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丽,吴 建,方小妮,商 丹,袁晓梅
(四川省内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 内江 641000)
内江市作为典型的传统老工业城市,产业层次总体较低,工业领域的环境问题相对突出。近年来,内江市采取淘汰落后产能、合理布局产业、严把项目环评准入关等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力度,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均呈大幅下降态势;但目前工业源仍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污染源,治理工作任重道远。为确定内江区域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文章结合了2020年工业废水环境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内江市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的特征,以期为内江市总量减排、水环境管理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中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2020年内江市工业废水排放的污染物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行业分布特征进行评价,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物、区域、行业分别确定为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区域和主要污染行业[1]。等标污染负荷法是用以评价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内江市重点调查的废水企业最终受纳水体均为河流,根据水域环境功能的类别,评价标准选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第Ⅲ类标准;结合2020年工业废水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将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石油类四项污染指标作为等标污染负荷的计算参数[2]。
2020年内江市工业废水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计算结果见表1。内江市工业废水排放的四种污染物中,氨氮的等标污染负荷最大,占全市总负荷的34.44%;其次是化学需氧量、总磷,负荷比分别为30.96%、28.51%,三者累计负荷比达93.91%。分析结果表明:内江市工业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总磷,氨氮为首要污染物。
表1 2020年内江市工业废水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
2020年内江市工业废水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区域分布情况见表2。6个县(市、区)等标污染负荷大小的排序为:资中县>隆昌市>市中区>威远县>东兴区>内江市经开区。其中资中县的等标污染负荷比高达81.84%,是内江市的首要污染区域,而东兴区、经开区的负荷比不足1%,因而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3]。四种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的主要污染区域均为资中县,负荷比分别为93.04%、88.29%;总磷的主要污染区域为资中县和市中区,负荷比分别为73.08%、21.01%;石油类的主要污染区域为隆昌市和资中县,负荷比分别为68.44%、29.47%。
表2 2020年内江市工业废水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区域分布情况
2020年内江市工业废水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行业分布情况见表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2个行业累计负荷比为87.97%,是内江市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业;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负荷比高达74.90%,为首要污染行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食品制造业等行业的等标污染负荷较小,均在1%以下。
表3 2020年内江市工业废水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行业分布情况
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排放主要集中在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负荷比分别为84.78%、84.42%;总磷的排放主要集中在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及农副食品加工业,负荷比分别为68.66%、29.74%;石油类的排放主要集中在通用设备制造业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负荷比分别为64.83%、29.47%。
2020年,内江市工业废水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总磷,其中氨氮是首要污染物。排放区域和行业均较为集中,主要污染区域是资中县;主要污染行业是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及农副食品加工业,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污染负荷远远大于其他行业,为首要污染行业。建议在今后的工业污染源监管工作中,要将主要污染区域和行业列为重点管理对象,督促企业实施先进、成熟、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有效提升清洁生产的水平,从源头上减小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同时要明确企业治污主体的责任,督促企业进行严格的污染监测,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稳定正常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