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小学生逆反心理形成原因及其解决对策研究

2021-12-18 03:53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太平小学黄智妹
亚太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绪笔者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太平小学 黄智妹

逆反心理是指对外界人与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立或者相反的心理。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但是其身上也存在明显的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与家长对着干,导致其与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日益紧张、恶化。其实,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并不是凭空形成的,其中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以下,仅结合笔者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针对小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及有效的应对策略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望教师、家长都能正确而客观地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合理疏导,引领小学生的健康进步与成长。

一、小学生逆反心理形成原因

就当前来讲,导致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家长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超出学生实际预期

不少教师、家长会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或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或不符合学生当前的个人能力。如要求学生必须在考试中考多少分以上,否则就会怎么样,但有的学生即使认真付出、积极努力,也难以达到,这种要求容易使学生内心形成“为什么要这样对我”的不公平心理。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二)教师、家长剥夺学生的自主性权利,刺激学生的敏感心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及能力有所发展,他们会想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与空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依赖家长或者教师。但在不少教师、家长看来,小学生年龄小,还什么都不知道,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一些干预。为此,教师、家长会下意识地代替学生做决定,这其实是对学生自主性权利的剥夺,导致学生越来越敏感。因此,教师、家长一些小小的行为也能刺激学生的敏感心理,引起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从而与教师、家长所做决定对立。

(三)学生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疲惫状态,容易出现情绪波动

作为个体,长期处于一个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疲惫、懈怠的状态,这是一种非常正常且客观的事情。对此,个体会下意识地想要摆脱这一环境,并表现出抵触、对抗的逆反心理。小学阶段学生同样遵循上述客观规律,具体表现为当他们对一些事物产生厌倦的情绪时,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对立的行为表现。

二、小学生逆反心理应对策略

在明确了小学阶段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之后,笔者认为作为心理健康教师应当加强引导,既要加强对教师、家长的引导,更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得大家都能正确认识逆反心理这一心理问题,并共同想方法加以解决。

(一)教师、家长立足实际,提出契合学生实际的要求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存在学生成长与发展得更好的美好心理预期,但这一预期应当建立在契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可一味拔高难度,揠苗助长,不然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不良后果。作为一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笔者会有意识地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以及家长的沟通,向他们传递与分享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双方携手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

例如,班里一名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其家长望子成龙,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每次都能考高分,但自家的孩子每次都在班里垫底,心理产生不平衡,于是对孩子提出了过高的要求:考试时必须要考多少分,每天必须要坐在桌子前做多少张卷子,等等。这种过高的要求显然超出了该名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其感受到极大的压力,为此逆反心理爆发。家长越是要求孩子做作业、做卷子,该名学生越不愿意做,导致整个过程磨磨蹭蹭,家长与学生都苦不堪言。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有意识地与这名家长建立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告知其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逆反心理以及不及时纠正可能导致的所有恶劣后果。与此同时,笔者告诉这名家长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应当采用正确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提升成绩,切不可操之过急,一味地让孩子产生心理负担及压力。这名家长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开始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也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标准,这都使得该名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压力,不再盲目恐惧与忧虑,而是能踏踏实实学习,一步步地提升自身的成绩,原本存在的逆反心理也得到了有效的疏导。

(二)教师、家长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做力所能及事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但是他们的自主意识及多项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力,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想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为此,教师、家长不要过度限制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必须怎么做,一定不能做什么,而应当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当自己想做、愿意做的事情得到认可并有效展开时,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便能得到有效的疏导与解决。

例如,作为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笔者会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家长从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而不是一味地越俎代庖、强硬要求。如学生放学之后想先玩一会儿再做作业,这无可否非,毕竟小学生年龄小,比较贪玩,想多玩一会儿再正常不过了。这时,家长无须反复督促与提醒孩子必须要写作业了,甚至威胁“再不做作业便……”,这样极容易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家长只需要转化自己的教育方式,将做作业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要学生能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这样一来,学生能酣畅淋漓地玩一场,同时也能注意做作业时全身心投入、积极而主动地完成。这样,孩子们的作业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更重要的是学生还学会了自我安排与规划,而不会再对家长产生强烈的逆反及抵触心理。

(三)引导学生自我调节放松,以愉悦的情绪与周围相处

当对周围的事物出现懈怠与厌烦的情绪时,小学生也应当积极进行自我调整与调节,这样既能有效缓解有可能爆发的逆反心理,同时也能以一种愉快的情绪与周围和谐相处,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与成长。

作为一名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笔者会有意识地教授给学生自我调节与放松的方式方法。如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有学生反映临下课前知道也能理解教师想做总结,梳理课上所学到的知识,但是由于已经上了一节课,所以自身的情绪很烦躁,想赶紧下课,因此产生迫不及待的心理,因此老师越是认真讲解,自己越不愿意认真聆听,而是度日如年般等着下课铃声响起。针对学生所反映的情况,笔者向他传授了调整因为长时间听课而导致短暂逆反心理的巧妙方法——深呼吸法,即当意识到自己出现不耐烦的情绪与心理时,不妨进行深呼吸练习,这一简单的练习能很好地冲淡原本紧张的心理情绪,促使自身融入大环境之中,认真聆听。这一实用的方法让学生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节,在高效进行课堂学习的同时,避免了不认真听讲而出现的学习下滑问题。

(四)针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1.针对家庭方面的对策

家庭原因是造成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因素,针对家庭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应该经常性地开展家长会,在家长会期间要重点针对小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家长进行深入探讨。诸如,可以与家长一起分析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讨论消解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具体办法等。并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工作,积极有效地化解小学生所产生的逆反心理。

2.针对学生方面的对策

学生的逆反心理主要呈现出不服管教,越不让干什么就越干什么的情况。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达不到教师和家长的要求,或者在这个过程中做的事情比较费时费力,不如教师和家长的方法快捷简单。但是,这是学生的正常成长过程,在不涉及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教师和家长在中间适当引导,学生会更加能够接受,当学生接受自己的时候也就不会产生太大的逆反心理。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肯定学生,即使做错了事情,我们也尽量不要直接、严厉地说“你应该这样做”,而是引导学生“这样做是不是会更好呢?”“你可不可以尝试这样的方法呢?”。很多时候,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实不是很大,但是根据说话人的语气语调,学生的逆反心理会有所波动,所以教师或者家长一定要注意与学生说话的方式方法,从而尽量避免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逆反心理的存在使得小学生的情绪与心理非常敏感,其行为与做法也趋向于盲目而缺乏理智。为此,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一定要引导教师、家长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并进行有效应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相信小学生“对着干”的心理能够得到有效疏导。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情绪笔者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