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娟
摘要: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学生印象,提升学生学习水平。但是,大量的作业融合在一起会加重学生的负担,造成学生写作业的兴趣下降、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双减的提出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压在学生身上的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搬离,使学生重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初中语文教师将作业设计与双减融合起来,有助于发挥作业的最大作用。教师依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个性差异特点、实践能力培养等展开,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双减;有效融合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初中语文教师将双减与作业设计融合在一起,符合教育发展的方向,符合学生成长的方向,能够改善学生的作业现状,使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能够带着快乐心情出发,投身到语文的世界中积极地与语文展开对话,让自己的头脑活跃起来,让自己的思想开阔起来,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学生经过这样的作业练习,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水平,成为语文课堂的佼佼者,在面对作业的时候会采取主动的态度而不是被动的态度,能够更加灵活地完成作业。
一、依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展开作业设计,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初中语文教师融合作业设计与双减,要懂得以学生为本,思考如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具体情况来为学生设计相应的作业,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使学生能够专学专练,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苏州园林》之后,笔者发现学生缺乏想象能力,难以真实理解苏州园林的特征,把握苏州园林的魅力,便为学生设计了搜集苏州园林图片的任务,让学生结合图片来近距离感受苏州园林的风景,了解苏州园林美在哪里。在学生搜集图片之后,笔者鼓励学生分析文中是怎样描述苏州园林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景物的,促使学生掌握文章有主到次的逻辑说明顺序,使学生明白苏州园林的每一帧景都含着丰富的韵味,帮助学生熟悉园林建筑的布局,体会我国园林建筑的艺术美,激发学生内心的自豪感。
二、依据学生个性差异特点展开作业设计,活跃学生思考头脑
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会因为个性特征、学习能力、环境条件等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初中语文教师在双减下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为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消除学生的压力,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之后,为了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让学生形成观察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笔者在为学生设计之前,先是对学生进行了生活常识测验,了解学生对大自然的认知情况,然后结合学生的测验成绩、课堂上的表现等,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小组并为学生设计了不同难度的作业。其中较为了解自然常识的学生,笔者为其设计了制作大自然宣传手册的作业任务,实现了学生的视野拓展;较为熟悉课文内容的学生,笔者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题实践,巩固學生的印象;基础知识掌握不佳的学生,笔者让学生自主尝试对课文进行梳理,了解课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等,品味课文的语言,增加对物候知识的积累。学生经过作业思考,开发了自己的智力,熟悉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产生了探索生活的动力。
三、依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展开作业设计,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双减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人才。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不能脱离双减框定的框架,而是要立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来为学生设计作业,力争让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驱动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来给学生设计实践性强、创新性强、应用性强的作业,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参与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在学习《桃花源记》之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心中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使学生能够深刻把握课文的主旨,笔者为学生创设了续写桃花源记的作业,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思考在武陵人离开之后,桃花源内的人发生的怎样的变化,以此来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吸收情况。学生为了完成对故事的续写,先是对课文进行了反复阅读,熟悉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阅历等,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了续写。部分学生将作品与历史融合在一起,利用战乱的原因解释了桃花源消失的原因,部分学生利用地理原因阐释了桃花源无法再找到的原因,站在不同的角度完成了想象,做到了自圆其说,给作业增添了魅力。
总之,本文依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展开作业设计,巩固了学生学习效果;依据学生个性差异特点展开作业设计,活跃了学生思考头脑;依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展开作业设计,丰富了学生学习内容。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对语文进行了更加深层次的剖析和思考,了解了语文的全貌,能够依据语文的特点来构建自己的语文学习框架,学会站在语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完成自己对语文技能的积累和应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体会到作业的乐趣。初中语文教师将作业设计与双减融合在一起,给学生展示了轻松写作业的广阔前景,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得到了思想上的释放,使学生在面对作业的时候可以勇敢地出击,利用自己在学习中积累的技巧来攻克作业的难关,收获语文成长的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冯晓姣.采访实践 活用语文——基于减负背景的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后作业设计新探[J].教师,2020(36):53-54.
[2]韩江雪.基于文体视角的文言文作业设计——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20(Z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