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娇
摘 要:上海浦江郊野公园作为距离上海市中心最近的郊野公园,是上海7个郊野公园试点中游客人数最多的。本文以上海浦江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借助携程的网络点评,对游客的评价内容进行编码分类处理,分析其发展管理现状,归纳其基本特征,并对其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进而促进郊野公园未来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郊野公园;游客视角;浦江
中图分类号:TU986.52 文献标识码:A
郊野公园最早源自英国政府1968年颁布的乡村法案中“Country Park”的译文,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郊野公园,将其定义为:为人们提供参观和游憩的郊外区域。它有两个目标,保护自然和供人游憩,前者比后者更重要[1]。英国乡村法案认证郊野公园的主要指标:①易于机动车辆和行人可达;②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停车场,公厕等;③由法定机构或私人机构经营管理[2]。英国朗文地理词典对郊野公园的解释为:约10 hm2的一片土地(有时有水),面积远小于国家公园,免费供公众游憩使用,通常设有自然游步径且沿途设有标志牌,大部分郊野公园提供动植物科普信息[3]。国内郊野公园最早起源于香港,后由香港传入大陆。1993年版《港澳大百科全书》将郊野公园定义为:远离市中心的郊野山林绿化地带,开辟郊野公园的目的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回归和欣赏大自然的广阔天地和游玩的好去处[4]。郊野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明确指出,目标是避免城市扩张无序化以及对城市生态环境做出改良和保护,服务对象是有着较好的绿化和服务设施且为其提供休闲玩耍以及户外科普等服务的地点,在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城郊区域的绿化用地[5]。国内关于郊野公园的定义众多,尚未形成统一口径。尹玉芳在借鉴了国内诸多对郊野公园的定义后,认为郊野公园一般位于城市郊区,有的位于城市远郊,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乡村景观、郊野植被、田园风貌和当地人文气息,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展现自然景观、还原人文风貌的作用,并以广大市民的郊外游憩、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为主要目的,是开放性公园[6]。
郊野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民游憩偏好研究,如方家等[7]使用叙述性偏好法探讨了上海居民对不同配置郊野公园的选择偏好,对郊野公园的类型、愿意支付的门票价格、愿意花费的交通时间、游客特征等进行分析。张关宁等[8]以上海浦江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游客的游憩偏好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游客特征与选择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二是游憩评价体系的研究,如汤雨琴通过理论分析和专家意见构建了郊野公园游憩评价体系,指标层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游憩空间类型多样性(0.156 3)、可游面积适宜性(0.116 8)、游憩项目类型多样(0.106)、植被自然度(0.090 4)以及空气清洁度(0.077 7)。郊野公园的游憩特征可以概括为空间感舒适、清洁、野趣[9]。三是可达性研究,如陶思远[10]基于两步移动分析法对郊野公园的可达性进行分析,发现全市郊野公园分布不均衡,且没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四是规划设计研究,如金云峰等[11]对上海郊野公园的土地叠化利用进行分析,指出郊野公园规划仍须保留郊区原有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游憩功能则采取了在原有用地上叠加的方法。叠加的手段包括园内地物的视觉景观化、农业产品和民俗文化的参与体验化以及公园设施的存量盘活利用等,绝大多数用地性质基本保持不变,只是在涉及土地整治用地中做了适当调整。马镇陆[12]指出上海在拟建郊野公园规划中的保留项目和设施占用了生态空间的问题,还有很多对不同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研究[13]。五是生态问题研究,如庄伟等[14]就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为例,总结了建设过程中自然生境的恢复与重建、植物保护现状和开发的经验,探索了在郊野公园设计建造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六是发展管理研究,如叶方[15]运用态势分析法(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WOT),对上海市郊野公园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并据此制定相关的发展策略。顾承兵等分析了长兴岛郊野公园的投资运营机制,指出它的规划建设要具备3个条件,一是土地属性不变,仍归农村集体所有,可以进行流转;二是经营模式不变,政府负责规劃和投资基础设施,搭好大框架,整个公园属于开放式的,免收门票,局部可以招商引资,自负盈亏;管理权限不变,即仍是各级农林业和土地管理部门。笔者将其投资运营机制概括为: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开放合作,寻求共赢[16]。
关于郊野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给者角度,如规划设计、交通可达性、发展管理等方面,而从游客角度出发的研究较少,包括游憩偏好研究、游憩评级体系研究。从郊野公园的两大主要功能保护自然和供人游憩两方面来看,要多从游客游憩的角度来探索郊野公园的发展和管理。故本文将从游客视角出发,以上海浦江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管理现状,归纳其基本特征,并对其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郊野公园未来更好的发展。
浦江郊野公园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规划面积15.29 km2,拥有5.3 km的黄浦江岸线资源、成片的林地资源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定位为“以森林游憩、滨水休闲为主要功能的近郊都市森林型郊野公园”。浦江郊野公园一期5.82 km2,于2017年7月开放,以“郊野、艺术、秋景”为主题,拥有“活力森林区、奇迹花园区、柳鹭田园区、森林游憩区、滨江漫步区”等5大主题片区,兼顾“林、花、农、岸、水”五大主题风貌。四大亮点即园艺耕岛:打造观赏性较强的园艺景观,形成一处坐落在森林中的特色园艺岛,岛上有适量建筑,顾客可参与园艺制作、园艺展览;白鹭柳岸:保留现有柳树和水系,引入白鹭等动物,创造充满野趣、自然的氛围,也是公园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动物栖息地;果园采摘:将现在幼苗林改为采摘林,为都市人提供体验采摘、农作的场所;水岸露营:在浦星公路西侧良好树林和丰富水系的基础上,设置多种类型的露营点。公园内设置了丰富的游线,可步行、骑行,有4 km滨江观光道、2 km田园水乡游线、26 km郊野自行车道、22 km半程马拉松道。
本文主要从游客视角借助游客的真实评价,对上海浦江郊野公园的现状进行分析。数据源自携程游客评价,由于其建成时间不长,点评数量不多,本文利用八爪鱼采集器对全部评论的进行抓取,然后对游客的评价内容进行编码分类处理,归纳浦江郊野公园的基本特征,并提出有效建议。
删去无效、重复或营销的评论,剩余评价数量397条,对所有评论进行分类编码后得到表1。从整体来看,浦江郊野公园的风景优美,其中奇迹花园属于热门景点,是游客感知最强的地方,也是该公园最大的特色,这里很好地体现了其观赏性园艺景观的定位。从环境来看,有趣、好玩、空气清新是主要特征。从游客群体来看,亲子游最多,游客多为家长陪同孩子郊游。从游乐项目来看,整体的可玩性一般,可以满足儿童的游乐需求,但成年人的游乐需求得不到满足。从游客活动来看,主要活动为围绕奇迹花园观赏美景,其次为搭帐篷、野餐、烧烤、休闲放松,这体现了园区露营的特色。大部分游客通过公共交通就能到达该园区,说明交通便利,属于近郊郊野公园。游客普遍认为园区较大,也能感受到园区内游客多的氛围,体现出浦江郊野公园已成为上海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然而,从园区设施供给和服务管理来看,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是收费问题,对于停车、花展、租赁服务等收费项目来说,游客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主要表现在停车贵、花展门票贵、租车贵、烧烤区收费贵、餐饮贵。其次,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是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餐饮供应不足、烧烤区/帐篷区少、休息/遮阳地方少。再次,是服务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购票和入园过程中,奇迹花园本不收费,却因为花展收费导致部分游客不能游览奇迹花园,还存在售票人员让游客误认为公园要收费的行为;另外,公园在票务管理上混乱,当出现票务承诺的内容无法兑现时,园区不退票。当游客增多时,需要人工服务的地方会排长队,园区智慧化水平不足。最后,园区解说系统存在问题,指示牌不清晰,缺少保护生态环境和规范游客行为的指示牌,园区服务管理信息表达不清晰等。
一是提高收费项目的性价比,增强游客互动体验感。浦江郊野公园主要客源以亲子游为主,公园内除核心景观/项目外,其他游乐项目数量少,以观赏性为主,游客认为其性价比较低,价格贵,体验互动效果不佳,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要适当增加互动体验性强的游览项目。同时,由于郊野公园门票免费,几乎所有郊野公园都会有付费项目的存在,如租车、观光车、收费娱乐项目等,这些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其定价要合理,只有符合游客的消费水平才能起到服务游客的作用。
二是完善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由于上海的郊野公园起步较晚,整体发展时间不长,缺少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表现为餐饮供给点少、休息地方少、商店少。因为郊野公园距离市中心有一段距离,加之公园整体面积较大,所消耗的时间较长,因此基础设施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郊野公园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数量不可能非常密集,公园需要根据游客的活动路径适量增加或重新对基础设施进行布局,对于固定的基础设施,公园要提供明晰的指引,满足游客的需要。
三是完善票务系统建设。虽然郊野公园门票免费,但多采取免费不免票的形式,需要游客通过网络预约/现场换票的形式入园。很明显通过网络预约扫码入园的形式可以提高游客的入园速度,避免人多时入园困难。而针对一些特殊群体无法使用手机扫码入园需要人工换票的游客,公园可以简化流程,高峰期增加工作人员来缓解入园慢的问题。公园要在显要位置提醒游客选择便捷的门票获取方式。另外,针对公园内网络购票无法兑现、收费混乱等现象,公园必须加强票务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第三方票务平台达成一致。
四是加强公园解说系统建设。由于郊野公园面积大,清晰明确的指示牌对游客来说很重要。郊野公园要体现生态保护的作用,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个野外郊游的地方,要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解说,以此来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同时,不能完全从游客的需求出发进行开发管理,要对游客进行郊野公园内涵概念的普及,使游客明确郊野公园的首要目的是生态保护,其次才是休闲游憩。
[1] LAMBERT D.The history of the Country Park,1966-2005: Towards a Renaissance [J].Landscape Research,2006(1): 43-62.
[2] 王永忠.西方旅游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7.
[3] CLARK A N ,CLARK, AUDREY N.Longman dictionary of geography :human and physical[M]. UK:Longman,1985:37-41.
[4] 齊童,曾瑶,张凡.国内外郊野公园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10(12):28-3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发布年份.2018.
[6] 尹玉芳.我国郊野公园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名城,2017(3):52-58.
[7] 方家,王德,朱玮,等.基于SP法的上海居民郊野公园游憩偏好研究[J].中国园林,2016(4):50-55.
[8] 张观宁,张凯旋.上海浦江郊野公园游客游憩偏好研究[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9] 汤雨琴.郊野公园游憩评价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9.
[10] 陶思远.基于2SFCA的上海市郊野公园空间可达性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5:37.
[11] 金云峰,梁骏,王俊祺,等.存量规划发展背景下郊野公园多地类性质与功能叠合研究:以上海郊区控规单元为例[J].中国园林,2019(2):33-38.
[12] 马震陆.让上海郊野公园回归生态本位[J].上海国土资源,2015(2):33-35.
[13] 张荣平.上海闵行浦江郊野公园一期景观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5:26.
[14] 庄伟,段玉侠.郊野公园植物多样性的生态恢复与重建: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为例[J].风景园林,2019(1):42-46.
[15] 叶方.上海郊野公园发展策略研究:基于SWOT视角的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4(2):22-26.
[16] 顾承兵.上海长兴岛郊野公园规划建设和投资运营的若干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3(5):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