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庆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应该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词语是阅读教学中最活跃的元素,是将字、句、段与篇章进行联系的重要纽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唤醒表象,还原词语面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的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是的,在语文学习中只有“感”,方有“悟”。因此,教师在词语教学时必须借助各种媒介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激活已有表象,将干瘪枯燥的文字符号化为具体可感的鲜活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笔者在教学《秋天的雨》(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一课时,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五彩缤纷”设计教学环节如下:1.用视频播放秋天雨中的美景画面(“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美丽的菊花”……)2.让学生阅读课文后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画面中大地上各种各样的颜色?(五彩缤纷)3.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画出课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色、淡黄、雪白)。4.说一说,课文中还出现了其他颜色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5.反复诵读、品味描写“五彩缤纷”的句子。6.请回忆生活中看到的“五彩缤纷”的景象,用上“五彩缤纷”说一句话。这样设计教学环节,一方面紧扣“五彩缤纷”播放视频画面,为唤醒“五彩缤纷”的表象作铺垫,另一方面又让学生画出有关表示颜色的词语,让学生直观地发现这类词语表示的颜色是各种各样的,对“五彩缤纷”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同时,在学生理解“五彩缤纷”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用“五彩缤纷”说一句话,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词语,达成得“言”的目标。
二、回归语境,丰盈词语意蕴
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词语必须存在于生动的语言环境中,离开了语言环境,词语就无法生存。倘若学生没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词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词语也就无法在学生的脑海中被激活乃至调遣、使用。因此,理解词语必须回归语境,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離篇”。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课时,笔者首先通过谈话导入:母亲鼓励的眼神,激励的话语,还有一个温暖的拥抱,使小巴迪特别的开心,还有了自信。可是,光有母亲的夸赞还不够,小巴迪还期待着父亲的夸赞。那么,父亲是怎么做的呢?接着,笔者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并出示自学要求: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找一找,小巴迪在等待父亲的过程当中,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请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或句子去体会。在学生自读课文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等待?谁来说说看。同学们争先恐后、畅所欲言,有的学生从“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知道“这是一种急切的等待”;有的学生从“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知道“这是一种自豪的等待”;有的学生从“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体会到“作者期待着父亲的表扬,心情很激动,这是满怀信心的等待”;有的学生从“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体会到“这是一种漫长的等待”;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学生还能说明理由:一是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按常理中间应该用逗号,在这里用的却是句号,表示时间过得很久的感觉,时间好像停在了那个时刻,小巴迪好像在数着数,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二是表示时间只要写最后一个词,而课文却把这三个时刻一个一个地写出来,这样写,更加突出了在巴迪的眼中时间过得很慢,进一步突出了巴迪的迫不及待……在教学中,笔者紧扣“迫不及待”一词,引导学生回归语境,细读文本,从文本中体会出小巴迪等待父亲时的那种急切、激动、自信又自豪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在品味重点词语的过程中走进词语的背后去窥探靓丽的风景,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和语用在学生头脑中也就丰实得多了。
三、比较异同,辨析词语联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词语教学中,采用比较法,可以把词语的个别部分和特征分析出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抓住词与词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提升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力与感受力,以觅得语言文字的秘妙,构建新的言语世界。如《呼风唤雨的世纪》(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中有“发明”和“发现”两个词语,如果要求学生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无异于是要说出两个概念,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是个不小的挑战,部分学生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在教学时,教师只有设计适当的练习,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才能引导学生全员参与。笔者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1.找出课文句子中意思相近的词语。2.读一读句子,说说人类在20世纪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分别是什么?(即“发现”——洞察天体、探索原子核;“发明”——程控电话、因特网、民航飞机)3.交流生活中的新发现以及发明创造。4.说一说“发明”和“发现”的不同?(“发明”是原来没有的东西被创造出来了;“发现”是原来没有看见或听见的事物被看到了、找到了)5.出示书面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爱迪生在反复实验中( )了钨丝发光的优越性,最终( )了电灯,为人类造福。通过这样教学,不但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来理解词语,还通过语言实践明确了词语的用法,方法虽简单,但是学习效果却是显著的。
四、倾心体悟,触摸词语温度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当词语被作者当成抒发情感的工具时,每一个词语都是有温度的,教师在解读文本时首先要能敏锐地感知到它们的存在,更要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去斟酌那个最值得斟酌的词语,定格于此,放大于此,体验于此,并引领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去触摸词语的温度。这样于平凡处领略不平凡的风景,悟得文章的真谛之所在,方能使语文课堂教学酿出那真善美的“智慧琼浆”。如阅读材料《第一朵杏花》中有这么一句:“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杏花。”读着这个“捧”字,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不再是一株静立的杏树,而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主人,用双手为我们献上珍贵的礼物。这一个“捧”字,就是有感情、有温度的词语!如笔者在教学《为人民服务》(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一文的第二自然段时,一个学生发现,这一段其实就讲了一个词——“死”。笔者顺势提问:死,什么意思?能换个词解释它吗?学生纷纷举手,逐一回答:牺牲、就义、献身、捐躯………笔者给予肯定,并再次提问:把刚才的解释放在这儿(课件出示: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同意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同意!”,一个学生说这些词语(牺牲、就义、献身、捐躯………)只能用来解释“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中的“死”的意思,其他学生依次补充说:“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的“死”的意思,可以用下列的词语表示:上西天、下地狱、见阎王、命丧黄泉、一命呜呼、呜呼哀哉、送命……如此对话,学生不仅理解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之中的“死”的意思,在感受到了词语的感情色彩的的同时还懂得了课文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死”的不同意义。
五、化解错误,更新词语旧知
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宽容学生的错误,更要及时抓住这一生成资源,让学生分析错因,促进再生成。如笔者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时,让学生说说已经理解了课文中的哪些词语。一个男生站起来说:“‘洞察就是科学家在洞里观察。”此时,教室里传来一阵哄笑声,课堂气氛也变得紧张了。笔者心平气和地说:“你们有不同的看法吗?”一个学生说:“就是看的意思。”笔者追问:“那是怎样看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仔细地看”“认真地看”……笔者实时点拨、引导学生:有时我们可以用“拆字法”来理解词语,但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词语,大家要注意区别对待。“洞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察,而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的观察,是一种细致、深入、透彻的观察,更是一种适时、敏锐、动态的观察。在教学中,当学生把“洞察”误解为“在洞里观察”时,笔者并没有批评指责学生,也没有直接加以纠正,更没有视而不见、充而不闻,而是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化解错误,让学生的智慧闪动、生成,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如此的启迪,如钥匙,能打开学生思维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底。
六、实践语用,促进词语内化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语文是为用,即所谓学以致用。”特级教师于永正曾指出要给学生留下语言。如何给学生留下语言?笔者始终信奉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学习词语要坚持积累并尝试运用,让学生在一句话甚至一段话中运用这些积累的词语,变大脑中的“沉睡词汇”为“苏醒词汇”。这样,当学生的词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就会“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一课时,笔者抓住了“饱经沧桑”一词启发学生想象:那位拉车的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学生通过品读课文后进行了丰富地想象,写下了这样的句子:“这位拉车的车夫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足有五六十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滿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车夫头发乱蓬蓬的,脸色蜡黄,一双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窝中,嘴唇苍白,没有一丝血色,脸上也布满皱纹。一身寒酸的衣服打着大补丁,浑身散发出一股汗臭味。”“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他穿着一身褪色的衣服,光着双脚,手很粗糙,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帽沿上有许多灰尘,乱蓬蓬的头发从帽子下钻出来。额头上有很深的抬头纹,眼角的皱纹似乎可以夹死飞过来的苍蝇了。天气很寒冷,他的耳朵冻得通红,但是鼻子上却冒出许多汗珠。我想,他拉车一定不是一两年了。”在学生的想象与描述中,学生给黄包车夫画像的练笔,成了本课词语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汉语的产生烙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词语的发展,穿越时空,留下了社会历史的印记。每篇文章的产生、每个词语的使用,无不标示着作者以及作者所处时代的痕迹。文本关键词是文化的基因,我们不仅可以借助关键词实践语用,促进词语内化,还可以凭借关键词关注文化细节,追寻文化传统,培育文化素养。