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实验课

2021-12-19 21:52汤秀峰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48期
关键词:机械效率凸透镜分组

汤秀峰

物理知识比较抽象、理性,做好实验,把物理教材知识与日常 生活结合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怎么做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把要学习的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在《机械效率》的教学中再现生活场景:农民工把混凝土用绳子从地面吊提到上面,你背着书见上楼,农民用滑轮组往屋顶吊粮食,工人师傅用起重机提升重物等,让学生明白,为达到目的做的功叫做有用功,而任何机械在做功时都要克服摩擦和自身重力做功。这部分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就是额外功。接着讲解什么是总功,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水到渠成的得出机械效率的概念,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又如速度的教学,我们播放运动员百米赛跑的视频,跑到中途暂停,此时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得出结论后继续播放视频,到达终点的时候提问:哪位运动员是冠军?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接着出示一些不同竞速项目运动员的成绩,针对材料提问: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在学生的强烈需求下引出速度的概念,再结合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的速度,这样一系列的生活化问题,让知识的建立有了依托,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这种把教学目标隐含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学习起来既不枯燥又非常感兴趣,学习效果好,学生既學到了知识,又明白了物理学科的实用性,就会有持久学习物理的动力,同时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知识迁移。

二、加强实验教学,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养成独立探索、研究的习惯。可以尝试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教科书中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旁观者,如同看影视节目一样,观察教师把这些实验按照严格的步骤和要求,演示一遍,只看个热闹场面,对于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缺乏主动性的探索。学生获知感较少,效果很不理想。把不利于大多数学生观察的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如把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由演示改为分组,把学生5~6人分成一组,共同设计步骤,亲自参与,分工协作,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究,既观察到了清晰的现象,又锻炼了操作能力,效果就非常好。

三、注意引导学生分组实验的探究性

分组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在兴奋的状态中探索,有强烈的求知欲,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让探究向深处发展,完成实验与物理公式、定律等知识的联接,并尽可能的完成知识的迁移。如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他们顺利完成实验操作及规律的总结,认为实验已经结束的时候,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凸透镜残缺不全,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你如何进行实验?学生的思维顿时又被调动起来,他们积极的讨论,最后想出了方法,用一张白纸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来观察现象,他们惊喜地看到了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变暗。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就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主动参与探究,既掌握了操作技能,又培养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机械效率凸透镜分组
[透镜成像的规律]随堂练
分组
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物理机械效率专题练习
走出功率、机械效率概念理解的误区
测凸透镜焦距的三种方法
用不等式解决凸透镜成像问题
机械效率的实验与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