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科宇
摘要:素质教育方针下的小学教学,日益趋于多元化,衍生诸多新型授课手段。游戏化作为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致,继而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相关教学者应当站在创新的视角开展核心素养教育,深入探索游戏化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益处,致力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应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5-257
引言
随着小学阶段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发展,体育课程也正在经历着一轮的教学改革。所以各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方法也不断被应用到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中来了,游戏化教学方法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游戏化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学生在这一年龄段所具有的极大好奇心,相关授课教师通过借助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这种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保证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習,从而保证小学阶段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教师应基于教学对象,选择游戏类型
体育游戏丰富、多样,要充分发挥其功能,教师就应从实际教学情况入手,选择符合教学需求的游戏活动实施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盲目选择体育游戏,而是要根据教学对象进行选择,确保体育游戏的难易程度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实现小学体育的高质量教学。例如,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对简单且运动量小的体育游戏,如“老鹰抓小鸡”“石头剪刀布”等;对于中学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带点难度且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如“推小车”“青蛙过河”等;对于高学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则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且运动量适中的体育游戏,如“拔河比赛”“十字接力”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体育游戏的选择和规划,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欲望。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化差异,他们的运动能力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的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多加注意,做到因人而异,合理安排、调整体育游戏,必要时可适当降低要求。这样一来,才能真正保证体育游戏符合学生的需求,从而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展开高效运动。
二、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在课前准备热身活动,有助于拉伸,调整学生的身体条件。有些学生因为传统的准备活动会觉得无聊,所以很难真正达到预热效果。这个时候,将游戏应用在准备活动中就显得格外有意义。在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要优化学生的体育游戏,就要采用充实积极的体育游戏作为热身活动。例如,学生在热身部分玩航天飞机、跳绳、参加沙包游戏等。这些游戏很有魅力,有助于学生放松,优化他们的体力。在这种准备状态下,游戏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会很快地带动情绪。传统小学体育课堂的的筹备活动包括慢跑、广播体操,单调的准备活动消耗学生的运动兴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积极思考、探索学习方法,通过伸展运动巧妙地结合游戏和准备活动,让学生慢慢热身,为下一个课程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防止体育伤害。小学体育教师要根据这个目的,合理的设计游戏,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
三、运用游戏进行技能练习,强化学生记忆
体育教学中,单纯让学生放松自然不可取,但是一味的让学生进行高强度训练同样不可取。而想要让小学体育课堂既有质量又有快乐,则可以通过开展游戏的方式加以实现。在此过程中,身为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就是,体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放松身心的同时学会一定的体育技能。在传统的技能教学中,往往采用的都是教师示范、学生学习,然后学生自行练习的教学模式。从效果来看,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有一定作用,但是却无法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也容易偷懒。而如果教师能够在此极端融入一定的娱乐因素,相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大幅提升。例如,在训练往返跑的运动项目时,可以利用“狼来了”这个游戏。有相当多的学生因为不能很好地控制他们的返回方向,所以感到沮丧,运动兴趣低下。为了刺激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让学生扮演狼和羊的角色,这项运动游戏学生会很感兴趣,因而他们会积极参加体育游戏,游戏本身就需要使用往返的技能,所以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帮助学生突破运动的困难。游戏还可以帮助学生、保护学生的物理和精神健康,迅速实现体育运动的进步。
四、运用游戏进行放松活动,缓解体育疲劳
体育课结束,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总结,否则小学生们很难明确这节课到底学了什么。而在一次体育课结束后,学生的身体已经进入疲劳状态,因此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以整理运动收尾,如进行整队、报数、完成一次广播体操等等。这样的结尾虽然能够舒缓学生的身心,但是长期发展下去学生难免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在特定的教学中进行一些小游戏,让学生的快乐延伸下去。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优化整体教学效果的有力举措,应受到充分重视。新时期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将其落到实处,为学生营造更具趣味、更精彩的体育课堂,吸引更多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完成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李长宝.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57.
[2]丛磊.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策略分析[J].科普童话,2019(29):91.
[3]杨丁波.小学课堂中体育游戏教学策略分析[J].新教育,2019(0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