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思维:指向阅读教学深度学习的维度构建

2021-12-18 19:48吕晶晶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7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阅读教学思维

吕晶晶

摘要:深度学习已经成为各种学科教学设计的共同追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启动深度学习机制时,需要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形成深度学习维度建构机制。文本解读追求深度、情感诵读体现温度、语言鉴赏呈现广度、迁移训练设定域度,都能够对深度学习形成强力支撑,教师要做好教学调查和研究,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操作,以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

关键词:思维;阅读教学;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211

一、牵引思维,促有深度的知识建构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用实例告诉人们:“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阅读常常是以自己的知识、经历、心境去感知文本的,阅读教学必然会牵涉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整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经验水平、学习方法和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联系生活情境,促进知识的转化融合、联系整合,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

(一)找原点:链接生活经验

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总是带着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唤醒学生的经历,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挖掘文本中的生活情境,让情境再现,从而进行更真实的体验,促进阅读思维的深刻性。

三上《肥皂泡》第4自然段,以“五色的浮光、轻清透明、光影零乱”等优美的词句,描写肥皂泡的颜色、形态。文中这些语句描写十分精妙,但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理解。在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自己吹泡泡时,阳光照在泡泡上呈现的色彩,泡泡在阳光下飞起来的样子等情境,联系生活营造更真实的语言情境。在教学前也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做做肥皂水,吹吹肥皂泡,经历观察和实践活动。在体验中,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难懂的语句,将知识与生活经验转化融合,提升认知能力。

(二)补语境:充实阅读支架

教材中常有一些文本时代背景深远,学生了解较少,在理解上就有一定的难度。由此,可以借助资料设计能力提升阶梯,通过信息的搜集和整合来链接文本情境,以资料丰厚文本,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整合能力,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延安,我把你追寻》中,学生对于“延安”的理解局限,导致文本阅读浮于表层。由此,借助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等相关信息。以对故事背景的深入理解,加深对 “延安精神”的体会,更深切地体会诗句。通过搜集资料补充知识,联系诗句整合资料,深入文本,逐步展开教学。

(三)丰联想:激活画面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借助语言想象画面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时,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来引导学生体验画面的美好。如通过语言 “秋风吹来了,树叶纷纷飘落下来”,引导学生感受画面,把自己联想到情境中,牵引思维的深入,从而对文本的意蕴进行深入理解。并且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踩树叶、望远方的情境模拟,进行情感的体验,实现语言的深度理解和表达的提升。

联想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提供了具体的材料。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聚焦文本的重点难点,以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创设活动情境,引领学生动用自己的想象、情感等因素,还原词句所要呈现的画面,使言语形式的习得过程更加鲜活生动。

二、触发思维,推有力度的问题探究

思维始于提问。在阅读教学中,由对内容的理解到追寻言语下的深层意图,需要善于挖掘、捕捉文本内容和表达上的“浓缩点”和“空白点”,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领学生以探究者的姿态,借助有思维张力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深入阅读,把文本读宽读厚,获得阅读思维的发展。

(一)思在情节延伸处

“言有尽而意未尽”,抓住文本中简洁精炼的情节描写,设置问题情境链接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以问为导,在情节的补充中,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通过语言表达由文字简略处走向言语深处,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如《精卫填海》,短小精悍的文言文通过“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来描述填海这个漫长的故事。抓住这个句子来感受人物的形象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填海的过程中,精卫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以此引导学生通过思维的拓展,想象填海的艰难,从而领会精卫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把故事读丰满。

(二)寻在隐形表达处

文本中常有隐含在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需要在阅读时仔细推敲。《灰雀》一文中,“灰雀去哪儿了”这是阅读中需要理解的难点。在教学中,以“灰雀到底是自己飞走了,还是被小男孩捉走了”,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画出相关句子寻找理由。通过抓住描写小男孩的语言、动作的语句,读懂文中隐藏的信息:小男孩捉走了灰雀。文本中有多处语句可以作为问题解答的依据,因此以问触发思维,指导学生通过“观点、依据、推理”三个维度进行语言表达。

抓住文本语言的隐形表达,设计一定梯度的追问,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个性化的表达,通过合理的推断在思辨中有条理的进行表达,为学生的思维设置阶梯,引导学生在一步一步地思考推理中,发现文本的含义,促使学生往深处想,使阅读更深一步。

(三)议在观点论辩处

教学中常会出现不同观点的碰撞,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想象和思考空间,巧妙的运用“巧问促探”策略,设置疑问或引发生疑,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产生思维碰撞,鼓励学生依托观点,展开个性化的阅读,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更加深刻,得到思维的发展。

如《一支窝囊的大老虎》,“我”扮演的老虎不会豁虎跳,受到小朋友的嫌弃,逗得观众哄堂大笑。结合“我的演出窝囊吗?可以怎么开导我?”,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扮演老虎的角色進行个性化的点评。以开放性的问题为导,让学生思维活动和言语实践中,拓展丰富文本的内涵,挖掘创造潜能。

综上所述,基于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以多阶思维为阶梯,由浅入深逐步形成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准确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让语文课堂变得灵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孙莉.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2020(06):114-115.

[2]朱玲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小学语文教学,2019(34):52-54.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阅读教学思维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