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2021-12-19 21:39张立栋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6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笔者

张立栋

摘要:作为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物理课堂的效率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着物理学科价值和效用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全面发展,因此,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科学创新的教学方法,推动物理课堂高效建设。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學习兴趣,使整个高中物理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呈现出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所以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以小组沟通、问题切入、科学探究、演示实验为出发点,分析探讨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一、问题切入

问题作为知识的载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武器。所以,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根据物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好问题的内容,把问题作为启发点,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调动学生的求知、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和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能自觉、主动地进入学习过程,从而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教授“机械功”这一章节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笔者以问题为起点,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判断物体受力作功?怎样判断一个物体的作功是正还是负呢?一个小朋友在玩滑梯时,从滑梯顶部的斜面开始下降,当下降到最低点,整个过程中,有什么力量在起作用?在学生提出问题后,笔者将时间交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学生得到结果。由此,笔者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以“问题”为起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动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演示实验

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而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有力武器。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应适当合理地运用演示实验,将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识和复杂繁琐的实验步骤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在头脑中建立物理图象,从而提升对物理的理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讲授“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这一部分时,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电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的力可以被称为安培力,通过前文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磁场中磁体和电流的分布。因此,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磁场的了解,掌握安培力大小的计算方法,笔者通过示范实验,为学生创造了直观的学习情境。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笔者通过示范实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直观的学习情境,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三、小组沟通

小组讨论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先把全体学生分成4-6个学习小组,然后给学生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发一些探究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对物理知识和问题进行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产生思维碰撞,以便更好更快地理解物理的本质,掌握物理的规律,形成基本的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最终实现学生物理观念和核心素养的提高。

比如,在教授“力的合成”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激活学生的物理概念,在课前准备阶段,笔者首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5人一组围绕着一张椅子,等组成员分配完之后,就发出本次探究任务,任务如下:每组分两名学生,同时提一张椅子,然后由一名学生提这张椅子,讨论两次提椅子的受力分析?如果我们在提重物的时候,两个人一起提往往会比一个人提更轻松,更省力,为什么?共点力是不是发生在合力产生的时候?发完作业后,同学们立即展开讨论与实践,并对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进行猜测,在同学们讨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分享了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与实践,同学们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笔者通过小组讨论,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物理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科学探究

物理态度与责任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思维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科学的责任意识和正确态度。它是有效地调动学生思考动机,激发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动力。高中物理教师应在具体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与知识的科学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责任感。

比如,在讲授“重力势能”这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动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态度,课后,笔者以问题为动力,给学生提供了科学探究的机会,如:当一个物体从高到低下落时,它的重力势能有什么变化?引力势能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笔者给了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使学生能够在问题提出后能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由此,笔者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责任感。

因此,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发挥物理学科育人作用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创新方法的运用,优化物理课堂教学,从而顺利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媛.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培养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唐秋梅.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物理笔者
留言板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