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卫华
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过程化写作,教师需要辨明逻辑起点,打破“教—写—评”的线性流程;要明确过程化写作的呈现方式,构建开放的写作教学生态;要把握写作过程的操作流程,在学生写作中渗透教学导向,实现师生写作的“共生”,达成写作与教学的“共生”。
关键词
初中作文教学 过程化写作 共生
关于过程化写作,国内学者已从不同的层面开展了研究。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过程”的含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荣维东教授认为:过程化写作是“由‘关注结果’转向关注‘写作过程’,由关注‘写作产品’到关注‘写作主体’,由关注‘外在结果’到关注作者的‘思维过程’”[1]。我尝试结合黄厚江老师《享受语文课堂——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典型案例》一书中的具体案例和语境进行梳理和辨析,探讨过程化写作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逻辑起点——聚焦“过程”:从教学到写作
传统的写作教学,包括情境化的师生活动,学生在具备写作动机、了解写作要求之后动笔、完成,教师进行批改,师生再完成后续的交流、修改。在这一过程中,写作是独立进行的,也就是说,学生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完成写作的。而过程化写作旨在打破“教—写—评”的线性流程,将“教”和“评”置于“寫”的过程中,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构建共存的生态环境。
后续的教学过程直接转化为写作过程,原本由“写”和“教”两个独立部分组成的教学过程整合为“写”的过程,在写作的过程中渗入教师的“教”和“评”。“教”和“评”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向和现实的操作步骤,从而可以有效发挥引导的作用。写作构成了写作教学的主体活动,从而使写作教学在写作的“过程”中实现。
二、呈现方式——改变“过程”:从封闭到开放
写作过程由封闭到开放,实质上是教师介入学生的写作过程。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写作中的问题,避免学生出现诸如“审题错误”“详略不当”等问题;教师也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写作支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写作中“闭门造车”。
“写出人物的个性”一课中,黄厚江老师采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评的方式打开教学空间。一篇作文是由教师、两名学生以及作者共同完成批改的。在这一过程中,全体学生都可以随时参与讨论,共同完成作文批改的任务。每个片段被两名学生批改之后,教师就选择三篇(或三类)共同讲评,这三篇通常是评分差距较大或评分都在90分以上的文章。如果说这样的开放程度还不够,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个环节中,教学空间的开放程度更加明显。黄老师问:“今天有写黄老师的吗?”实际上,很多学生都是写黄老师的,因此,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们的兴致更高,交流范围更广。黄老师以写作对象和批改教师的双重身份参与其中,教学效果十分明显。这样的评讲不仅拓展了评讲主体的范围,而且强化了学生的写作体验。更为重要的是,评讲不只是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而且指向学生今后的写作经验。
写作理论的指导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实践的依托和检验,很容易变为空洞的说教。教师只有将之与学生的写作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反复操练,不断检验,才能将写作的理论知识落到实处,发挥理论之于实践的指导作用。
三、操作流程——实施“过程”:从写作到教学
写作过程就是教学过程,与其说是教师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不如说是教师将学生的现时写作状态作为写作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学生的写作状态是写作教学最直接的学情,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其中不仅包括对教学起点的把握,而且应当能够凸显教学的难点,并最终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将学生的写作引向教学终点。
黄厚江老师在对题目为《感动》的作文的批改中,发现学生“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没有‘感动’”。他分析问题的症结,学生“心中没有感动,笔下哪来的感动呢?没有值得感动的事,又哪会有感动的文章呢?”。于是,黄老师将自身生活中遭遇的故事,以及自己“准备以此为题材写一篇小散文”的想法引入了课堂教学,请学生们出谋划策。经过一番讨论,学生们理解了“感动”的内涵:不一定要有催人泪下的场景和感人肺腑的故事,“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平常的微笑”都可以让人感动。学生建议以“感激”为题目进行写作。这节课看似是学生帮助黄老师写作,实际上是师生共同参与了写作过程。
结合以上案例,我认为,在过程化写作的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聚焦学情,教学要有针对性。作文讲评课的目标不是为了讲解而评价,教师应该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充分了解学情,针对学生的具体写作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
其次,教写结合,不着痕迹。“教”是为了“写”,“写”的过程中渗透着“教”。教师结合实践将写作理论传授给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实践。
最后,强化体验,内化评讲内容。评讲作文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突破写作瓶颈,因此在过程化写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好文章,反思自身写作的问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习写作知识,思考写作问题,增强写作体验,才能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升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