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中渗透生命教育

2021-12-18 04:10刘强
清风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个体原则生物

文_刘强

(作者单位系启东市汇龙中学)

教师在高中生物课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从生命的起源,人体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入手,在知识的传授中融入生命价值观教育,教会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在高中教学体系中渗透生命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原因

高中生物的主要教学内容涵盖生命的起源与发展、生命物质的基础构成、生命规律以及生命与环境的关系等,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有其独特优势。首先,生命教学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只有通过生物教学给学生讲解生命起源、组成生命的物质以及人体复杂奇妙的生理构造之后,学生才能对生命的意义有所认知。其次,一旦个体成年之后,虽然其个性、知识和价值观都会随着生命活动的不断丰富和阅历的不断积累而有所改变,但个体深藏于内心的生命意识以及行为习惯却很难通过后天来进行改造,所以,在学生生命意识完全养成之前,教师通过向学生科学讲授系统的生命教育内容,能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从而使其尊重生命。最后,高中生物课渗透生命教育也是高中生物教学标准所规定的要求。新标准规定,高中生物教学除了要让学生学习生物基本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生理卫生知识,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双重发展;还要从宏观层面教会学生注重生态保护,使其关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尊重自身生命的基础上尊重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原则

自然性原则。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借助高中生物教材现有内容自然融入课程体系。教师渗透生命教育可以借助人体生理学相关知识导入,并顺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进行讲授。

尊重性原则。高中生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等不同,对生命的认知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特性进行差异化教学,以生命平等的观念来尊重每个个体。

宽容性原则。个体生命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只有学会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高中生对事物的理解往往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要通过包容性原则引导他们学会求同存异,并能克制内心冲动,合理对待偏见,尊重生命自由。

激励性原则。生命教育一直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虽然教学的双方都是生命个体,但生命教学的目的是突破学生对生命的生理认知,使其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认清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真正热爱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激励性原则,一步步地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水平。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

关爱生命。生物新课程标准中已经在部分相关章节加入了适量的生命教育内容,尤其是在细胞、基因、进化论等章节中有所体现。教师在“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免疫调节”的教学中可以充实生命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认识生命的起源与发展,尊重生命的多样性以及形成关爱生命的意识。

保护生存环境。在通过生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学生有了对生命的整体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提升生命教育的内涵。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教师在“生态系统”相关教学章节中可以渗透生态保护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保护地球生态的良好意识。

培养积极人生态度。生命有一定的脆弱性。通过生物教学,学生能了解生命从诞生到消亡的不可逆转的整个过程。在此认知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教会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充分挖掘自身生命的潜能,争取在有限的生命里积极生活,创造更多生命价值。

生命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具有特殊的学科优势和良好的教育意义。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渗透生命教育来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意识,并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此外,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科优势把生命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从而共同推动高中生命教育的长效发展。

猜你喜欢
个体原则生物
生物多样性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第12话 完美生物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生物趣多多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