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付桂兰
摘要:如今,网络通信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各国正在使用网络来增加其交流活动和加强关系,并且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一些网络犯罪经常利用网络漏洞非法攻击和窃取各种信息,对网络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讨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相关问题并对防火墙技术进行研究,以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网络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增强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规避的目的。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32-0044-02
1 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火墙技术的含义
借助于数据通信,可以通过屏幕上的文本通信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交换。在传输数据或信息时,网络的管理者对于所使用的计算机上的个人信息的维护,这就是网络安全的基本含义。在网络上,这些虚拟信息的安全性主要由两个因素来决定:对网络信息的篡改和对数据的窃取。此外,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由于计算机程序中的安全漏洞而创建了恶意病毒。他们无视网络用户,闯入主机,进行网络攻击,并窃取个人信息。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网络信息的整体安全性并且不了解如何管理和保护网络信息,将不可避免地再遭受到病毒的恶意攻击,从而影响网络安全。现如今已经开发了防火墙技术来抵抗这些恶意攻击,防火墙技术本质上来说就是隔离技术,顾名思义,它能将不安全的网络信息与网络安全性分开,就像一堵墙,这是确保网络信息安全最基本的手段。防火墙技术不但能够检测、评估网络中接收到的信息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控制信息流,进一步增强主机保护能力,抵御攻击和防止黑客破坏网络信息资源,从而阻止获取个人信息。此外,防火墙不仅可以保护用户的计算机数据免遭恶意盗窃,还可以对服务器的访问时间与登录位置等进行记录,这些基本技术在防御网络攻击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2 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隐患
2.1自我保护能力差
一般而言,可以广泛地使用各种网络检测技术来有效保护计算机上的网络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攻击检测模块对网络安全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基于网络攻击检测的识别技术的发展速度和传播受到了当前应用条件的严重限制。比如,当一些新的计算机软件病毒变异时,它们会被传播到病毒网络检测系统周围的更广范围,最终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或信息的泄漏。但是,现有的网络病毒检测技术可能还无法检测到它们。另外,在我国,目前还比较缺乏专业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还无法完全满足计算机网络中对恶意病毒检测迅速增长的需求,许多从事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水平也参差不齐,检测技术相对落后,这些都可能會导致恶意计算机病毒直接入侵整个计算机病毒网络管理系统,使得它们失去作用,无法正常工作。
2.2 木马病毒
木马病毒本质上是一段具有特殊功能的恶意代码,通常隐藏在正常程序当中的,具备破坏和删除文件、发送密码、记录键盘和攻击Dos等特殊功能,当属于后门程序中的一种。
现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改变了很多行业的工作方式。接入和使用互联网的用户越来越多,各种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木马病毒,对企业和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它不仅会直接入侵计算机,盗取用户重要数据,甚至可能使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同时,特洛伊木马病毒本身还具备很高的网络传播能力,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恶意软件和电子邮件来进行传播。在开放的国际互联网环境中,这些特洛伊木马病毒被广泛和快速地传播,严重威胁用户的信息安全。在移动终端手机中,甚至有些特洛伊木马病毒被手机系统上的防病毒软件高度隐藏和掩饰,一旦用户不小心下载和安装使用,势必会造成用户的安全信息泄露或者直接的经济缺失,除非手机用户能够很好地仔细识别。
2.3 攻击后门
在开发和设计许多计算机网络系统时,软件开发人员通常保留几个后门程序,以使得更新、修改和测试各种功能模块变得更加容易。另外,后门程序也能为将来软件系统的维护工作提供很多方便,所以软件开发者在软件系统交付使用后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去删除后门程序,这就给该软件系统埋下了安全风险。如果黑客们想攻击该软件系统,则可以穷举法搜索来直接匹配软件系统的后门程序,从而通过恶意攻击后门程序来使得该软件系统瘫痪。
3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
3.1人为因素
就人为因素而言,他们通常可以是网络黑客。在某些计算机应用程序中,黑客会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填补网络信息的空白,闯入他人的计算机,并最终使计算机重要信息和内容的丢失。如今,利益相关者正在寻求管理黑客并加以加强。但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仍然无法避免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问题。
3.2网络因素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征是虚拟和开放的,这也对网络安全提出了重大挑战。另外,由于网络是高度虚拟的,因此用户发布时无法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且黑客在某种程度上很容易入侵,这严重影响了网络管理的质量和有效性,并严重威胁用户信息,因为它无法有效地监控病毒的传播。
3.3软件自身风险因素
在计算机上安装软件时,如果安装了未知来源的软件性可能会严重地损坏计算机并进而威胁网络安全。 此外,使用未经认证的硬件会阻止软件实现其全部价值和利益,从而影响计算机的总体应用寿命。
4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防火墙技术应用措施
为了能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涉及的防火墙技术的类型也会相对不同。因此,必须注意要在实际的技术应用中采用不同的方法。以下的操作仅仅是提供参考:
4.1代理型防火墙技术应用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程序中,防火墙技术必须要科学有效,比如代理防火墙技术应用,这主要是在某些代理技术的支持下代表客户使用的技术,传输效果在从外部网络发送到服务器的连接请求以及从服务应用程序到内部网络的连接请求中更为明显。使用代理服务器可以帮助更好地了解连接需求,确认客户端请求后,该请求将发送到服务器。使用此防火墙技术,可以在应用程序层全面验证数据并保护信息,计算机网络的一般安全性在确保这一点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2分组过滤防火墙技术应用
在防火墙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数据包筛选防火墙技术来利用其简单性和效率,这非常有效,可让管理不同网络上的连接。使用防火墙技术将特定的IP和TCP端口与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数据包的显示和分析进行安全检查来保护内部网络,用户主要是采用基于包过滤的防火墙技术,它具备相当高的传输速度,明显的开放性和很高的传输效率。当在实际中使用该防火墙技术时,仅仅允许内部网络中的数据包以及信息数据源通过,并且无法发送未知数据包。
4.3复合型防火墙技术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型的防火墙技术科学应用也可能提高计算机网络运行的整体安全性,这种防火墙技术提供了相对较好的保护,并创建了适用于计算机网络的操作环境。复合防火墙技术的实质是将不同的技术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弥补原有单一技术的缺陷,保证防火墙技术的应用,并扩大了技术安全保证的有效范围。如果要使用复合型的防火墙技术,则需要建立科学的安全认证机制以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在复合防火墙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可以考虑在ASIC体系结构的作用下将计算机病毒快速过滤并集成到计算机网络中。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需要采用多主机结构来更好地提高计算机网络保护的质量,需要支持网络端口和多个LAN的管理,划分专用网络的安全性并提供网络安全性。
4.4防火墙技术在访问策略分析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火墙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在访问策略分析中发挥积极作用,在访问策略中使用的配置表对总体技术应用目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并且使用科学合理的计划来优化、分析和计算计算机网络操作的整个过程,制定安全防护体系。在实施访问策略时,防火墙技术会根据单元方案在计算机内划分操作信息,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单元计划内部和外部访问的保护措施,应用防火墙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循环访问过程的安全性。访问策略基于防火墙技术,使用时,可以帮助用户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网络操作的特性,并确保计算机网络操作的安全性,防火墙技术的实际应用使访问策略方法与网络安全保护方法兼容,从而提高了计算机网络的整体安全水平。
4.5深度检测防火墙技术应用
在计算机网络的实际使用中,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总体水平,有必要更加注重防火墙技术的应用,以确保计算机网络运行的整体安全性。通过仔细检查防火墙技术和科学应用,可以清晰地识别流量的方向,降低检测的难度,以弥补传统防火墙的弊端,从而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使用,确保计算机的安全和方便管理发展。
5 结束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其优点和缺点。网络应用系统带来了信息处理的便利性和效率,同时,计算机信息的安全性也成为一个新问题。由于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网络系统的运行紧密相关,因此,为了解决计算机的安全性问题,应对防火墙和网络安全管理进行集成和检查,并建立具有较高系统安全性的网络。
参考文献:
[1] 戴辉.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防火墙技术的应用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1):227-228,231.
[2] 杜博杰,钟慧茹,葛运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防火墙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1):154-155.
[3] 劉永辉.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1):78-79.
[4] 陈哲.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24):181-182.
[5] 肖承望,黎惟梁,张宇.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23):85.
[6] 王玲玲,张倩.计算机网络安全中防火墙技术的应用探索[J].现代信息科技,2019,3(23):154-155.
[7] 倪春,肖承望,黎惟梁.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3(23):161-162.
【通联编辑:闻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