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平 李志华 李静琳
(1.大理大学工程学院;2.大理技师学院;3.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
一培训学校近几年开办了“工业机器人”培训班,培训对象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这个培训班吸引了许多沿海的大公司来招聘,毕业生供不应求,提供的起薪一般在一万元左右。机械或电子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只要肯下功夫,参加这样的培训班,只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即可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计算机理论基础较好的自动化或计算机等接受过编程基础学习的大学生,只要肯钻研,参加“工业机器人”编程培训,在实训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一个月入门,两到三个月可以作为合格的软件调试工程师,成为就业市场的稀缺人才。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凸显,很多大学毕业生,特别是二本以下的高校大学生或者冷门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与此同时,许多企业难以招聘到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一些需要具有很强的理论功底和动手能力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实际上,随着大学办学思路的转变,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被逐步淘汰,真正没有对应需求的专业已经不存在。之所以还存在这样的供需偏差,是大学的课程安排受教学管理和教学资源的制约,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教授学生相应的职业技能,供给和需求的微小偏差造成的。
大学教育已成为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2021年大学毕业生达909万,大学毕业生成为就业市场的主力,而非稀有人才。尤其是二本以下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没有明显优势。大学生理应顺应国家和时代的发展,合理进行求职定位,合理进行职业规划,才能更好地解决就业难题。
大学生需要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一方面,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总录报百分比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很多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技能职位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越来越多。从2018年大学生就业去向来看,民营企业、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等是主要就业去向,2014届至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50%上升到54%,这些工作岗位的待遇相比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提供的岗位待遇差距不大,并且上升空间比较大。
高校专业的设置要经过层层审批,造成高校专业相对就业市场具有滞后性,大部分高校很少甚至没有市场急需的专业。例如,理工科方面的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增材制造、网络安全等专业的研发、调试、操作岗位就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经营管理类的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网红”培训以及医学相关的健康管理等专业也是岗位在等人,岗位薪资水平普遍较高且发展潜力很大。
大学毕业生在面临社会需求和自己专业不符的情况时往往不知所措,专业就业形势好的学生学习意愿普遍偏高,而专业遇冷的学生逐渐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学习和未来发展失去信心,在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同时伴随的是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造成大学生涯的荒废。
在校期间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改变大学生就业前景的最佳途径,就业市场的紧缺专业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专业。一方面,它们都和现在大学中的专业有着或深或浅的渊源,比如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专业的关系十分密切,网络营销和市场营销的关系很紧密;另一方面,目前大学专业的口径普遍较宽,相近专业的基础课程基本相同,很多专业课程也存在着相互交叉。这些情况下,大学生要理性面对就业市场的快速变化,大学学习期间既要规划好大学的专业课程学习,也要规划好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设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将学习与职业规划紧密地结合起来,迅速地行动起来,真正将职业生涯目标落到实处。通过在校期间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传统专业或冷门专业嫁接现代需求专业。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应抓住机会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培养自己的就业优势,这是解决当今大学生学习期间对未来迷茫,毕业时就业难的良策。
大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的培训学习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大学生具有较为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一般职业技能培训的专业理论对于大学生来说只要专业跨度不大,都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大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个过程,是能力的转化,是点睛之笔。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大学学到的最关键的能力是知识学习能力,大学生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其他人员学得更快、学得更好。所以,在有大学生参加的技能培训班里,大学生的表现往往非常优异。
相对于其他应用技能型人才培训,大学生的缺点也很明显。例如,遇到挫折容易退缩,取得一点成绩又容易沾沾自喜,对待任务目标开始的时候容易“好高骛远”,工作的过程中难以“吃苦耐劳”,这些情况往往造成“虎头蛇尾”的结局。
1.培训时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时间适宜在大三到大四学习期间,不要太早或太晚。参加培训过早,从培训到毕业的时间间隔过长,遗忘率过高,难以学以致用;参加培训过晚,如到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再去职业技能培训,容易造成金钱和时间成本过大。所以,最佳的时间是大学生在大三的后半学期开始,在不影响学业学习的情况下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2.职业技能培训的专业选择。最好是选择和所学专业相近的两到三个专业技能,不需要考太多的证书,也不需要为了追求热门找跨度太大的专业。因为,专业跨度太大不但在学习上会产生很大困难,而且即便是取得了证书,到了相应的工作岗位也会困难重重,甚至在应聘时难以取得用人单位的信任。
3.慎重选择培训单位。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在选择培训单位时,一方面,应到当地的人社部门去确认培训学校的办学资格,只有培训学校具有相应专业的培训资质,才可以放心参加他们的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到社会上参加培训要查看培训学校的培训资质,要确认学校有相应的教学设备后才能参加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关键在于培训学校的实操设备是否先进、足用,一般有相应设备的学校会配备相应的教师。
4.高品质的免费培训值得珍惜。政府和学校经常会举办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近年来,国家针对青年人技能学习出台了各种鼓励政策。例如2020年,人社部和财政部、共青团中央就组织了针对14—35周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200万人次的“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国家还有专门针对在校或毕业大学生的“青年高端职业(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项目”。这些培训在社会上培训费用很高,大学生可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免费参与,很多培训可以在取得相应的证书后由政府报销培训费用。大学一般都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这些培训中心会定期安排一些培训班,一般都是免费,大学生遇到和自己职业规划相关的此类培训不容错过。
5.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职业技能培训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方式不同,很多的技能是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够掌握的,所以,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吃些苦头、受点挫折都是难免的,要下定决心,从容面对。
6.培训的数量不宜过多。大学生能够多掌握一门技术,在将来的就业市场上就多一种选择,但是技能太多难以精通,建议大学生在毕业前每人不宜参加超过三个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毕竟专业技能的培训学习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和时间,如果影响了大学课程的学习,甚至影响到毕业,就得不偿失了。
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转型的十几甚至几十年里,国家需要大量具有理论基础、适应技术迅猛发展且具有一定应用技能的人才。大学生是这类人才的主要群体,在大学期间进行高新技术的职业技能培训,能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必将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