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生习作能力路径探索

2021-12-19 21:39:18宋振兴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6期
关键词:习作核心小学生

宋振兴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中的重难点部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写作缺乏基本的兴趣,在表达时也没有丰富的素材,导致作品干瘪、内容单一、情感不饱满,所以需要语文教师以新课标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要求为目标,坚持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习作技巧,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备有力量的习作技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习作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新课标对于四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可以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愿意通过书面这一形式进行表达;并能够清晰记录自己认为新奇有趣的事物,谈一谈自己的感想;能够通过积极与他人进行分享获得快乐;能够将阅读中所积累的优美的词句等变化为自己的写作材料;并能通过自我修改习作掌握如词句、标点等的正确使用方法。语文教师应当结合这一系列要求和指导方向创新通过习作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小学四年级习作语文的现状

(一)学生习作兴趣不浓厚

相较于口语表达,学生对于习作的内容、形式明显兴趣不高,一方面将写作看成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又缺乏将观察到的事物转化成自己写作素材的能力,在习作中无法收获快乐和成就感,进一步削减了自己的写作热情。

(二)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到位

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注重对学生的教育而非引导,告诉学生此处应该怎样做,应该怎样断句,应该使用怎样的词语,而不是引导学生从对比或思考中自己去总结运用怎样的方法进行处理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并尝试进行实践,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气氛并不活跃,能动性更差。

二、核心素养目标下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途径

(一)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永远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最大的能动性因素,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学生自己的经历、丰富的视频等激发小学生的表达欲望,再引导其将口语内容转化为习作训练,适当降低了难度又为学生提供了素材,可以带动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

播放一段教师自己的游玩视频,再提问学生暑假期间和父母、亲戚、朋友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自己认为该目的地的好玩儿体现在哪儿,与自己之前到过的地方有哪些不同,让学生自主的去表达去分享。在学生清晰流畅的将自己的故事表述出来之后再请学生以“推荐一个好地方”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此时学生已经有了明确的素材,只需要进行书面“简单”加工即可。写作变成了一种记录的形式,使学生有了能动的表达欲望。

(二)丰富习作课堂的教学形式

1.情境设置法

四年级小学生处在想象更为丰富,思考更加清晰流畅的阶段,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借由教学情境的积极创设,让学生可以利用外部条件或环境有更好的视野,更开阔的想象,然后再将自己的想象以文字形式进行表达,使得幻想有成为现实的另一种途径或意义[1]。

以《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为引子,提问學生自己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有哪些人类不具备的优势,如豹子的速度,老虎的力量,长颈鹿的身高优势,如果自己是科学家,怎么样将不同动物身上的优势或特点转化为改善现有生活形式或质量的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为使想象更有具象意义,也可以利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再请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或脑海中的世界用文字的形式描述下来,既可以是科幻小说,也可以是未来世界的科普文章。

2.设置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习作题目

小学生认为写作较难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选择的写作主题或训练内容与孩子的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学生既无法借由自己的生活经验丰富素材,又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思考,所以要设计一些从日常的穿衣、吃饭等类似细节活动引申出来的习作题目。

将“我的动物朋友”变形为“我的好朋友”,让孩子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动物朋友、植物朋友、玩具朋友、书籍朋友等等。因为原题目有局限范围,大部分孩子的家里没有家庭宠物,其成长环境也无法接触到如猫、狗、鸡、鸭等常见动物,写作时就无法进行想象和思考,也无法带入自己的情感;而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将身边的一盆花,自己最喜爱的某个玩具,自己最喜爱的某个绘本故事也开发成自己的朋友,以拟人化、平等化的角度进行介绍,则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在写作中也加深自己对身边事物的认知。

(三)加强各种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

充分利用课外实践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带领孩子们走入大自然,走入社会生活,去感受,去体验,去认知自己未曾留心的生活、世界,再从中提炼出与写作目标相一致的内容,可以在无形中帮助孩子积累写作材料,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与意识[2]。

以“垃圾分类,爱护环境”这一主题为线索,和学生们一起观察校园、学校周边生活,从记录垃圾桶的数量、垃圾桶的功能、塑料制品的使用情况、草坪树丛之间的白色污染物等收集雨与主题相关的线索,再通过访谈等方式了解身边的同学、老师等的环保意识。在亲身感受中学生对于“环境保护”这一较大的主题有了更确切的认知,也感受到了污染与自己之间的距离,进而带动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基于已收集素材的深入思考。

(四)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有一双发现生活美与生活问题的眼睛,可以为收集整理素材打下良好基础。教师可以安排一系列的细节化观察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生活现象,再将其进行分类整理,逐步培养学生喜欢观察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与能力[3]。

如班级下一个月将开展“文明标兵”或“卫生标兵”的评选活动,请学生们日常仔细观察身边同学的好人好事,记录下来,以文字资料的方式提供参选人的一些信息,如在某时某地某人做了哪些有关于团结友爱、爱护环境、帮助他人的事情。让学生潜移默化的认识到身边时刻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可以进行记录的写作素材。

三、结束语

坚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可以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单一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在养成核心能力的同时机动参与写作活动,带动学习能力和意识的提高,实现习作教学方法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齐金凤.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研究[J]. 新课程研究, 2020, 000(010):P.130-131.

[2] 郭红梅. 论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9(A5).

[3] 付娓. 基于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 新课程, 2020(43).

猜你喜欢
习作核心小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我是小学生
习作展示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非常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