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教学的整合

2021-12-19 21:55李伟雄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6期
关键词:科学课教与学学科

李伟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同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已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就为科学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相整合,能够创设全新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资源,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整合,使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集聚和优化的效应,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并推进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等方面的一系列进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对科学课程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整合在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教学的先进性引导学生学习的探索性

科学课的性质决定了科学课的教学必须要坚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原则,通过实验实践的探索,最终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科学课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通过网络教学这种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和灵活的教育手段对学生实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传统的科学课的灌输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全面而广泛的信息技术知识的摄取,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2、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信息技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减少教学时空限制,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也相应增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可以采用一定的程序将问题一一列举,待学生讨论后,再显示答案,再加上交互功能,就可以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反馈练习等教育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中变成主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控制学习过程的快慢。

3、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还具有较强的集成性、交互性和可挖性的特点。它是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成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它可为教与学提供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同时提供随时学习随时验证结果,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内发挥,与此同时,可以让学生针对自身不同的情况来确定学习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媒体,并通过不断的反馈来评定学习的结果,以此来不断的完善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使学习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二、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整合的要点

1、不能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完全代替了科学实验

科学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研究科学最基本的一种手段,一切的科学原理都不能脱离实验,没有了实验,科学理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是没有很大说服力的。课件上的实验毕竟这是人为设计的,很难有说服力的。這种不考虑科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盲目追求网络手段,只能是违背了科学的研究精神。只有当抽象的问题难以理解,也不便用实验来验证的问题,比如说“宇宙和微观世界”“原子的内部模型”等无法用肉眼看到的现象,学生普遍学起来觉得抽象,我们就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将观察的现象展示给学生,让网络手段真正地与科学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不能利用网络知识代替书本知识

电脑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电脑的一大优势。有的老师在作课时,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尽数罗列,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了包围学生,琳琅满目令人头昏目眩,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如果学科的特点没有得到强化,而过分突出信息技术的作用,这种整合也是走向极端的。师生互动的。教师过分重视了网页美化的作用,而忽视了计算机网络和其它传统教学手段一样都应该具有的“工具”功能。这样的课,我认为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因此,善于筛选教材,利用网络更好地体现教材,创造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才是保留强化学科教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3、不能用了网络资源,忘了教学目标

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整合教学,其教学目标应首先得到有机整合。所以网络与学科的整合教学强调学生与电脑的互动,其教学目标应首先得到有机整合。但如果只注重了这种单向对话,而忽略了师生及电脑间的多向沟通交流,那它就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只有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研究凭借教材内容与网络信息应当让学生知道些什么,掌握些什么,学会些什么,领悟些什么,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充分考虑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寻找教材、网络、学生三者间互动的切合点,才能体现教学目标的综合性,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才有根,才有魂,才能真正实现网络整合的优化。如果过多利用教学资源,喧宾夺主,课堂的重点没有突出,教学目标没有实现,那么你做的是无用功。

4、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信息技术的使用功能,致使学生感觉是看教师演戏,信息技术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信息技术本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信息技术发挥最佳教学功能,同时要从人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入手,探讨信息技术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使信息技术在教师的驾驶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整合得当,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将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发展方向。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开创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创新,与时俱进,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猜你喜欢
科学课教与学学科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难忘的科学课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