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宏 陈慧珍 唐显岩 邱 箭 刘红兵 陈俊萍 董春玲 邓辉明
(1.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萍乡 337000;2.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 萍乡 337000)
萍两优雅占是由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和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9年萍两优雅占获湖南省水稻“双新”展示会“明星”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00015)。2021年6月获得植物新品种权(CNA20173541.7)。
萍两优雅占品种来源为萍S×雅占。其选育主要过程:2014年夏季在萍乡市测配,2015年春季在三亚市进行优势鉴定,表现株叶形态好、生育期适中、有效穗多、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2015年参加联合品比试验,夏季在萍乡制种。2016年进行多点试验。萍两优雅占在区试品比和多年多点的示范推广过程中,表现出抗倒性强、结实率较高、熟期适中、稳产丰产、品质优的特点。
母本萍S是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矮占43S/广安S(广占63S选)杂交系选的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异交性好、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配合力强、繁殖制种产量高,以及所配组合耐热、抗倒等特点。萍S株高83.2 cm,茎秆粗壮,叶片挺立,主茎叶片数13~15叶,叶片绿色,叶鞘无色,稃尖无色、柱头紫色。单株成穗11.5穗,每穗颖花数135.3粒,穗长25.3 cm,千粒重23.3 g。在萍乡市春播播始历期为97 d左右,夏播播始历期76 d左右。三亚市于11月底至12月初播种,播始历期115 d左右,于2月初播种,播始历期70 d左右。柱头外露率高,柱头总外露率为81.0%,其中双边柱头外露率为52.0%,制种产量较高。2019年3月,萍S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190072)。
父本雅占是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冬以引进的三系恢复系湛恢15为母本,经温汤杀雄后,与引进的三系恢复系华占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经杂交一代后持续自交至F7代并同时进行抗性鉴定,2010年冬在海南陵水种植稳定的系选株系(附图)[1]。雅占所配组合天优雅占[1](赣审稻2015023)、吉优雅占[2](赣审稻2015018)、农香优雅占[3](桂审稻2019182号)、钢两优雅占(国审稻20200024)、创两优雅占(国审稻20200172)等陆续通过省级或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研究表明,雅占对三系与两系不育系都表现较好的配合力,其所配杂交组合在产量、米质、株高、稻瘟病综合抗性等方面表现较好[4-5]。雅占株型散紧适中,叶色淡绿,叶鞘无色,分蘖能力强,多穗丰产性好,落色好,抗病性优良。在萍乡市5月下旬播种,播始历期84 d左右,在三亚12月中旬播种,播始历期100 d左右,主茎叶片数15~16片,株高98.6 cm,穗长24.2 cm,单株有效穗为16.2穗,平均穗总粒数167.2粒,结实率88.6%,千粒重23.9 g。
附图 雅占选育过程
萍两优雅占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稻种植,全生育期为134.3 d,比对照丰两优四号早熟0.7 d。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前期叶片丛生快长,中期生长稳健,后期冠层叶片挺直上举,穗层齐,落色好,熟相佳。株高119.5 cm,穗长24.3 cm,成穗率高,亩有效穗数17.1万穗,每穗总粒数217.1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2.8 g。稻瘟病综合指数2年分别为2.9、3.3,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较强。米质主要指标为整精米率53.7%,垩白度0.7%,直链淀粉含量13.6%,胶稠度77 mm,碱消值3.9级,长宽比3.2,米质较好。适宜在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稻种植。
2015年,参加华昊协同体中稻联合品比试验,小区平均亩产量694.00 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90%。2016年续试,小区平均亩产量652.10 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44%。2年联合品比试验,平均亩产量673.10 kg,比丰两优四号增产4.70%,增产点比例80.0%。2017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6.20 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8.09%;2018年续试,平均亩产量646.02 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88%;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6.11 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7.48%。2018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685.02 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48%。
在江西省作一季稻种植,湿润育秧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为10~15 kg,2叶1心时追施4~15 kg/亩尿素作断奶肥,旱育秧可适当提前5~10 d播种。大田每亩用种量1.0 kg。使用强氯精或咪鲜胺药剂浸种,预防种传病害发生。药剂浸种消毒,洗净后催芽播种。
秧龄25 d、叶龄5叶左右开始移栽,控制秧龄不超过32 d,以促进低位分蘖成穗,提高成穗率。大田插植密度20.0 cm×26.7 cm,每亩插1.25万蔸,确保每公顷栽插18万穴以上。每穴插2粒谷秧苗,每亩插5万~6万基本苗。
该组合需肥水平中上,本田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重施分蘖肥,增施P、K肥,促进早生快发、大蘖成大穗,为高产打下基础。中期注意晒田、控肥。后期根据群体田间长势,看苗补施P、K肥,以壮苗、促穗、提高粒重。在中等肥力土壤,并未施用有机肥的条件下,每亩可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5~30 kg作底肥,移栽后5~7 d时,结合施用除草剂,再每亩施尿素7.5~10.0 kg作追肥,幼穗分化初期每亩施氯化钾15 kg,后期看苗可适量补肥。浅水移栽,深水返青,分蘖期干湿相间以促分蘖。当每亩总苗数达到22.0万时,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以湿为主,保持田间有水层,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以湿润为主,后期干干湿湿,收割前7 d断水。
根据田间观察和病虫预报,大田期及时施药,以预防为主,注意防治螟虫、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