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梅 马次欣
摘要: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刮痧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4例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刮痧治疗;观察2组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Vm、PI均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刮痧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较好。
关键词:颈性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刮痧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12-0051-04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是由于颈椎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压迫椎动脉,使椎动脉神经丛受激惹,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痉挛,导致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经X线或CT、磁共振等检查可发现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等病变。以眩晕、视物旋转、不能站立、颈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以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1]。目前西医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该病,但效果不甚理想。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在治疗颈性眩晕上了疗效越来越显著。本研究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刮痧治疗颈性眩晕,治疗效果可观,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7月在嵩明县中医医院诊断为颈性眩晕的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37~56岁,平均(46.25±6.26)岁;病程1~5个月,平均(3.03±1.31)个月。观察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36~58岁,平均(45.22±7.59)岁;病程2~5个月,平均(3.41±1.31)个月。经比较,2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1)符合颈性眩晕的西医诊断标准,参考《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18)》[2]中相关标准拟定:①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视物旋转、不能站立、頸肩部疼痛,可伴或不伴有耳鸣、手部麻木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②经X线或CT、磁共振等检查可发现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等病变,经颅多普勒超声可见椎基底动脉血流减少。(2)符合痰湿中阻的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3]辨证包含以下症状: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3)发病后未进行其他相关治疗。(4)病例资料完整。(5)患者和家属对于此次研究的内容均知情,而且自愿加入到研究中来。(6)能按要求配合治疗。
1.3 排除标准 (1)非颈源性所导致的其他眩晕患者。(2)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及血液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严重精神病患者。(3)对本次观察药物过敏者。(4)刮痧不耐受者。(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6)依从性差,不能遵医嘱规律服药从而影响疗效评估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其方药组成如下:姜半夏12 g,白术10 g,天麻15 g,茯苓30 g,陈皮10 g,苍术12 g,葛根30 g,生甘草10 g,僵蚕15 g,川芎15 g。临症加减 呕吐频作加代赭石15 g,竹茹10 g,生姜10 g;头晕,目干涩加杭白菊15 g,钩藤15 g;项背强痛加桑枝15 g,鸡血藤15 g;瘀血加丹参30 g,郁金10 g;呕逆、脘腹痞闷、舌苔厚腻加藿香10 g,佩兰10 g,白豆蔻15 g;呃逆、胸满闷重加旋覆花10 g;肝阳上亢加石决明30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上述中药均由本院药剂科煎熬,200 mL/袋,分早晚2次温服,日1剂。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观察组在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刮痧治疗。刮痧治法:(1)选穴:颈夹脊,肩井至肩髃、肩胛部,阴陵泉,丰隆,中脘,内关,头维,百会。(2)定位: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头维: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3)刮拭顺序:先按揉头顶百会穴,再按揉头两侧头维穴,然后,自上而下,沿颈夹脊,肩井至肩髃、肩胛部,再到腹部中脘穴,前臂内关穴,下肢内侧阴陵泉,最后刮下肢外侧丰隆穴。(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按揉头顶百会穴和头维穴,各约3 min,用力不宜过猛,然后用刮痧板自上而下沿颈夹脊,肩井至肩髃、肩胛部刮拭,腹部正中线中脘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刮拭上肢内侧部内关穴,由上向下刮,用力轻柔,刮30次,出痧为度,最后重刮下肢内侧阴陵泉和外侧丰隆穴,各30次,可不出痧;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治疗操作:隔天一次,5次为1疗程。注:刮痧应保持室内保暖,刮痧出痧后6 h内忌洗凉水澡。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
1.5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2)临床症状评分:对CV的眩晕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及计分,计分标准参照《嵩明县中医医院眩晕中医诊疗方案》,其计分标准为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分值,分值范围0-5分,分值越低则表示眩晕症状越轻,改善程度越好。(3)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以JYQ TCD-2000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检测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正常参考值:33-54cm/s)、搏动指数(PI)(正常参考值:<1),Vm数值越高效果越好,PI数值越低效果越好;Vm值治疗后比治疗前升高,PI值治疗后比治疗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