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贤泽
潘晶晶老师的这节单元随文写作指导课以“怎样选材”为核心目标,在教学准备、课堂实践等方面,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其课堂设计和编排体现了目中有“人”、心中有“术”、课堂有“效”的教育理念,洋溢着浓厚的课改气息。
读写结合作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是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潘老师的这节课着眼于读写结合,彰显了五个维度。
一是教学内容聚焦度。潘老师围绕“怎样选材”,首先引导学生回顾统编语文教材七(下)第四单元课文,借助思维导图归纳出选材注意点;然后链接社会热点,要求学生模仿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片名,以“你好,
(填上妈妈的名字)”为题,进行选材训练。这样的教学内容聚焦且纯粹,学生的选材能力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写作经历体验度。写作教学,即使教师说清楚了,学生也听懂了,但是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就不能真正理解。写作课上,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把学生引入写作的状态,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促使他们写出佳作。潘老师借助课文内容、热点影片设置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创作冲动。在模仿与借鉴中,学生知晓并熟悉方法,实现了读写共生。
三是写作过程介入度。作文教学要多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与写作心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活学生的体验,而不只是评判文章的好坏,不能只谈结果不谈过程。没有过程,哪有结果呢?潘老师设计了“素材展示”和“升格再现”两个环节,前后对比。这一设计可以透视学生的选材过程,洞悉他们的选材误区,从而对症下药,有效指导。
四是写作能力操练度。作文不仅要写,而且要多写,反复写,变着法子写;要通过投影展示、师生点评、反思升格等,增强训练力度。这节课上,学生练的环节包括:选择关于妈妈的素材(不少于3个),填写在学案上,师生点评;看电影宣传片,結合感悟,点评素材;修改自己的素材,教师再次点评。这样的指导方法得当,小步轻迈,学生自然就会拾级而上。
五是学习过程沉潜度。作文教学是言语生命的觉醒,是总结规律、积累思想、习得能力的过程,因而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密不可分。潘老师的课,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写作规律与方法的呈现、师生对话、自我升格等一系列“思维体操”,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总体而言,潘老师通过“课本范例→归纳方法→操练方法→播放宣传片→体悟、调整方法→引用名言验证”的设计步骤,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写作指导课。如果在归纳方法时,更有耐心地倾听学生想法,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同时更加合理地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给予更多学生展示升格后的选材的机会,效果当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