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升平路小学 胡晓梅
课堂是核心素养落地的主阵地,是学校工作永远的“聚焦点”。进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如何立足课堂,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每一个学校、每一个教育人必须思考与回答的问题。我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出了“有序有趣、轻负高质、生命成长”的“悦·成长”课堂理念。
“悦”指有序有趣、轻负高质的课堂生态环境。教师、学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四者和谐共生,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生态。
“成长”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智不断开启、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和状态。从动态来看,强调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经历的基础上,通过习得、内化、迁移,获得生命的“生长”;从静态来看,强调学生具有“学习力”,即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悦·成长”课堂是在有序有趣、轻负高质课堂生态环境下,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经历的基础上,通过习得、内化、迁移,发展心智、形成“学习力”的课堂教学范式。
1.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回到人的原点去尊重人、关怀人、培养人、发展人。一要用“真心”与“童心”与学生平等相处,用儿童视角和真挚情感去体验;二要理解并包容学生的差异,努力发现学生“闪光点”与“共振点”;三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不替代、不包办,引导学生自己经历学习的过程。
2.有序的课堂常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宁静致远”深刻揭示了成长的内在道理。在浮躁的状态下,人的智慧很难得到发展。课堂应该给学生提供宁静、适合思考的环境。从课堂整体来看,需要有规有矩、有度有序的课堂常规;从学生个体来看,需要具备能够支持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3.趣味化的学习任务
笔者从前期的课堂调研中发现,有个别学生基本放弃了学习。追根溯源,这种弃学始于懒学,懒学始于厌学,厌学源于苦学。如何改变苦学?需要教师把激起学生求知欲作为首要任务,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预期,并努力学习,敢于直面困难迎接挑战,这也是学生未来更加从容、理性面对挫折、感受幸福生活的必备品质。
1.教:以素养为本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和基石。目标不明,必然会走入歧途。这个目标,不仅是知识目标,而且是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的综合目标。教师要在学科“底色”之上,发掘育人价值。同时,目标不能仅停留在教师层面,而且要深入学生层面,明确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和学习结果的行动表现。
2.学: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而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和理解是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经历的。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即以儿童立场和视角,思考、设计能够提供适切的学习支架,组织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儿童立场”强调教师设计活动时要思考“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的难度、兴奋点在哪里”“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激活、引导探究、展示,以及内化”。“适切支架”强调教师要分解难度,优化学习路径,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避免因任务综合性和挑战性太强而导致学生无从下手。
3.评:以评为始,以评促学
教学目标是目的地,学习活动是路径,而检验是否达成目标就要依靠教学评价了。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之初就需要思考如何评价,通过检测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诊断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
学习力具体可分解为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在学习动力方面,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会树立学习目标。在学习能力方面,一是构建“学习共同体”,学会通过沟通来学习;二是在教学中关注思维的训练与发展;三是关注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渗透,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任务,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1.教师任务:“创”
教师要把学生引领到学习情境中,揭示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
2.学生任务:“明”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调动已有学习经验,明确学习任务,为迅速进入新知学习做好准备。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设置具体的任务,让学生运用合理的方法去进行合作探究,展示学习成果。
1.教师任务:“导”
教师要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完成任务,同时进行课堂观察,给予学生有效指导。
2.学生任务:“学”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阅读、观察、发现、调查、取证、对比、分析、研究、讨论、展示等,从而构建新知。
教师要设置新旧知识关联的练习,引导学生练习,将新知内化并迁移。
1.教师任务:“纠”
教师要联系旧知设置多样化的练习,纠偏补漏,帮助学生内化知识。
2.学生任务:“练”
学生积极参与练习活动,尽快内化新知,形成能力。
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应该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1.教师任务:“衍”
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联系旧知,适当拓展。
2.学生任务:“用”
学生要在相对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在实践中进一步体悟知识,发展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学任务当堂完成,目标达成度当堂验证,巩固和拓展重点知识。
1.教师任务:“测”
教师要对教学重点进行简单测评。在表扬和鼓励学生的同时,要确定课后辅导对象,并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外辅导。
2.学生任务:“查”
学生要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查漏补缺。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构建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学而不忘,了然于胸。
1.教师任务:“点”
教师要引导、点拨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针对当堂教学目标未达成部分进行调整和补救。
2.学生任务:“理”
学生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稳定的课堂秩序是有效“教”和“学”的基础。我校出台了“学生课堂学习常规”,从学习准备、课堂参与、学习延展三个维度提出了25个要点来规范学生学习全过程,为学生展示了高品质学习应有的样态。
教师要将静态的知识与动态的生活联系起来,增加知识的鲜活性和趣味性;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供不同学生选择;要建立课堂评价、奖励机制,营造“合作竞上”的学习氛围。
再好的教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也会有新的情况发生,这就是教学生成。教师备课时应思考三个问题:(1)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这为教师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材料、组织什么样的学习活动提供依据;(2)学生在完成学习活动时是如何思考的——这为制定学习活动的适宜度、梯度提供依据;(3)学习内容的内涵(核心精神)和外延是怎样的——这为聚焦教学重难点和拓展应用提供依据。教师的课堂最终应着眼于生成,从“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倡导怎样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这要求教师在落实“悦·成长”课堂前,必须从学校层面对课堂进行具象化的呈现。我校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实施:一是召开“悦·成长”课堂解读会,对理念系统进行解读;二是出台“‘悦·成长’课堂评价标准”,以标准引领教师进行实践。
各教研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实际,开展学科建模,构建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群”,打造多元共存、各美其美的“悦·成长”课堂,并建设各具特色的学科资源库,展示优秀课例成果。
教师聚焦自身特色和学生学情开展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做真教育的思考者和践行者,聚焦“生命成长”,打造高水平的课堂,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