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摘要:小学体育是小学所有课程中的基本学科之一,也是小学生开展体育学习的初级阶段。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能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达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我将分别从小学生心理与生理的特点、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必要性、开展小学体育兴趣培养的具体措施三方面进行分析,并充分结合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摒弃传统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糟粕,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小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都得到培养,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化;课堂实践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引言
新课改指出:“健康第一是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兴趣激发是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学生的不同需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将分析小学生的特点和体育兴趣的培养,从中探讨出怎样引导小学生积极地参加到课堂中,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工作。
一、基于心理与生理角度的小学生特点分析
⒈基于生理角度的小学生特点分析
小学生的生理发展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我们常说的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阶段,每个阶段小学生的生理都发展变化着,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是骨骼处于发展期,易弯曲,同时他们的小肌肉的动作的协调性还很差,教师与学校需要对此有充分的认知,要明确认识到合理的锻炼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影响,教师需要运用新型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小学生有一个坚实的身体素质,为未来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保障。
⒉基于心理角度的小学生特点分析
小学生时期的心理特点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其一从注意力上来看,他们观察事物往往只观察到整体。其二是情绪多变,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或暗示,进而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其三是容易興趣转移,行为的自发性和随意性很大。其四是和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不稳定。其五是感情稳定性较低,极易出现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课就不听的情况。因此作为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自身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必要性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是被动的。其次根据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的特点,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很难对单一的事物保持长久的关注度,同时处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一个懵懂的阶段,无法正确的判断出最为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老师或家长的正确引导,及容导致小学生养成不良的体育习惯,进而影响到小学生自身的生理或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地进行设置体育活动,积极引导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与意识。
三、开展小学体育兴趣培养与引导的具体措施
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小学体育的培养和引导,要求体育教师有专业化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同时,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定期组织体育教师的培养,到体育教学开展良好的模范学校进行学习,除此之外,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对资历低的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
⒉合理改革创新小学体育的教育方法及教学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事物的感知只停留在表面,思维逻辑不强,且思维跳跃性大,他们的思想也不够成熟,不具备高效的学习能力,同时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采取更适合的语言教导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教师在介绍体育运动时,可以列举极为有代表性的优秀体育人物的成长历史,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在介绍足球时,教师可以介绍梅西的成长历史,吸引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本身对体育运动就充满着浓厚兴趣,恰当且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
⒊注重营造和谐的小学体育教学氛围
教学的氛围对小学生学习体育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推荐教师采取情境教学方法,例如可以设置游戏情境,通过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某项运动,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师生关系,并“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多元化的师生关系,从而构建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要注重鼓励学生,赞同学生,给予小学生足够的尊重,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和引导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确保小学生的身体机能能够得到有效强化,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作出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而激发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洋洋. 小学体育兴趣化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特征分析[J].2021(2020-10):26-27.
[2]乔慧. 小学体育兴趣化游戏教学的多维性探索[J].2021(2020-1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