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豆豉性味、归经及功效迥异的考证

2021-12-17 09:53张宏彭华胜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考证性味功效

张宏 彭华胜

摘要:淡豆豉,由黑豆发酵而来,始载于《名医别录》,历代本草对其性味、归经、功效记载有异。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文献中关于淡豆豉的记载,理清中药淡豆豉性味、归经及功效异同成因,以便为指导临床正确用药提供依据。

关键词:淡豆豉;性味;归经;功效;考证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12-0068-03

淡豆豉,亦称香豉、淡豉、豉等,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始载于《名医别录》,作“豉,味苦,寒,无毒”[1-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其性味功效为“淡豆豉,苦、辛、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3]。”然而部分《中药学》教材,记载淡豆豉的性味有“苦、辛、凉”[4-8],也有“味辛、甘、微苦,性微寒[9]。”功效有“发表除烦,宣发郁热”或“疏散表邪,宣发郁热”或“解表除烦,宣发郁热”或“解表,除烦”有鉴于此,笔者查阅历代本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文献中关于淡豆豉的记载,梳理中药淡豆豉性味、归经及功效异同成因,为指导临床正确用药提供依据。

1 性味之异

1.1 性寒 淡豆豉,味苦性寒,见于《名医别录》、《新修本草》、《千金翼方》[10-11]。《大观本草》载:“豉,味苦,寒,无毒[12]。”《汤液本草》载:“香豉,气寒,味苦,阴也。无毒[13]。”《本草发明》载:“豆豉,中品。味苦,寒。无毒[14]。”《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草辑要》均载:“淡豆豉,苦泄肺,寒胜热[15-17]。”《本草易读》载:“淡豆豉,甘,苦,寒,无毒[18]。”《得配本草》:载“淡豆豉,苦,寒[19]。”《本草求真》:“气虽寒而质则浮,能升能散[20]。”《本经疏证》:“淡豆豉,味苦,寒,无毒[21]。”《本草分经》、《本草撮要》:“淡豆豉,苦寒[22-23]。”

1.2 性温 淡豆豉,味苦性温,则见于《本草纲目》曰:“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罯,故能升能散[24]。”《本草汇笺》载:“淡豆豉,黑豆性寒,作豉则温[25]。”《本草择要纲目》:“淡豆豉,盖豆性平,作豉则温,故能升能散[26]。”《顾松园医镜》载:“淡豆豉,甘苦微温[27]。”《本草求原》载:“淡豆豉,黑豆本甘,寒,蒸窨成豉,变为苦,温[28]。”张秉成在《本草便读》曰:“豆豉,性味则甘苦微温,”张氏认为,“豆豉,用黑豆蒸窨而成,虽诸家《本草》言性寒者多,然既经蒸窨,则味甘者变苦,其性岂有寒冷之理。是为微温[29]。”周岩在《本草思辨录》指出“淡豉温而非寒,亦不治躁,确然可信[30]。”

从上述本草可知,部分本草认为其味苦性寒,也有本草记载为味苦性温。其性味异同应与其制作方法有关。古代豆豉的制作方法有“咸、淡”两种。医家多认为:“惟江右淡者治病。”由于淡豆豉在黑豆炮制过程中,炮制辅料的应用方面,各地差异较大,如《古今医统大全》“造淡豆豉法……四围上下用黄荆叶或青穣紧护之,……或用紫苏叶切碎和之,烈日曝十分干……。江西淡豆豉法……桑叶塞口,泥封口。……如此七次再蒸,映去火气仍入瓶筑实,泥封则成矣[31-32]”。《本草纲目》曰:“……造淡豉法……候微温蒿覆。每三日一看……安瓮中,筑实,桑叶盖厚三寸……如此七次,再蒸过,摊去火气,瓮收筑封即成矣。”由此可见,淡豆豉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中药辅料,“青蒿,苦,寒”、“桑叶,苦、甘,寒”,所以,有这两种药物参与炮制的淡豆豉是寒性的。而“苏叶,辛,温,”有苏叶炮制的淡豆豉就是性温,故有淡豆豉其性温或性寒[33]。用温性药物如紫苏等炮制,淡豆豉药性偏于辛、温。用寒性药物桑叶、青蒿等炮制,淡豆豉的药性偏于苦、寒。

2 归经之别

关于淡豆豉的归经,《本草汇笺》载:“淡豆豉,豆豉入肺,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得配本草》载:“淡豆豉,入手太阴经。”《顾松园医镜》谷部,“淡豆豉,入肺、脾二经。”《本草辑要》载:“淡豆豉,苦泄肺。”《本草便读》谷类篇:“豆豉,两行肺胃”,张氏认为入肺、胃,行上焦,有宜发升散之力,故凡一切时温、温疟等证,内有伏邪表里不解者,均可用之。所谓在表者汗而发之,在上者因而越之,须知豆豉能化胸中陈腐之气,则解表宣里之力,自可知矣。《本草求真》载:“淡豆豉专入心、肺。”《本草求原》载:“淡豆豉,黑豆本甘,寒,入脾肾。……治伤寒温热初症头痛,脾肾之阴不能营运于上。”《本草撮要》载:“淡豆豉,入手太阴经,”即是归肺经。多版《中药学》教材记录淡豆豉的归经为肺、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亦是归“肺、胃经”。

由此可见,历代本草以淡豆豉归经肺胃经者多,亦或归脾肾,或归肺脾二经。早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34]。”然归经是藥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是以所治具体病症为依据,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淡豆豉,性寒,临床治疗热邪内郁,归肺、胃二经;性温,能治疗风寒表证者,归肺、胃二经[35]。

3 功效之迥

《名医别录》未记载淡豆豉的功效,《名医别录》、《新修本草》、《千金翼方》、《大观本草》、《本经疏证》只说其“主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又杀六畜胎子诸毒”。历代本草中有淡豆豉功效的记载有性寒之宣发郁热,调中下气的功效及性温之解肌发汗,疏散表邪的功效。

3.1 性寒之功效 淡豆豉临床应用最早记载来源于《伤寒论》的栀子豉汤。《伤寒论》第76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张仲景治用栀子豉汤,认为此汤证之虚烦,心中懊憹等,因系热邪内郁所致,故治法重点在清宣郁热。关于方中淡豆豉,《本草蒙筌》曰:“淡无盐,入药方验。……助栀子,除虚烦懊憹[36]”。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将“淡豆豉”归入“散热”药物篇,并云:“淡豆豉之升膈热外出”。黄氏认为其为散热之药,其性为寒凉。然经火蒸窨,味虽苦而气则馨,气虽寒而质则浮,能升能散,故得葱则发汗;得盐则引吐;得酒则治风;得韭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又能止汗。……然必江右制者方堪入药。

由此可见,淡豆豉,味苦,性寒,具有宣发郁热,调中下气的功效。如《本草易读》载:“淡豆豉,调中下气,除烦止呕。发伤寒之表症,除时疾之肌热。”《得配本草》载:“淡豆豉,治伤寒温疟,时行热病,寒热头痛,烦躁满闷,发斑呕逆,懊憹不眠,及血痢腹痛。”《本草撮要》载:“淡豆豉,功专泄肺清热,下气调中。”

3.2 性温之功效 汪昂在《本草备要》云:“淡豆豉,……记载《肘后》合葱白煎,名葱豉汤,用代麻黄汤,通治伤寒,发表,亦治酒病。”麻黄汤为辛温解表剂,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而汪氏认为葱豉汤具有代麻黄汤之作用,可见葱豉汤亦为辛温发汗,解表之用,葱白辛散温通,有发汗解表之功,但药力较弱,如代用麻黄汤,必定要用辛温发汗之药,可见淡豆豉亦具有辛温,发汗解表之功。周岩亦在《本草思辨录》记载葱豉汤:“煎成入童便者,以葱豉辛温,少加童便,则阴不伤而与脏气相得。如淡豉本寒,更加以童便之寒,蔥白虽辛而亦寒,外达之力,必致大减,恐无此制剂之理也。”周氏有此疑惑,正是可以说明淡豆豉有性温,具有解表发汗之效。顾松园在《顾松园医镜》谷部记载淡豆豉:“甘苦微温,入肺、脾二经,江西者佳,炒熟又能止汗。能解肌而发汗,头疼寒热同除。”

综上所述,淡豆豉,味苦、辛,性温,具有解肌发汗,疏散表邪的功效。如《本草备要》载:“淡豆豉,发汗解肌,调中下气。”《本草从新》载:“淡豆豉,发汗解肌,调中下气。”《本草便读》载:“豆豉,能发汗以解肌,可吐邪而化腐。”

4 小结

淡豆豉,由黑豆发酵而来,在炮制过程中因加入的中药辅料不同而导致性味、功效等不同,辅料为寒性药物如桑叶、青蒿等,则淡豆豉味苦,性寒,归肺、胃经,具有宣发郁热,调中下气的功效;辅料为温性药物如紫苏等,则淡豆豉味苦、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解肌发汗,疏散表邪的功效,以此为临床医家提供用药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思齐,王满元,关怀,等.淡豆豉的本草考证[J].中国现代中药,2018,20(4):473-488.

[2]陶弘景撰,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67.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28.

[4]滕佳林.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2.

[5]张廷模.中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1.

[6]高学敏.中药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2.

[7]唐德才,吴庆光.中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9.

[8]杨德全.中药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0.

[9]贺兴东,邹建华.中药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399.

[10]苏敬.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483-484.

[11]孙思邈.千金翼方[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6.

[12]唐慎微.大观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53.

[13]王好古.汤液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32.

[14]皇甫嵩,皇甫相.本草发明[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301.

[15]汪昂.本草备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78.

[16]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15.

[17]林玉友,滕佳林注.本草辑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54.

[18]汪讱庵.本草易读[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87-288.

[19]严洁.得配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41.

[20]黄宫绣.本草求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97.

[21]邹澍,武国忠.本经疏证[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219.

[22]姚澜.本草分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82.

[23]陈其瑞.珍本医书集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0.

[24]李时珍.本草纲目[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692-693.

[25]顾元交.本草汇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209.

[26]蒋介繁.珍本医书集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6-77.

[27]顾松园.顾松园医镜(上)[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61:66.

[28]赵其光.本草求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01.

[29]张秉成.本草便读[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25.

[30]周岩.本草思辨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87-89.

[31]王思齐,王满元,关怀,等.淡豆豉炮制历史沿革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8,43(10):1985-1989.

[32]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303-1304.

[33]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97.

[34]佚名.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50,544.

[35]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

[36]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76.

(收稿日期:2021-06-15)

猜你喜欢
考证性味功效
墨镜的功效
方剂药性量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
芜湖《商务日报》档案之发现及初步研究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同角三角函数的神奇功效
半夏泻心汤的不同性味配伍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胃液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医生的话:谈谈药物牙膏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