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

2021-12-19 10:09朱东旦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4期
关键词:大数据教学改革统计学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如何使独立学院的统计学教学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统计学人才,需要探索出新的适应时代背景、学生特点的统计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

关键词:大数据  统计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大数据,就是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分析、挖掘,并发现其隐含的规律和趋势。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对统计学科的发展和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赵彦云教授曾指出:“当今信息技术革命,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数学交叉发展,全面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智能化,人类社会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量化的新统计时代应蕴而生。统计学科,谁都离不开的科学。”

二、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传统统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仍偏重于统计学理论的讲解,学生大多是采用死记硬背或习题训练的方法来掌握统计学理论。尽管学生可以记忆统计学理论或某些统计模型,但他们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传统授课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统计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内容众多,教学课时有限,这就使得实践课在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小,许多需要练习的课程内容无法实现,不利于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而简单了解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这样既不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又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落后的教材和课程标准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采集方式发生了变化,数据量急剧增加,样本类型不断增加,数据分析方法也不断改进。许多高校教材使用较为陈旧,分析方法主要是抽样调查,与新的经济形势脱节,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统计学专业教学需求。

3.滞后的教学内容

统计学源于实践,及时、准确、完整的统计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前提。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的大背景下,加强实验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然而在传统的统计教学过程中,Excel主要是讲授软件,这远远不能满足大量复杂数据的处理,这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教授更多的专业统计软件。不仅如此,在统计教学案例中,多数是使用比较陈旧的数据,没有及时更新数据,同时数据质量也不高。

4.单一的课程评估方法

许多高校对统计课的考核仍然是以理论闭卷考试为主,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缺乏实际资料分析的考核,不能较全面地检验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探索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新路径

(一)注重理论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時的实习不只是要让学生做社会调查、参观,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学生的实践情境,透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学生只有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才能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经验,并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独立学院可以与企业合作,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训练,从课外实习到毕业设计,全面体验实习项目经验。并可建立相关的竞赛机制,主动承担各项竞赛任务,融合数据、计算机、信息等不同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完成各学科的综合理解和本学科知识的实践。另外,主题知识竞赛也能巩固已学到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些企业级的竞赛和创业类的竞赛也是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好机会,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政策来激励学生。比赛中设置的题目大多是企业出的,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时代紧密相连,在接触和思考的过程中,更是对学生综合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考验和锻炼。

(二)加强交流优化培养方案

运用统计学专业直接面对数据,相关院校应站在行业与时代的前沿,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与研究,使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更具时代性,更好地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工作。可以在兄弟院校之间组织召开学术讨论会,邀请业界人士与教学人员交流商讨,对统计专业的教学进行修订与修改,不断完善专业教育章程及管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与时代相结合。此外,还可组织专家或资深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并对课程模块进行优化,使理论知识与实训课程并重,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实际以及大数据背景下本专业的应用情况。

(三)选择优质教材并优化课程标准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选择或编制新的教材。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很多时候,获取的所有数据都是轻而易举的,我们可以直接对整体进行分析,而无需抽样推断。因此,教材的重点要相应调整。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学生融入社会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教材中的参考资料也随之更新,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最新的经济信息和形式。与此同时,课程标准也要相应调整,如增加统计整理内容的课时量,适当减少抽样调查时间,让理论与实际操作中同步进行。

(四)改变授课方式和评估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闭卷考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上,统计课并不普及,主要原因是统计学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让学生无法体验到统计的实用性、趣味性。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与考核方式则尤为重要。教师应通过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传授知识,比如,可以通过分组调查,每组主题不同,让学生自行设计问卷,采取适当的方式、向不同的对象进行统计调查,对获取的调查数据,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形成报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学统计学和怎么学统计学。此外,改革考核方式,可以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也纳入最终的考核,优化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所占比例。同时注重过程考核,将学生在小组实践或实习各环节的表现均做记录并纳入最终考核分数。

参考文献

[1]石红溶.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学教学改革[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2]刘军丽.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经管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1(14)

[3]刘军华.大数据理论进化和统计学融合博弈中的机会、风险与管理统计与信息论坛.[J].2020,35(02)

作者简介:朱东旦(1987-),男,汉族,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研究方向为:统计分析方法

猜你喜欢
大数据教学改革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