青海大学学报》《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兽类学报》的年度基金资助文献占比对其影响力贡献最大;《青海草业》的h指数对其影响力贡献最大;《青海科技》的年度载文量对其影响力贡献最大;《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兽类学报》的年度载文量对其影响力贡献最小;《青海大学学报》《青海科技》的影响因子对其影响力贡献最小;《青海草业》的年度基金资助文献占比对其影响力贡献最小.
其次通过全序法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的表3可以较准确地确定被评价期刊的综合影响力.张洋[13]构建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有学术质量、影响力、流行度,并用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学术质量权重为0.6838,影响力权重为0.197,流行度权重为0.1192.依据上述研究,本文中先对选取的6个评价指标进行聚类,将年度基金资助文献占比和总被引频次归入学术质量指标,影响因子和h指数归入影响力指标,年度载文量和年度总下载量归入流行度指标.由于表4中的数据已经过全序法的无量纲化处理,每个评价指标的满分均为100分,因此再利用权重计算可得最终评价总分,如表5所示.
表5 利用学术期刊评价指标全权重处理的评价结果
从表5可看出2017-2019各年《兽类学报》和《青海大学学报》综合评价最优.
依照“厚今薄古”的思想[14],可算出时间权重,从而可得三年内的动态综合评价.时间权重方法具体如下:称τk为第k个时刻的时间权重,有
可以看出,随着时间越接近现在时刻权重值越大,离现在时刻越远权重值越小.通过计算可知2017年、2018年、2019年的时间权重为0.0774、0.3485、0.5741.通过对表四的三年评价值做时间权重处理后可得最终的评价结果,见表6.
表6 三年动态综合评价结果
基于上述对青海省5种科技期刊的6个主流评价指标的全序列无量纲比较,可得以下结论:
(1)《青海大学学报》《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兽类学报》的年度基金资助文献占比对其影响力贡献最大;《青海草业》的h指数对其影响力贡献最大;《青海科技》的年度载文量对其影响力贡献最大;《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兽类学报》的年度载文量对其影响力贡献最小;《青海大学学报》《青海科技》的影响因子对其影响力贡献最小;《青海草业》的年度基金资助文献占比对其影响力贡献最小.
(2)利用学术期刊评价指标权重和时间权重系数分析可得,2017-2019年所选5种科技期刊中《兽类学报》《青海大学学报》《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动态综合评价值位列前三,由此可见上述三种期刊在青海省内综合影响力较高.
上述评价结果可为提高期刊质量,促进学术期刊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