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风土建筑谱系区划初探*

2021-12-17 09:35徐振宇贾尚宏陈嘉鑫
南方建筑 2021年5期
关键词:风土区划谱系

徐振宇,贾尚宏,陈嘉鑫

1 研究背景

1.1 风土建筑谱系研究

当下风土建筑的研究已从以行政区域为研究单位的形态类型研究逐渐转向文化圈意义上的共时性类比总结及历时性源头考查为主的建筑谱系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溯源:对不同风土建筑谱系间源流、亲疏关系的梳理,探究谱系内风土建筑形成机制与发展方向;

(2)分类:基于相关参考因子对一定区域内的风土建筑谱系进行多层级的分类梳理并进行基质特征总结[2],主要从两个层级展开:①文化圈意义上的区划研究,②区划层级下的谱系研究。与生物分类法类似,谱系分类研究在不同的层级上将选用不同参考特征,在区划层面大多采用自然地理、方言、文化等特征作为索引,以宅院、结构等作为参照,确定某一区域的文化归属问题[3],而区划层级下的谱系研究则对区划内的匠作关系等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大多选用建筑构件等具体特征作为参考因子,体现同一匠帮下不同匠系的分化特征,由于历史上战乱、灾害、移民等因素,对于风土建筑谱系的溯源研究较为困难,因此对于风土建筑谱系分类研究是当下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因篇幅限制,本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徽风土建筑的区划层面,未涉及到区划层级下深层次的谱系研究。

方言作为地域性文化的构成要素,其传播范围与当地匠人的实践范围存在密切的联系,以方言作为风土建筑区划索引有助于准确把握建筑谱系的区划范围与文化归属问题,厘清区划范围内的匠作关系及建筑基质特征。常青称之为以“语缘”出发的风土建筑谱系分类方法[4],以“语缘”为思路的谱系研究在湘、赣、闽、浙、吴等方言区内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以行政分区为参考要素的风土建筑研究会存在误差,但在实际的保护与实践过程中,不同行政区域内的政策存异,因此对相关行政区域内的风土建筑进行谱系区划研究,形成清晰的类型框架,从而为相关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1.2 安徽风土建筑研究现状

安徽地跨江淮,处南北文化交融之地,多样性的地域文化与地理气候特征造就了类型多样的风土建筑,除皖南徽州地区外,其余地区的地理文化区位常处于各类区划的边缘,至今未达成统一的风土区划共识。由于历史上战乱灾害等因素,安徽北部及江淮地区风土建筑遗存较少,相关研究也大多集中于皖南徽州民居,近年来逐步涉及到皖西及环巢湖地区, 以王惠《当代皖西南山地建筑本土化研究》、甄新生《皖西水圩民居》为代表,但总体呈现南北不均的特点。单德启《中国民居建筑丛书·安徽民居》、潘国泰《安徽古建筑》、朱永春《安徽建筑》是研究安徽全域风土建筑及聚落特征的代表作,但以上著作对除徽州地区以外的安徽传统建筑及聚落的探讨寥寥。并多以行政区划视角进行形态类型研究,各区域间关联性认识较弱,整体性把握不足 。

当下安徽已有多种形式的区划方法,从传统建筑到村落再到城镇体系,以《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安徽卷》为代表,其将安徽分为皖南、江淮、皖北三个区域,此分区方式也是当前对于安徽传统建筑的主流分区方式;《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中综合地理环境、城镇化发展水平将安徽整体划为五大片区;江春雪的《安徽省传统村落地理研究》将安徽传统民居地域类型分为江淮、皖南民居,并细分为四大区域,以上分类方式限于行政区划内,难以清晰呈现出安徽风土建筑在更大层面上的文化区位。

文化地理学作为描述和解释文化空间差异和分布规律的学科,近年来在风土建筑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依托其学科视角对风土建筑遗存进行合理解读,可较好阐释风土建筑的扩散、整合、衍变过程[5]。美国学者邵仲良(Ronald G. Knapp)的《中国农村的传统建筑—民居的文化地理》(1986)是较早针对民居建筑的文化地理研究著作,并且相关研究侧重于风土建筑的平面、装饰、空间与地域分布之间的联系,例如王文卿的《中国传统民居的人文背景区划探讨》,潘莹的《江西传统聚落建筑文化研究》、王恩涌的《民居中的奇迹——福建的土楼》等等都是对特定地区特定民居类型的文化地理研究[6]。安徽省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徽州地区,其他区域鲜有涉及,以黄成林的《徽州地理环境对徽派民居建筑的影响》、王浩峰《社会功能和空间的动态关系与徽州传统村落的形态演变》为代表。与此同时,华南理工大学肖大威教授团队,在此研究领域取得了大量丰硕的研究成果,也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基于此,本文将基于语言学及多种类型的区划研究成果[1],对安徽省及周边相关区域进行整合,并以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求方言区划、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文化交流、移民等要素对安徽及周边相关区域的风土建筑文化、营造技艺、建筑类型风格的形成与演变所造成的影响,尝试对安徽风土建筑进行区划分类与基质特征总结,从而较为清晰的呈现出安徽风土建筑的整体分布特征与内在形成机制。展现安徽各区域内的风土建筑在更大文化区域范围内的位置的同时,也为风土建筑保护与乡村规划建设提供底图。

2 研究范围与对象

2.1“语缘”与研究范围

安徽语言区以中原、江淮两大官话区及徽语、赣语、吴语等方言区构成,在研究范围的确定上,以方言区划为纽带,跨越行政限制,将安徽周边6 省 32 个地级市中的464 个风土建筑遗存纳入研究范围(图1),获得了较为全面完整的研究样本,从而破解风土建筑遗存南北及其不均,难以对风土建筑进行较为准确的区系划分与基质总结的问题(表1)。

表1 研究范围与样本量统计表

图1 风土谱系区划初步划分与研究范围图

2.2 样本选取

本文研究对象选取当下城乡中遗存的以民匠建造,在特定区域与自然人文环境中存在的风土建筑,包括祠庙、书院、民居等,虽然由于材料保存、战乱、自然灾害等因素,明清以前遗存较少,但风土建筑的营建法式大多一脉相承,因此选择明清时期保存较好、地域性风格明显的风土建筑。而研究样本主要包括近年来涉及本文研究区域内所发表论文及出版物中包含的风土建筑案例,并通过田野调查中发现的相关传统民居案例作为补充。

3 谱系区划的判定与解析

本文采用语言作为区划层级分类的主要依据,并加入历史、自然、经济、民系等参考性要素图层进行加权叠置,得出风土建筑谱系的初步分类及所在谱系区域的大致范围[7],再用建筑本体要素作为修正因子进行进一步修正研判,从而得到一个文化地理与建筑本体联系较为准确、有参考价值的风土建筑谱系区划。避免了因“语族-方言” 作为单一区划分类方法所造成的误差和地毯式的基础调研,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也突出了建筑与文化自然之间的联系。

3.1 多种要素叠加得到初步区划结果

对于参考性要素图层的选取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

(1)自然经济。参考赵松乔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郑景云中国气候区划方案等;(2)人文地理。借鉴吴必虎中国文化区划;方创琳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

(3)民系。研究区域北部地区属中原民系;中、南部沿江地区属江淮民系;东南部属吴越民系;西南部属江右民系,与语言分区范围大致相同;

(4)既有建筑区划研究成果。参考王文卿《中国传统民居的人文背景区划探讨》,朱光亚《中国古代建筑的区划与谱系初探》等(图2)。

图2 方言地图与各类要素加权叠加示意图

在要素图层图层的加权叠置方法上,首先将语言区划作为第一级区划的主要依据,并以自然、人文、民系为顺序进行逐级叠加、权重也逐级增长,最后通过既有建筑区划研究成果进行校验与复核,初步得到了较为准确的风土建筑谱系区划图,各片区范围与语言分区范围大致吻合,由四大片区构成,本文称之为中原片区(中原官话区)、江淮片区(江淮官话区)、徽系片区(徽语区)、皖赣片区(赣语区),以避免语言区称谓所带来的歧义,各区划范围的准确性还将通过建筑本体要素进行修正(图1)。

3.2 基于本体要素的修正

在修正因子的选取上,以大木结构、宅院形制作为参考。大木匠人作为传统建筑营造的主导,其实践范围会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形成当地独特的“匠帮”,大木结构类型的分布区域也体现了匠人师承与实践范围,与建筑谱系区划有着密切的联系。宅院作为地域习俗与文化的空间载体,院落、天井连同正堂、厢房等室内空间的组合方式,成为了不同地域民居空间的特殊印记[2],因此以宅院形制、建筑结构作为谱系区划范围的修正因子可较为准确的得出各谱系区域的大致范围,且两者历经长时间的演变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对应关系,相辅相成,故修正时为并列关系,无先后等级之分,更多是综合研判的结果。

3.2.1 建筑结构

正堂作为家庭或家族的重要礼仪空间,其营建方式及装饰等会严格遵循族群及地区的传统法式,风格特征较为稳定,因此选择正堂木构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样本的总结归纳,研究范围内建筑结构由两大体系构成,地理分布清晰,大致以淮河为界,北面建筑使用抬梁结构,檩于梁上、梁于柱上,梁柱之间叠抬搭接,斗拱形制大多采用有栌斗的铺作形式,向南穿斗结构特征逐渐清晰,檩于柱上,柱梁之间穿插连接,斗拱多采用柱身出挑的插拱形制[8]。

(1)抬梁体系:①五檩与七檩抬梁。多见于等级较高的民居及礼制建筑中;②插手承重[9]。形式较为简化,多见于中原片区等级较低的民居中。

(2)穿斗体系:①未装饰化穿斗体系。构件用料较小,装饰简单,在徽系、皖赣、江淮片区均有分布;②装饰化穿斗体系。亦称“插梁式”[10],为了获得开敞的内部空间,在一些重要建筑的明间会减去厅堂内部分柱子形成了类似于“抬梁”的装饰化穿斗体系(主要在竖向与横向两个部位),构件用料较大,装饰华丽,显示出“肥梁细柱”的特征,但本质仍为穿斗式,主要分布在徽系片区内;③明间抬梁体系。多分布于皖赣、江淮片区内,徽系片区较少,大多数在明间将梁以堆叠的方式承托檩条,次稍间用穿斗式,亦或是屋架用穿斗,檐额以下用梁柱式,如金寨民居所见(表2)。

表2 研究范围内风土建筑主体结构分类

将调研样本与研究区域叠加(图3),依据各区域建筑结构分布特征对区划范围进行局部修正(图4),并将修正后各区划范围内的样本量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图5),结论如下:

图3 建筑结构类型分布图

图4 基于结构类型的谱系区划修正图

(1)中原片区与徽系片区内,抬梁及装饰化穿斗体系的分布范围与所在的区划范围吻合度较高,通过比对将中原片区内信阳及金寨县等地划入皖赣片区;江淮片区内的池州等地划入徽系片区,初步划定以上谱系区划范围。

(2)未装饰化穿斗体系与明间抬梁穿斗体系在皖赣片区与江淮片区内分布较广,通过以上两种结构因素难以确定其谱系区划范围,应进一步研判。

(3)修正后的部分区域内,由于移民、交通等多方面影响,结构类型出现了“跳跃”与“杂糅”的情况,例如阜阳境内有穿斗结构出现,芜湖、铜陵上饶等地区出现了抬梁式及其变体结构。

3.2.2 宅院形制

研究区域内风土建筑平面布局模式以合院式、天井式两种宅院模式为主,呈现三大体系。

(1)合院式。依托抬梁构架,由多栋房屋通过院墙或廊围合成院落,多见于淮河以北的中原片区内、江淮片区内少量分布,主要以三合院,四合院为基型,进行竖向及横向的拓展。

(2)天井式。主要分布在徽系、皖赣片区,建筑大多基于穿斗构架,内部天井是在一个完整的建筑内“凿”出来面向天空的空间,因此通常以檐口是否为“檩搭檩”[11],这一判断标准进行区别。

①徽系片区以徽州建筑为基础,因人地矛盾突出,建筑单体大多围绕天井形成狭小内院,多以两层楼房为主,少量为三层,区域内建筑大多以“凹、回、日”为基型,进行纵向串联与横向并联组合扩展,以满足使用要求;

②皖赣片区多以鄱阳湖流域的“土库”为基型进行扩展[12]。 “土库”与徽州地区的“天井院”具有一定的类似性,即都以天井组织内部空间,但存在一定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a.基型。徽州天井院以“凹”字型进行演化,天井较小,宽深比在1 ∶3~2 ∶5 之间,而“土库”天井较大,宽深比在1 ∶1~3 ∶5 之间,以“回” 形天井和靠后壁的虎眼天井组成的一进半天井院落为基型进行衍化;b.竖向功能。徽州天井院二层多为居住功能,而 “土库”二层多做储藏; c.衍化模式。“土库”的衍化模式相较于徽州天井院更多,并多以“围屋”(也称“大屋”)的形式出现,居住人数更多,防御性更强;d.过白。“土库”及衍化模式中,正厅存在“过白”1)现象[13],而在徽系片区因受到用地限制及营造法式的影响,不易观察到“过白”。

(3)合院天井组合。多见于江淮片区,兼具南方天井与北方合院建筑特征(表3)。

续表3

通过数据及相关分布特征的比对、调整,最终确定了研究区域内四大风土区划的范围(图6~8),可以看出:

图8 各谱系区域建筑调整后宅院形制统计

(1)建筑结构与宅院形式均能反映出区域之间风土建筑的差异,但以宅院形制作为区划修正的参考因子在各区域内的分异特征较建筑结构更为为明显。两者形成了较好的互补关系,确保了谱系区划范围的客观准确。

(2)各区划边界会出现风土建筑基质特征较为“杂糅”的情况,如江淮片区内六安,徽系片区内池州部分地区,皖赣片区内东至县等地。因此对于区划边界不能将其当作客观存在的文化壁垒,而应理解为多元文化与多种建筑风格的交错区域,下文将借助多方位的辅助校验确定区划范围的准确性,并解析谱系修正地区的成因与基质特征。

3.3 谱系区划成因解析与特征阐释

3.3.1 谱系区划成因解析

按照建筑人类学的观点,风土建筑基质特征是环境适应与选择的结果,与自然环境正相关,但由于文化传播等因素,其并不与自然环境因子一一对应,会呈现 “反气候”特征,即出现南北风格的互动与混交,因此对于各谱系区划成因解析应把握不同层面之间的关联,梳理出主要影响因子与发展脉络。

自然环境通过气候与地形对宅院形制与聚落形态产生影响,在气候特征上,本文研究区域横跨800mm(秦岭 - 淮河南北气候分界线)与1600mm 降水线,800mm 降水线以北与中原片区范围大致相符,因降水较少且冬季寒冷原因,建筑屋顶出檐较浅,坡度较小,宽广的院落满足了冬季得热需求,建筑大多依托土、木通过抬梁体系建造。800mm 降水线以南降水量大,建筑屋顶因而坡度大且出檐深远,建筑材料以砖、木居多,通过穿斗体系建造,并考虑防潮措施。由于夏季气温高、光照强, 1600mm 降水线周边民居多以窄小的天井组织内部空间。在800mm~1600mm降水线之间(与江淮片区范围大致相符),结构与宅院形制呈现抬梁、穿斗、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体系;合院与天井院体系交替出现的现状,体现了其作为南北气候分界区域的特征。对于地形,不同的用地矛盾会对聚落的整体形态与建筑平面组织模式产生影响。境内的长江、淮河将区域从北到南分为平原、丘陵与山地,平原地区建筑主要通过合院组织空间,村落形态以规整的团块状为主,内部道路呈现棋盘式布局;而山区因土地资源紧缺,建筑大多以天井满足采光要求,聚落形态布局也较为自由。安徽以长江为界,南北逐渐过渡,差异特征逐渐明显。

文化传播主要通过移民与贸易进行,安徽承接南北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多元文化交融之地,移民这一要素主要影响了江淮、皖赣片区的风土建筑基质特征与区划范围,江淮片区不仅处于多文化圈交汇之处,且在元明时期接纳了大量来自于楚汉文化圈内的湖北与江西的移民,经不断的交融与演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淮文化,中原、皖赣、徽系片区内的风土建筑机制特征在江淮片区亦有体现。皖赣片区因地处客家移民的主要通道上,且受到明朝初期大规模赣北移民活动的影响,造成了皖赣片区大部分地区处于赣文化的亚文化区,从而解释了江淮官话区内的桐城、黄冈等地;中原官话区内的金寨等地,在建筑结构与宅院形式上体现出与赣系相近的谱系基质特征。商业传播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在主要依靠水运的古代,水系代表着文化的传播路径及范围,商业重镇可以是谱系的中心发源地,也有可能是多种建筑风格汇聚之地。徽系片区内的歙县、屯溪等地,不仅是经济中心,也是文化的输出中心,虽处大山之中,但依托发达的水系及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使很多地区处于徽文化的亚文化圈内,区划范围因此得到扩展。而江淮片区内的芜湖、安庆、三河等地由于便捷的交通区位使其成为了多文化交融之地,建筑风格杂糅,部分呈现“跳跃式”分布,境内留存的徽州天井式住宅,体现出了经济与交通对于风土建筑基质特征的影响。

经以上研究可知 风土建筑基质特征的形成与区划范围并不与自然、社会等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而是受多种因素长期影响衍化的结果,每种基质特征要素应对自然、社会所占比重不同,因此呈现了多变的特征与形式。

3.3.2 各谱系区划特征阐释

(1)徽系片区(图9)。本区划范围主要依托古徽州一府六县范围进行扩展,本文暂且抛开徽州建筑的源流问题,以文化地理视角梳理这一地区的文化交流,徽系片区内的新安江连通富春江、钱塘江直达东海,这条水系联通了周边的建德、桐庐、富阳等浙西地区,同时宋元时期的饶州、信州等赣东北地区与徽州同属江南东路,并且徽、饶、衢、信四地虽处于多省交汇处[14],但便利的水路交通使得区域内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不同匠帮的营建技艺在徽商强大资本的推动下不断融合,形成了片区内相似的“徽派”建筑形制,据《徽州古道研究》记载,通往贵池(今池州)古道有 12 条之多,仅次于通往浙江的 16 条徽商古道,因此解释了在离徽州200km的东至大量出现带有徽系片区建筑基质特征的现象[15]。便捷的水路交通使得徽系片区的风土谱系区划范围依托古徽州一府六县得以扩展,因此将江淮片区内的石台、泾县、宁国,吴语区内的上饶、杭州、衢州部分地区划入到徽系片区内。对于区域内的风土建筑基质特征,建筑结构与宅院形制在前文已有叙述,下文亦不再赘述。聚落形态方面,因区域内的山地及水系特征,导致并非所有聚落均符合理想的选址标准,因此大多通过“引水补基”这一传统风水理念方式对基地进行有序的规划与改造,通过筑碣、修建水圳等措施使聚落内水系贯通,满足了日常生活与防火需求的同时改善了人居环境。聚落布局因受制于河流或山体大多呈现出块状、带状或随地形起伏多呈现自由错落状,且为满足村落建造者的心理趋向与风水要求,部分村落形态呈象形状,例如西递的 “船形”与宏村的“牛形”。 在聚落的内部空间序列上,通过“启一承一转一合”的布局模式将水口、主要巷道、祠堂及坦空间、牌坊等串联起来,形成秩序井然的序列空间。在建筑装饰方面,以石、砖、木为依托的三雕工艺精湛,内部装饰大多集中在梁架、斗拱、斜撑等部位,丰富了内部空间,外部装饰多为砖雕并集中于大门及门口的牌楼,以彰显建筑主人及家族的财富与地位,相较于民宅大门的朴素,祠堂大门形式精巧,部分祠堂以木材为依托,多呈现出屋宇式口楼、八字形门楼及牌楼门等形式(表4)。

图9 皖赣片区宅院形制与移民要素叠加图

表4 安徽风土建筑基质特征总结

续表4

(2)皖赣片区。此区域在历史上为北方客家移民流向南方地区的必经之路,并受到了明初发源于赣北鄱阳湖流域的“瓦屑坝移民”、“江西填湖广”等大型移民运动的影响,因此湖北黄冈部分县市、及河南信阳、安徽金寨等地虽处于江淮、中原官话区但是其风土建筑基质特征与移民活动的发源地—鄱阳湖流域的民居形式有着较大的相似性,由于安庆府部分地区受大量赣北移民的影响,赣语流向这里形成了赣语怀岳片[16](图10)。移民活动使得族居传统在本区划内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发展出了一种与客家围屋类似,当地人称之为“大屋”的大型建筑形式,(表4)集中分布在岳西、潜山、太湖、金寨、桐城境内,但与客家民居的具体的源流关系如何?有待进一步发掘研究。区域内的风土建筑基质特征,在聚落形态上大多随地形有机变化,对于朝向没有特别的要求,整体聚落形态主要以团块及分散状为主,较之徽系片区紧密的聚落肌理更加松散、自由,由于移民因素,建筑以强调防御功能的“大屋”为主,规模较大,门前多筑有水塘以满足生活生产需求,在聚落肌理上因此呈现出大体块“大屋”与小体块民居并存的特征。在建筑装饰方面,整体朴素大方,形式简洁,外部装饰重点主要集中在山墙、主入口及窗户上,主入口多以砖石为依托,通过简单的石刻线条突出入口地位,部分在近屋檐处采用模仿建筑构件的手法对砖进行雕刻,手法简洁,装饰性强,在外部山墙的处理上与徽州马头墙形式相似,但竖向比例略高,且整体显示出较为粗旷的形态特征(表4)。部的装饰主要体现在梁架、门窗上,而在建筑外部装饰主要集中在正房以及大门的屋脊、犀头、抱鼓石等部位,砖雕为主,石雕为辅,体现出沉稳大气之感(表4)。

图10 徽系片区宅院形制与水系交通叠加图

(3)江淮片区。朱光亚在《中国古代建筑区划与谱系研究初探》[17]中,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进行了分区,江淮片区处于黄河、吴越、新安、楚汉四大文化圈的交汇处,且元明时期接纳了大量来自湖北、江西的移民,致使此地的风土建筑基质呈现为包容并蓄、兼济南北的特征,在建筑结构上体现为以穿斗式为主,兼顾北方抬梁式,另外吴越文化圈中月梁型抬梁体系,回马转心楼等基质特征在江淮片区均有体现。宅院形制大多呈现出北方合院式与南方天井式住宅相融合的特点,以一明两暗、对合二进、六间四厢[18]三种基型进行竖向与横向的组合与扩展。在聚落形态上,顺势而为,形态自由,内部道路曲折多变,不似中原官话区横平竖直,移民与战争频发等因素导致区域内聚落大多呈现内向形态,在功能上多以防御为主,以上因素在环巢湖流域的“圩堡”2)及“九龙攒珠”3)(表4)上得以体现。建筑装饰上,区域内建筑较徽州地区更为含蓄简洁,呈现出淳朴自然的特征,外部装饰主要以砖瓦等材料作为依托,集中体现在屋脊、马头墙、建筑入口等部位,建筑内部装饰集中于大木结构上,普通民居多为原木色鲜有雕刻与彩画,大户人家则施以深色油漆,总体色调以灰色基调为主,朴素大方,与环境融合较好(表4)。

整体看来,安徽风土建筑从北到南,在结构体系上呈现抬梁—穿斗抬梁混合—穿斗;宅院形制上呈现合院—合院天井混合—天井的分布特征,皖赣片区因受移民影响,其住宅形式以类似于客家围屋的形式存在,其分布范围最远处到达属中原官话区的金寨地区,而对于建筑装饰,从南到北呈现出越来越朴实的特征,这不仅是文化因素,也与中原与江淮片区内常年战乱、灾害频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相关,安徽省地形从北到南,呈现出平原—丘陵—山地的演变模式,因此聚落形态也从规整的团块状逐渐演变为为自由团块,分散状,条状等多变的形态。

总结

(4)中原片区。中原片区属黄河文化圈,相近的语言,决定了这片区域较为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文化风俗,因此在建筑基质特征方面也具有一致性,区域地理气候特征影响了建筑及聚落的形态布局方式,呈现出与盛行风向平行的特征,建筑内布局宽敞通透,便于夏季通风冬季采光,小型建筑大多以三合院为主,而大规模庄园,多以三合院和四合院为基型进行单一纵向、纵横两向扩展,形成三进三出、五进五出的大宅院。在建筑装饰方面,由于区域内建筑多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外墙采用清水砖墙,整体呈现灰色基调,除去部分等级较低的建筑外,建筑内

安徽风土建筑类型多样,其丰富性不仅是徽州建筑可代表的,本文以“语缘”为纽带,将研究的视野扩展至周边省份,对安徽风土建筑进行区划分类与基质特征总结,厘清区域内谱系关系,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类型框架,本文对于安徽省风土建筑谱系仅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区系分类,在各谱系区域内还未进行更为细致、系统的划分。随着研究的深入及调研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下一步的研究将关注文化交融区域,这些区域内同样存在大量具有研究价值的风土建筑与聚落,这将对进一步厘清安徽风土建筑谱系以及发展脉络提供帮助。

图、表来源

表2:抬梁式结构图片源自:苗天添. 苏鲁豫皖交界圈传统民居大木作营造技术及相关内容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表3:合院建筑平面图片源自:黄盼盼. 豫东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与特征研究[D].郑州大学,2014.;庭院+天井横向扩展平面源自:周文逸. 扬州东圈门汪氏小苑建筑空间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鄱阳湖流域“土库平面”来源于:参考文献[11];徽州天井平面源自:沈诗. 安徽屏山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其余为作者绘制、拍摄。

图2: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语言地图集》,赵松乔《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一个新方案》、郑景云等《中国气候区划新方案》、傅伯杰等《中国生态区划方案》、葛全胜等《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分区初探》、胡焕庸《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方创琳等《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相关资料改绘。

其余图、表均由作者绘制或拍摄。

注释

1)“过白“即在正厅后部第五根柱子处的太师壁之前向天井望去,能够在敞厅檐口与前厅的屋脊之间看到一线天空。

2)“圩堡”是一种以防御为主的村庄形式,其大多在聚落周边开挖河道或设置城墙等军事防御设施以满足设防要求。

3)“九龙攒珠"是指环巢湖地区村落特有的水系形态,水系由村落中部池塘 “明珠”向四面辐射展开,通过几个较明显的排水明渠“九龙”勾勒出村庄整体框架。

猜你喜欢
风土区划谱系
神族谱系
“一碗面”何以“煮”出经济风味?——区域产业往往源于地域风土
南充市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
《春秋》公羊学胡毋生师授谱系补证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北极地区潜艇破冰上浮风险评估建模与区划仿真
风土和历史
陕西现当代文学的谱系与基因
社区治理如何密织服务网——成都安公社区划了“五条线”
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