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低年级审题习惯的养成

2021-12-19 21:09王银飞王娜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6期
关键词:量杯读题审题

王银飞 王娜

摘要:数学题被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是数学之“心脏”。因此审题不仅是解题的开始步骤,还是解题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审好题目,才能做对题目,教师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的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的教學方法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做题方法,因此审题是需要教师重点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审题习惯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引言

难以取得理想数学成绩往往源于学生较弱的审题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对学生理解数学学科的原理与法则、掌握一般的解题方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1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意义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小学生做错的数学题往往都会总结出同样的原因,那就是审题不够到位、透彻。在小学生做错数学题的原因中,大部分小学生并非是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答题错误,大部分数学题往往是教师平时所强调过的,但由于小学生在考试中的不认真与不细心,无法对数学题目进行正确有效的审题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小学生们的审题能力也是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捷径之一。培养小学生们良好的审题习惯,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师能够着重讲解学生根本不会的题目,而非在宝贵的课堂时间上讲述一些学生已掌握但是由于不够细心而出错的题目。在小学数学考试中的每一道数学题目,都如同一座座屹立于学生面前的小山,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才能帮助学生更快速地翻越过这些小山,与此同时还能够塑造小学生们直面困难的坚毅品格,提高小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使学习的效果更加显著。

2小学数学低年级审题习惯的养成

2.1以读听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感知题意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认识汉字不多,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受到限制,导致审题、读题困难,经常因为审题不清而造成解题错误的现状,低年级数学教师应采用范读、带读和趣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一、二年级学生因识字量少,自行读题能力不足,无法准确理解题意、按要求解答问题。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读题,要求学生在教师读题时认真听清题目要求;家长也要担负起帮学生读题的课外责任,帮助学生审题。随着小学生识字量的不断增加,教师采用带读,让学生进行跟读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读题能力。学生跟读中不能增减字数,对比较复杂的题目,教师在读完后要适当地对题意进行解释。为了不让学生对教师的帮读产生依赖性,教师在范读和带读过程中,观察可以独立读题的学生,鼓励他们带读题目,并适时进行表扬,同时要求其余学生听读完题目后,和同伴互相复述一遍,检验自己对题目的理解记忆。

2.2细心观察,找出题目等量关系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题时,要遵循一定的审题顺序。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中的内容,有顺序地理解题目含义,对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告诉学生要先看什么、再看什么,从而达到有效观察的目的。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题目。训练前期,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比题目中的相关内容,获得观察的启迪[1]。在最后一步,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审题,找到题目中所蕴含的等量关系,理清这些关系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效的观察和认知。例如,在教学“认识毫升”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拿出几个量杯,向学生提问:如果要盛两升水,使用哪种量杯最合适?教师要给学生提示:量杯上的刻度是观察的重点,由于没有一个量杯可以直接盛两升的水,所以需要对量杯进行科学搭配,让学生在观察量杯之后给出自己的方案。学生在此类直观的信息展示下,运用观察、分析和总结,找到等量关系和解题方案,只有学生清楚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后,后续的分析归纳才能科学合理。

2.3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为了使小学生们拥有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题目的总结概括能力,学生只有了解题目的意思,才能读懂读透所给题目,再进行数学题的解答。老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个机会去进行表达与概括,从而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在学生们对题目概括的同时可以通过书面表达方式将个人的理解与数学题目放在一起,由其他同学进行评论,评论学生的理解是否到位,在此期间能够锻炼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们在各方面共同进步。遇到较为复杂的题目可以直接口述,不采用书面表达方法,口述能够直接简明地表达出题目的意思,这种方式能够帮助不理解的学生们快速理解题目含义。例如: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数字大3,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和为这个数的五分之一,求这个两位数是多少。这道题在小学生眼中往往较难理解,因此需要教师让学生通过自述的方式表达题目的意思,帮助学生们进行理解。用口语表述能够帮助复杂的题目变得通俗易懂,教师可随机点名进行提问,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结束语

总之,教师应在教学和做题训练中,不断提醒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针对他们识字量少、理解认知水平不足等发展特点,用帮读、带读、趣读、圈画题目中关键字词、分层标注和题后检查等方式,帮助他们审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正确解答,充分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和学习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从而促进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英.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J].家长,2021(01):71-72.

[2]王岁阳.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障碍及对策分析[J].家长,2020(32):151+153.

[3]李翠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20(14):72.

猜你喜欢
量杯读题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的读题能力和读题习惯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量杯
解答物理计算题的十大方法(下)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和读题习惯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紧箍咒,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