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娟 吕昕娱
摘 要:近代中国在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之际,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教育救国的观点,尤其是女子接受教育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赤峰地区虽处边塞,但也深受全国局势的影响,纷纷发展教育,女子教育更是开风气之先。本文在梳理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整理了近代赤峰地区女子教育的发展情况,并对女子教育的特点和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近代;赤峰地区;女子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11-0025-05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面貌。伴随着五口通商,西方列强进入中国,其中文化侵略是西方各国入侵中国的重要方式。中国志士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对中国封建传统的女子教育进行抨击,从抵御外辱、国家强大的角度阐述近代女子教育的重要意义,加之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大力倡导,近代中国女子教育逐渐发展起来。赤峰地区虽地处边陲,但其近代教育起步较早,特别是清末新政实施教育改革之后,各地纷纷响应,建学堂、兴教育,开启民智。随着社会思想观念的不断改变,女子也应接受教育的观念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在政府官员的积极倡导和社会的响应下,赤峰地区的女子教育得到了发展。
一、近代女子教育思想
相当长时期里,中国受封建专制及男权主义的影响,女子教育主要采取家庭教育的形式,以封建伦理纲常礼法为根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女子如何“相夫教子”,恪守“妇德”,以此来维护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社会秩序,“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念根深蒂固。
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之后,大批传教士涌入中国,东西方男女观念的差异,使传教士在进行文化侵略的同时,开始了女子也应接受教育的思想传播。所以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女子教育兴起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建立的教会学校。教会发展女学,甚至有时用免学费、包吃住的方式招揽教众,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比较温和的侵略方式,但客观上打破了一直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女子也开始走出家门接受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逐渐形成自我意识,为后来争取男女平等的权利奠定基础。
教会女学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上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中国应该发展自己的女子教育,以改变国家积贫积弱、饱受压迫的命运,他们提出了自己的女子教育主张。
在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时刻,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希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变革,在教育方面提出了女子教育问题。他认为男女平等,都应该平等地接受教育,在他的《倡设女学堂启》中指出,圣人之交教,男女平等,施教劝学,匪有歧矣。同时,梁启超、康有为等人还认为女子是否接受教育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与西方列强相比,我们之所以被压迫,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女子不接受教育,所以他们大力倡导女子教育。
郑观应在他的《女教》中介绍了欧洲几国的女子教育情况,指出西方国家女学与男学并重,孩子到了八岁,无论男女,都需要入校读书、认字、学习算数,附以绘画、纺织、烹饪等。学成之后,有的在女塾做教师,有的入仕,有的进入更高级的学堂深造。对于平民女子来说,虽然不用像男子那样通书文、明道理,最起码能够“佐子相夫,为贤内助矣。”所以,面对当时“生齿繁昌、心思灵巧、女范虽肃、女学多疏”的情况,中国应该仿照西法,继之以女红、纺织、书数等因材施教,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兴办女学,使女子成为“贤女、贤妇、贤母”,能够很好地相夫教子,不致“虚糜作食”,改变以前完全依附于男子的状况。郑观应的这种女子教育主张与后来严复在《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1897年)中的一些主张有一致之处。严复认为:“中国四百兆人,妇女居其半。妇女不识字者,又居十之八九……妇人既无学问,致历来妇人毕生之事,不过傅粉缠足,坐食待毙而已。”所以两人均认为女子是完全依附于男子的,如果不学习,就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同时,主张男女平等,都应该接受教育,“即当学问,不以男女而异。”
而此时的经元善则认为中国之所以软弱,之所以受列强的欺凌,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女子无知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在《在上海议设女学堂禀南北洋大臣稿》中指出:“……故今西妇多有知学,而国亦由此强矣。卑府等深图我国自强,女学真不能不急急兴起。”所以,中国要想自强,必须要兴办女学,培养出淑女,才会有贤母,而后才会有贤子,国家才会有希望。
资产阶级革命派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提倡男女平等,女子应自立自强,学习知识,主张女子“欲脱男子之范围,并自立不可;欲自立,非求学艺不可,非合群不可。”更加注重女子教育。一些革命派也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是由于女子不接受教育,如陈天华指出,世界五大洲中中国人口众多,其次就是非洲,只是都不讲求学问,被欧洲各国瓜分。欧美各国以及日本,无论男女儿童,只要到六岁都要进学堂学习,所以他们就能建工厂,能制造轮船,而我们只能当他们的工人、当他们的水手。所以我们只有“兴学堂,教育普及”“兴女学、培植根本”才能够不再受到西方列强的瓜分。他们认为通过兴学来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通过女性接受教育,提高女子的学识,女子的素质是国家强大的根本。
孙中山先生也一再强调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出,凡中华民国的人民,都有平等自由的权利。中国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国民人格的培养,而人格的培养要首先从教育开始,教育必须倚重师范教育,“而女子师范尤为重要”。只有兴教育,才有望男女平权,然后才能真正实现共和民国。另外蔡元培先生在1920年也提出要办女校,他认为:“男女都可教育的,况照现在世界来看,凡男子所能做的,女子也都能做。”所以我们可以学习其他国家,可以办独立的女子学校,也可以办男女合校的学校。
近代的女子教育一改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在众多社会志士、思想家、理论家的大力倡导和宣传下,人们从保國、保种、国家强大、抵御外辱等方面来认识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伴随着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社会也越来越认同女子应该接受教育,女子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地纷纷设立女子学校。
二、近代赤峰地区女子教育基本情况
近代赤峰地区主要包括清末民初时期的昭乌达盟和卓索图盟。清末以来,清政府对蒙地一直采取蒙汉隔离的政策,致使这一地区文化教育滞后。20世纪初,清政府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政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政,深刻影响着边疆地区的社会。近代赤峰地区在这种影响之下,教育观念大为改变,各地纷纷办新式学堂,开启了教育近代化之路。在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更有许多新学人才倡导女子教育,兴办女学,这一举动对近代赤峰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上,赤峰地区的主要教育形式既有私塾教育、寺庙教育、书院教育、科举教育,又有学堂教育。在近代赤峰地区,开新式教育之先的首推卓索图盟的喀喇沁右翼旗。在郡王兼盟长贡桑诺尔布的大力倡导下,新学堂建立,此后其他旗县也纷纷兴学堂,助推近代教育的发展。1901至1911年赤峰县建学堂9所,翁牛特旗建1所,建平县建8所,朝阳县建16所,经棚县建15所。到1932年底,学校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加。
(一)官办女子学校教育
1.招收女子入学的混合式官办教育
随着新式学堂的增多,社会上传统的只有男子可以入学接受教育的观念被改变,招收女子入学的学校数量也不断增加。如喀喇沁右翼旗旗立崇正学堂的师范部、小学部均招收女子入学。据《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统计如表1。
通过上表1可以看出,近代赤峰地区自清末新政以来,在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封建的“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女子能够和男子同校学习,封建的女学体系被打破,女子开始学习科学知识,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自戊戌变法开始,自立、自知、自强便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所倡导的女学精神,女子在不断追求着平等的地位。但从学生数量来讲,男女比例还是非常悬殊的。从以上7所招收女子的学校来看,男女生的比例为631:101,总体上女子的入学率低,男女比例悬殊。可见除家庭经济原因外,女子同男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的思想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另外各旗县招收女生的学校数量少,如据1939年的统计,克什克腾旗共有12所国民学校,仅有1所女子学校有85名学生,1所招收女子的学校,有女生4名;阿鲁科尔沁旗有6所公立国民学校,但均不招收女生。
2.专门的女子学校教育
近代赤峰地区的专门女子学校依据设置主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各旗县官办的专门女子学校,一种是教会女子学校。根据《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一辑的统计,官办女子学校情况如下:
在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渗透下,女子能够冲出礼教的枷锁,迈出家门,走进学校,接受现代科学文化教育,可以说是历史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从统治者的重视,到普通百姓的认同,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特别是清末的赤峰地区,地处边陲,民智尚未开化,人们能够将家中的女子送到学校读书更是难上加难。虽然与学龄女童相比能够入学的女子只占一小部分,但却反映了近代赤峰地区思想的进步。
(二)教会女子教育
近代赤峰地区的另外一种女子学校教育为教会女子学校教育。作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教会教育是近代女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传教士纷纷踏入中国土地,他们进入到中国的城市乡村,吸纳教众,传播基督教文化,搜集各种信息,进行着文化侵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各地建了许多教会学校。就内蒙古地区而言,据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年)的统计,共有教会学校738所,学生21204名,到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学校增至960所,学生25450名。十年内学校增加了222所学校,增加学生4246名,女校由325所增加到655所;到中华民国二十四年,赤峰教区有教会学校82所,其中女子学校40所,学生共1855人,其中女生758人。
为发展教会教育,教会还设立了修女会。赤峰地区有到利若瑟会,由1923年来华的13名荷兰修女负责。天主堂教会所办了一所私立华峰小学校,该校原本是一所女子小学,后为了培养修女文化开设了华峰小学校,学校条件比较好,各种设备完善,有动植物矿物标本室、考古文物陈列室等,可以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传教士深入内地开展宗教活动,天主教开始传入敖汉地区,相继修建教堂,设立学校。民国时期,敖汉旗教堂学校主要有贝子府耶稣教堂学校、驿马吐天主教堂学校、王子庙天主教堂学校、宝国吐发来甸子教会公所学校。其中驿马吐天主教堂学校有男生四五十人、女生二三十人,招收学生有很强的季节性,农忙时停学,农闲时入学学习。女生由修女负责上课,主要学习神学知识,附以部分历史和医药学知识。学校经费由赤峰天主教府拨给。
敖汉道德会讲习班建于1937年,是地方富绅筹资募捐兴办的慈善事业。主要通过纲常伦理教育女子做贤妻良母,能够识大体、济世化人。办女子讲习班是道德会的唯一宗旨,招收未婚青少年,讲习作文、算数、诵读、音乐等,诵读内容主要为传统启蒙读物、女子四书等。据统计,1945年上半年道德会共有学员260人,就当时的女子教育来讲规模是比较大的。
(三)近代赤峰地区女子教育举例
洋务运动以后,中国近代教育兴起。内蒙古地区教育近代化一方面是受到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民族自醒自救的需要。喀喇沁右翼旗贡桑诺尔布是赤峰地区近代教育的先行者。1903年,赴日本考察后,于12月創办第一所女子学堂——毓正女学堂,倡导男女平等,聘请日本河原操子任教授,并制定《学堂规则》,其福晋善坤为校长。主要课程有科学知识及日语、算数、手工、图画等。贡桑诺尔布重视学生的继续教育,派遣女生于保贞、何惠贞、金淑贞赴东京留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派2名女学生到上海务本女塾就学。
同时为发展女子教育,做了一系列相关工作。如女子教育的宣传工作,办《女学报》,每周一出版,所载内容均为女子界之事,目的为发达女学。
虽然毓正女学堂的创办开内蒙古近代女子教育的先河,但在创办及经营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障碍:一是人们的思想固化。边疆地区,民智未开,即使贡桑诺尔布以命令的形式要求适龄女童入学,生源也是屈指可数,只有王府内眷、女客、小姐及使女成为第一批女学生。愚昧无知导致了人们对将自家女童送到学堂产生了恐惧。人们认为日本人来到王府,要找100名女童,把她们送到日本去,日本人专吃女童,用她们的骨头做肥皂,把她们的眼睛取出来……这些想法在百姓中传播,导致生源紧张。二是经费困难。清末新政后,清政府倡导各地兴办新学,但对新学却没有更多的经费支持,各地均需自行开支、开源节流。为办学,贡桑诺尔布卖祖上土地、家中细软,四处征集助学捐款,艰难地维持着各新学堂。
三、近代赤峰地区女子教育的特点及影响
(一)女子教育的特点
第一,办学主体、学校类型多样化。近代赤峰地区的私塾教育仍占有很大比例,女子进私塾接受教育的现象很少,所以女学成为当时社会上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近代赤峰地区的女学有官办的女子专门学校、男女混合式学校,也有教会兴办的教会女子学校及盟旗女子学堂。这些学校类型充分反映了清末赤峰地区的社会状况。自清末新政以来,整个热河地区纷纷响应,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创建大量新式学堂,这些为女子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随着美、日、俄、德等列强的涌入,教会势力作为先行军进入内蒙古地区,他们学习汉语、开办教会学校,女子教会学校应运而生,由于其优厚的招生及管理政策,使其能够吸收许多教众的女子入学。
第二,近代赤峰地区女子入学率低。对1939年赤峰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统计表明:招收女生入学的学校很少,且男女生比例悬殊。如巴林右旗共有3所公立国民学校,男女生比例为179:19;巴林左旗共有6所公立国民学校,仅有2所招收女生入学,男女生比例为558:60;阿鲁科尔沁旗有6所国民学校,均不招收女子入学;克什克腾旗共有12所国民学校,仅有2所招收女子入学。可见,女子入学接受教育情况要比男子差得多,这当然不能排除人們思想观念的固化。如贡桑诺尔布“……建女学一所,而就学者寡。王乃自执大杖将王府内所有少妇全数驱入学校……”
第三,地方官员重视。在全国上下兴办新学的背景下,近代赤峰地区处于全国边疆地区的前列,这与地方官员的重视是分不开的。热河都统松寿指出,热河地区如果不广开学堂就不能转变社会风气,并要求各旗县官员积极办学。贡桑诺尔布《敬陈管见八条》之一就是普及教育,后积极创办女学,培养女性人才。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年),旗县教育会长、教育局长集体呈文热河省政府教育厅扩充女子教育,热河省政府教育厅“转饬遵照办理”。
(二)女子教育的影响
近代赤峰地区,地处边疆,交通不变,与外界联系少,人们的思想一直以来比较守旧。但近代以来的一系列改革特别是教育改革,影响着人们对接受教育者的性别观念。新式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仍对赤峰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第一,创立了新的教育形式和内容。1901年《辛丑条约》后,中国的民族危机达到空前的地步,统治阶层开始实行新政,“变法上谕”颁布后,各省纷纷上书改书院为学堂,发展教育。1904年颁行癸卯学制,自此,学堂教育开始在全国各地推行。近代赤峰地区,在学堂教育兴办之前,主要的教育形式是私塾教育、寺院教育,但由于经济状况、社会阶层、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限制,仅富家大户的男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以文化知识得不到普及。清政府为加强对内蒙古地区的控制,故推行喇嘛教,让人们接受宗教教育。自清末新政之后,新式教育的兴办打破了原有的教育模式,特别是清末民国以来女子学堂的设立,彻底改变了旧有的形式,女子也可以和男子一样接受教育,学习新的科学知识,这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第二,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起到了“开风气”的作用。在几千年来男子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女子入学接受科学知识,便成为划时代的一种转变。虽然近代赤峰地区的官员没有如郑观应、梁启超等人一样从民族兴亡、富强的角度理解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但也积极倡导实行,使得女子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直接影响社会风气的变化。如女子在婚姻问题上有了一些自主权,“近则经棚亦有行文明婚礼者”“婚礼主之父母,兼经子女之同意。”再如女子开始剪发,穿高跟鞋,这些都体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第三,培养了大批人才。赤峰近代学堂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毓正女学堂为蒙古族女子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她们有的出国留学,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有的到国内其他地方学习工业制造,有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投身革命,他们在各领域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
女子教育的发展在近代赤峰教育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如生源问题、经费问题等,但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转变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培养了女性人才,推动了近代赤峰地区社会的进步。
注 释:
舒庆诚.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789,1019-1020,1006, 1046.
璩鑫圭,童福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90,312,313482,625.
孙建弼.赤峰县志史略·教育,中华民国十八年;开鲁县志·教育[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翁牛特旗志办公室.翁牛特旗志·教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田万生.建平县志(政事·学校).中华民国二十年;朝阳县志·学校.民国十九年;经棚县志·学校.
作者根据《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一辑)第605-690页整理。
内蒙古教育志编委会.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69.
内蒙古教育志编委会.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606,610,611.
内蒙古教育志编委会.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一辑)[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130,746-747,749,605-606.
《东方杂志》第五年第三期“杂俎·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中国纪事”,光绪三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发行,第10页.
《东方杂志》第四年第九期“教育·各省报界汇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九月五日发行,第229页.
赤峰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赤峰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1986.88-117.
《东方杂志》第二年第四期“教育·各省教育汇志”,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二十五日发行,第93-94页.
《经棚县志》卷十八,风土.
(责任编辑 曹彩霞)
On Women's Education of Chifeng Area in Modern Times
YU Xiao-juan, LV Xin-yu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When modern China is facing the danger, some insightful people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saving our country through education, especially for girls. Chifeng area is a border fortress, but it is also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national situation and developed the education, women's education is even more pioneering. This paper is based on combing the thoughts of modern women's education,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education in Chifeng area in modern time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s of women's education.
Keywords: Modern Times; Chifeng Area; Women's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