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创新应用研究

2021-12-19 21:09白万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6期
关键词:日志教学资源数字化

白万平

摘要:在当下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而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数字化针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情况,搭建信息技术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学生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信息技术数字化是通过数字化的技术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逐渐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引进数字化教学,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基于此,本文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造和创新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研究,很多学校的教师讲课现状正由教师演示讲解的助教模式,转变为基于数字化学习平台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助学模式。基于学习平台的课堂环境汇聚了数字化课程资源智能化交互方式和个性化数据分析等多项教学元素,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随着近年来的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从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的架构到基于学习平台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出一种基于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基本结构。它对重构信息技术教学流程、实施项目化学习、落实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浅析信息技术课堂传统教学的困难与困惑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教学资源分散、缺乏,教学内容、手段单一,缺乏个性和层次,教学环境受到时间、空间等多因素约束,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教学资源不成体系

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资源通常包括电子教材、任务学习单、微课视频、任务素材、示范作品等。由于缺乏平台支撑,这些素材很难建立系统的体系,只能以课时为单位,存放在教师机或移动存储设备中。教师检索、整理。完善这些资源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2.学生主体地位不明

信息技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以"教"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任务驱动,讲练相结合,教师占用课堂的主要时间,学生基本处于听和看的状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3.教学评价无法落实

学生要完成的信息技术学习任务,通常是以作业的形式提交。一般而言,教师在课堂上只能对少数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加上所带班级较多,即使是课后也难有足够的时间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学生作业被展示的几率很低,同学间的互评也无法落到实处,导致评价功能的弱化,致使评价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师生缺乏互动交流

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很强,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更偏向于讲解和演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与教师缺乏沟通。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愿不强,相互之间交流形式过于单一。这既忽视了学习过程中人格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也无法让学生多元、主动地交流学习体会。

二、探究信息技术学科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

1.学生作业展示

学生每节课都有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和相应形成的作品、学习心得体会。展示这些作品和体会,既积累了学习成果,又为相互交流和评价提供了条件。教学平台为学生作品的展示提供了多种渠道和方式。学生进行展示一定会经过整理,从而在整理的过程中必然会对所学习的知识和当时的语言学习思维过程情况进行一次回顾总结,以不同的思维角度对自己当时的语言思维过程情况进行仔细审视、分析,在此整理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理清了所学知识间的关系结构,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思维表达品质和对所学知识的合理整合与实际运用分析能力。

展示的渠道有很多种,第一,平台日志展示。学生可以将完成的作品以日志中添加图片的方式进行展示。第二,平台相册展示,对于图像处理类任务,可以将制作好的效果图,以创建作业相册加照片说明的方式进行展示。展示的方式为:第一,教师集中展示,教师收集学生有代表性的作业、作品,撰写日志或直接上传到教师的平台相册中。第二,学生个体展示,学生直接将他的优秀作品进行下载后然后传到自己的教师个人空间中,教师们也因此可以随时自由选择他的教学优秀作品或有重要學术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从而学生可以上传他的日志,集中创建日志链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会积累越来越多的作品和经过整理的学习资源,形成个人学习档案袋。学生的语言学习信息空间通常给一个学生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综合整理和技能展示的良好平台,有助于学生培养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综合整理和实际整合运用能力。这些学生个人语言学习资料档案袋通常可以真实反映表现出一个学生在从事学习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关于学习问题的各种想法与解决思路、问题的得到解决等等过程。信息教师通常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及时提醒每位学习的学生,要求每位学生对自己学习后的日志内容进行一次整理和再分类。整理的过程有些可以在学生课堂中随时完成,有些甚至可以在课后随时完成。

2.学习资源实时更新

教师开发平台资源,并以日志的方式发布在平台中,这些"原始"的资源以时间流水的方式呈现。教学平台上,利用数据库存储大量优质的课件教案、视频、素材微课、音频、图片等教学资源,随着建设与使用的时间推移会越来越丰富。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分类,解决了教学平台大量数据存储、检索等问题,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数据库还将存储教师使用和上传到平台的各项数据,记录教师的使用痕迹。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大数据平台反复分析、更新和迭代,会留下一批非常优质的教学资源,适用不同地域、不同水平的学生。

3.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仅仅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会使得学生忽视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交流平台彻底改变了这种尴尬状况,提供了一种师生信息交流的新一种渠道。在课堂教学交流平台上,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被认为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也是学习交流的主人,交流的平等权利由每个教师交还给了每个学生,学生从此拥有了学习交流的自由选择权。教学交流平台上的多种交流方式使得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交流得以重新延伸,可以不再需要受外界时空的限制约束。在校学生之间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署名进行交流,也或者可以选择匿名交流留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数字化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如今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仍然不完善,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创新应用研究。这种方式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让教师能够在掌控主题方向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方其桂. 程序设计课程项目学习路径与方法[J].计算机教育. 2020(06)

[2]胡殿均,丁蕾.课程视角下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以中职信息技术学科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 2021(Z6)

猜你喜欢
日志教学资源数字化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高效管理日志文件用命令行就可以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读扶贫日志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雅皮的心情日志
雅皮的心情日志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