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例肺肉瘤样癌临床特点与影像学分析

2021-12-17 08:27:34洪敏张燕王勇郑小丽丁鑫岳鑫
中外医疗 2021年28期
关键词:肉瘤空洞胸膜

洪敏,张燕,王勇,郑小丽,丁鑫,岳鑫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福建厦门 361000

肺 肉 瘤 样 癌 (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是一组分化较差的伴有肉瘤成分或肉瘤样分化的非小细胞性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肿瘤发病率低,文献报道,在所有肺恶性肿瘤中,PSC占比约0.1%~0.4%,在肺部原发肿瘤中,PSC占比约0.3%~4.7%[1],且多为个案报告和综述。肿瘤侵袭性高,发现时多为晚期,且对放化疗不敏感,临床预后差。该院于2008年2月—2014年3月收集25例经病理证实为PS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通过国内外文献复习,加深对PSC的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PSC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47~80岁,平均(65.12±5.22)岁,其中2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年以上。

1.2 病理检查

该组25例患者均经2位病理主任医师重新复片确认为肉瘤样癌,所有标本均行HE染色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简称为免疫组化)检查。检测指标分别为:波形蛋白(Vim)、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平 滑 肌 动 蛋 白 (SMA)、S-100蛋 白、突 触 素(SYN)、啫铭粒蛋白(CgA)、Ki-67,检测技术均采用SP法染色,诊断依据WHO(2015)肺肿瘤诊断标准。

1.3 影像学检查

该组共25例患者,其中23例行肺部CT平扫检查,14例同期行双期肺部增强扫描,检查设备使用美国GE Hispeed CT扫描仪及德国siemens64层螺旋扫描仪,层厚均为5 mm,扫描架无角度,患者体位均为仰卧位,范围从肺尖至肺底全肺区域,增强扫描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 mgI/mL),注射速度为3 mL/s,剂量为1.5 mg/kg,记录分析病灶部位、形状、大小、边缘、密度、空洞、钙化、强化方式、有无周围组织侵犯及远处转移灶。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主要症状包括反复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其中咳嗽19例(76.0%),均伴有咳痰症状,16例(84.2%)咳白色黏液痰、3例(15.8%)咳黄色黏液痰,痰中带血11例(44.0%);胸痛4例(16.0%);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发热征象;体检发现无症状患者5例(20.0%)。有吸烟史16例(64.0%),均为男性,吸烟史多>20年,日均>20支。随访期间23例(92.0%)患者出现转移灶,初发确诊患者同期合并转移灶4例。随访病例生存期1~4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0.9%、9.1%、0.0%,见表1。

表1 25例PSC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

2.2 影像学表现

该组25例PSC患者中19例表现为肺内单发病灶,其中6例合并肺内转移。部位:肿块均为周围型(100.0%),其中右肺19例 (76.0%),上叶12例(63.2%),下叶7例(36.8%),1例跨水平裂生长;左肺6例(24.0%),上叶2例(33.3%),下叶4例(66.7%),2例跨斜裂生长。形态:病灶多呈肿块状生长21例(84.0%),少数为结节状生长3例(12.0%),1例呈楔形(4.0%),所有病灶均可见分叶征象。大小:病灶最大径范 围1.5~16 cm,3例<3 cm (12.0%),6例3~5 cm(24.0%),16例>5 cm(64.0%),其中巨大肿块(直径>10 cm)3例(12.0%)。边缘:所有病灶边界均清楚,20例边缘不光滑(80.0%)。密度:CT平扫的23例患者中,2例密度均匀 (8.7%),6例相对均匀 (26.1%),15例不均匀(65.2%),表现为中心呈不规则低密度区,周围呈高密度实质区,且于静脉期尤为明显。空洞:9例伴有空洞(39.1%),其中6例空洞内壁光滑,5例有壁结节,2例有气液平面。钙化:5例伴有钙化(21.7%),钙化灶均表现为小结节状,边界光滑(见图1)。强化:CT增强的14例患者中,呈轻度均匀强化者1例,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者13例,其中,低密度区9例基本不强化,4例轻度强化,实质区9例中度强化,4例明显强化,强化方式上,6例呈不均匀斑片状强化,3例呈厚薄不一的环状强化,其他4例两种强化方式均有,2例以前者为主,另2例以后者为主(见图2)。血管及气管受侵:12例病灶可见肿瘤边缘包绕血管,6例经病理证实有脉管侵犯;14例病灶均可见邻近支气管推压变窄,少部分见支气管截断,9例经病理证实有支气管侵犯。周边肺组织:14例有渗出(60.9%),表现为磨玻璃影或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9例无渗出 (39.1%);7例有结节影(30.4%),经病理证实,6例为肺内转移灶,其中,同侧3例,双侧3例,影像表现与原发病灶类似,部分与胸膜成锐角相邻。与胸膜关系:17例有长条索与胸膜相连(73.9%);18例与胸膜相贴近(78.3%);20例伴胸膜增厚(87.0%),12例有病理证实侵犯胸膜,10例合并胸水。纵隔淋巴结转移:18例伴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增大(78.3%),经病理证实17例为转移淋巴结,影像学表现与原发病灶类似(见图3)。远处转移:19例伴有远处转移,其中,骨转移灶11例(转移灶多集中脊柱、髂骨、股骨及肋骨),肾上腺转移灶5例,脑转移灶4例,乳腺转移灶1例,皮下转移灶1例;4例伴有远隔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17例伴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转移。

图1 CT平扫征象。A:病灶边界清楚,边缘有条索影与胸膜相连。B:病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灶。C:病灶内见空洞及气液平面

图2 CT增强征象。D:病灶密度不均匀,中心低,外周高。E:增强后实质部分呈渐进性强化

图3 肿瘤侵犯征象。F:肿瘤包绕血管并侵犯支气管。G:纵隔内淋巴结转移,影像表现同原发灶,并侵犯下腔静脉

2.3 病理特征

该组经病理学证实25例均为原发性PSC,组织学亚型上多形性癌16例,梭形细胞癌6例,巨细胞癌1例,癌肉瘤2例,肺母细胞瘤0例(见图4)。17例手术切除的病例脉管受侵率76.5%,支气管受侵率88.2%,胸膜受侵率82.4%。该组病例均行免疫组化染色,病灶Vim阳性率95.6%,CK阳性率95.8%,EMA(+)阳性率87.5%,SMA阳性率33.3%,S-100蛋白阳性率33.3%,SYN阳性率11.1%,CgA阳性率为22.2%,增殖指数Ki-67 20.0%~90.0%。对于血液肿瘤标记物,25例原发性PSC中,癌胚抗原(CEA)阳性率28.0%,CA125阳性率43.8%,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率44.0%,CYFRA211阳性率52.0%。

图4 病理。图H示腺癌区域,肿瘤呈腺样及乳头状结构,腺腔不规则,细胞拥挤,有异型(HE×100)。图I示肉瘤样区域,肿瘤呈实性片状或巢状结构,浸润生长,肿瘤细胞梭形或多形性,胞浆丰富、嗜酸性,核大,核仁明显,病理性核分裂像多见(HE×100)

3 讨论

1992年Ro等[2]首次命名肉瘤样癌,是一类少见的恶性肿瘤,组织上含有恶性上皮成分和恶性间叶成分。在2015年WHO肺肿瘤分类中,PSC分为5种组织学亚型——多形性癌,梭形细胞癌,巨细胞癌,癌肉瘤,肺母细胞瘤[3-5]。

该研究显示,PSC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有长期大量吸烟史,该组患者中位年龄为62岁,男性居多,且大部分患者伴有长期重度吸烟史,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6-8]。另有文献认为肺母细胞瘤亚型发病年龄较轻,无性别差异,但该亚型最为少见,该组病理类型中无肺母细胞瘤亚型,临床证据尚需进一步完善[9-11]。PSC患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咳血,痰液多为白色黏液样,少部分患者症状隐匿,临床首次确诊多为晚期,易发生纵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总体预后差,随访病例生存期1~4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7个月,3年、5年生存率9.1%、0.0%极低,PSC右肺上叶好发、周围型多见,病灶与胸膜间多见条索影,部分与胸膜相贴,少数肿瘤可跨叶间胸膜生长。肿瘤恶性程度高、生长速度快、临床症状不典型,首次发现病灶体积较大,直径多>5 cm。这与毛玉焕与该文结果等[12]献报道:随访病例3年生存率极低4.8%,与该文结果基本相符。

部分病灶伴有结节样钙化灶和空洞征象,空洞内壁较为光滑,多无气液平面,少数伴有壁结节征象,少数病例出现肺内转移灶。肿瘤易侵犯胸膜并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可伴有胸水,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灶可发生远处淋巴结及脏器转移,以上结果与相关报道相符[13-15]。

PSC的影像学特异性征象相对缺乏,实际临床工作中,经常易误诊为肺脓肿、肺结核等疾病。影像学诊断应与其他疾病鉴别,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周围型肺癌、肺肉瘤、胸膜间皮瘤、炎性假瘤。该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样本量过少。PSC发病率极低,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可获得病例少;有一部分患者未做增强扫描,另一部分患者由于失去手术机会,使之不能从病理上证实血管、支气管、胸膜是否受侵,导致最终能够收集到的有完整数据的病例数也相应减少,后期将继续关注收集疾病信息进行完善和补充。

综上所述,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有提示作用,周围型PSC主要表现为右肺上叶单发类圆形肿块,可跨叶间裂生长,直径常>5 cm,多与胸膜相贴,常以长条索与周围胸膜相连,多有分叶,边界多清楚,边缘多不光滑,多形性癌周边易有渗出,密度多不均匀,中央低,周围高,静脉期该特点尤为明显,少部分可见钙化与空洞[17-18]。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斑片状强化或厚薄不一的环状强化,低密度区不强化或仅轻度强化,实质区中度或明显强化,呈渐进性。病灶易侵犯胸膜、血管及支气管,易发生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转移灶的影像学表现与肺内原发灶相似。影像学

诊断上要特别注意与肺脓肿和肺结核等疾病相鉴别。

猜你喜欢
肉瘤空洞胸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1:06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骨肉瘤和软组织肉瘤
肺动脉肉瘤:不仅罕见而且极易误诊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空洞的眼神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用事实说话胜过空洞的说教——以教育类报道为例
新闻传播(2015年20期)2015-07-18 11:06:46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