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容
中圖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4-48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2)能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题.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数学活动中的受挫感和成功感,在质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与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教学难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
【学情分析】
1.知识与能力:学生已经学习了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且具备直线的有关知识,学生对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实际情况:中职学生自制力差,纪律松散,学习目标模糊,厌学严重。
【教学设计】
教材采用“数形结合”、“看图说话”的方法,导入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过程简单易懂.公式的推导过程过于繁琐,不要求学生掌握.运用公式时,要注意先把直线方程转化成一般式。例1是巩固性题目.属于基础性题.首先将直线的方程化为一般式方程,再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例2是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出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这一系列解题程序,蕴含着“解析法”的思想方法.
需要强调,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中的直线方程必须是一般式方程.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俯拾皆是,在此笔者就不一一举例了.上述都是通过给出具体函数,让解题者去猜想并证明恒等关系.也有些题目直接给出恒等式,在此也不再举例了.
三、结束语:
正如文[1]所说:“高考数学命题是一项创造性工作,把高考数学题进行开放性地创造引伸,推广也是开创性的工作.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高考题本身,而应当理解命题的意图,为什么这样出题,巧妙之处在那里,能否进行推广、再创造.课本是创造的源泉、创造的依据,对课本习题进行再创造,不仅可以使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注重探索通解、通法,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变化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美,享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孟华 从一道高考试题的开放性教学看数学美 数学通报 200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